電影《她們》改編自經典文學《小婦人》,作者奧爾柯特精彩描寫四姊妹:梅格、喬、貝絲與艾美的夢想與人生。

女生一定要結婚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到電影《她們》的預告片時,我不禁興奮地手舞足蹈!看著裡面出現四位姐妹,其中一個叫做「喬」,這提示超明顯的啊,這就是世界經典名著《小婦人》的改編電影!

很喜歡看電影的我一直心心念念著,後來終於抽空去看,實在喜歡得很!

從小我就喜歡閱讀各國故事,特別是國小時課業還沒那麼重,每天都跑圖書館借書寫心得,而《小婦人》也是常看的經典名著之一。

內容描寫美國南北戰爭期間馬區家的家庭生活與四位姊妹的愛情故事,刻劃姊妹間的愛恨情仇很真實,透過日常相處與對話,帶出四位姐妹各自不同的鮮活個性,讓我愛不釋手,我想這也是它之所以成為當時暢銷小說的原因!

電影《她們》內容一樣精彩,姐妹之間透過嘻笑打鬧緊密連結,每個人的個性也影響了她們所追求的未來與夢想。

只不過電影與小說有些不同,電影以二姐喬為第一人稱來展開,透過今昔對比與交錯的手法,現在的場景用冷色調鏡頭,過去的美好回憶則用暖色調來區分,將作者的兩部作品《小婦人》跟《好妻子》結合在一起。

電影《她們》劇照。
圖片|索尼影視

《她們》也透露了當時的價值觀——「女性一定要想辦法和有錢人結婚,但結婚後所有財產就變成丈夫的所有物,所以再怎麼努力、再怎麼有天份也沒用」。以現在的價值觀來看,發人深省。

以前看這種作品時,都當作故事書看,除了得到愉快的閱讀體驗外,看完也不會有什麼其他的收穫。但因為幾年前的情傷和開始正式大量斷捨離,我開始接觸心理相關書籍,再回頭看這些經典文學,眼界大開。

我認為,經典文學之所以為經典,不光只是字句優美,主要是裡面的人性描寫。每個讀者的所思所想,將會投射出各式各樣的角色認同感。

每個人對於人性的理解都不同,所以可以透過書來認識自己。

閱讀不光只是表面上閱讀字義。而是要回頭想:「為什麼我這麼喜歡(討厭)這個角色?」,可能會發現從沒有意識到的自己。所以要認識自己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有意識地讀經典文學。

同場加映:為你挑片|融合愛麗絲、駭客任務、蜘蛛人多部經典電影,《媽的多重宇宙》到底有多狂?

佛教重要經典之一的《金剛經》藉由佛陀跟弟子須菩提的對話,帶出所有事物都是中性,全憑我們看待事物的眼光。

舉例來說,當你討厭一個人,會覺得這個人做什麼都好令人討厭,但如果他真的是這麼討人厭的人,是不是全世界的人都會討厭他呢?不是。這世上一定有喜歡他的人,不管是他的親人,或是至親好友。是因為你用「討厭他」的眼光看待他,所以他才令人生厭。

看這部作品時,我發現我在不同時期,對於每個角色的想法會有所不同,也會被不同的姐妹吸引,因為小婦人的姐妹們的特質都在你我之間。

以下來談談我對她們的想法:

大姊梅格:與愛的人結婚,就是我的夢想

電影《她們》劇照。
圖片|索尼影視

「我的夢想跟妳不同,不代表它們就不重要。」——梅格

小學時,我覺得自己就像大姊梅格,因為我在家也排行大姊。小時候討厭爸媽一直叮嚀我要嫁給有錢人,是個想要嫁給真愛的浪漫女孩。

在電影裡的梅格,雖然她喜歡演戲,喜歡上流社會的舞會跟交際,有點愛慕虛榮,但最終還是選擇了真愛,跟貧窮的家庭教師在一起。

當喬在婚禮前,勸梅格逃婚,和她一起追尋演戲夢想,梅格對喬說了:「我的夢想跟妳不同,不代表它們就不重要。」是啊,不一定要有一番事業才能是夢想,穩穩當當地待在家相夫教子,其實也是一種重大的人生選擇。

我覺得對於梅格的部分,電影有個場景的描寫很棒:透過一場婚後在布店與有錢朋友的對話,對昂貴卻又喜歡的布料的內心掙扎,最終還是因為在朋友面前爭一口氣而買了。

但回家後仍惴惴不安,甚至被丈夫發現帳簿中的那筆昂貴布料時脫口而出傷人的話,而後道歉相擁哭泣⋯⋯雖然還不至於「貧賤夫妻百事哀」,但這現實面真的讓人覺得難過。

只有愛,雖然也可以幸福,但如果又有麵包,家庭生活也許會更順遂許多。

延伸閱讀:靈媒媽媽的解答之書|不害怕「結婚」或「離婚」的身份轉換,每天與自己對話五分鐘,懂得自我價值

二姊喬:愛情不是女人的全部

電影《她們》劇照。
圖片|索尼影視

「女人有自主思考能力,有靈魂也有感情,有天賦、野心與美貌;我厭倦人們說『愛情就是女人的全部』,真是受夠了!」——喬

幾年前失戀後,我開始斷捨離,並創立自己的品牌「整理鍊金術師——小印」。這幾年我一直努力用自己的興趣衝出一片天,覺得不結婚生子也沒關係。就跟喬一樣,覺得女人不是只有結婚而已,女人可以有自己的成就!

我覺得關於喬最有趣的場景是,電影一開始喬進出版社,向主編推銷「朋友」(實則自己)的稿件,面對主編的批評以及修改一概全收。

但電影最後寫完《小婦人》時,場景再回到出版社,這時候喬已經不是當初佔據下風的喬了,而是有能力、有聲音主導整個版權的談判過程,真是令人大快人心!

如果要我選擇,我要選擇當個像喬一樣,有能力自己謀生的帥氣女人!自己的一切,由我做主!

這樣帥氣的喬,除了婉拒青梅竹馬羅禮對自己的求婚,甚至在最親愛的姊姊梅格要出嫁時,還在說服她悔婚。我從喬對婚姻的激烈反應中,看到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害怕結婚會讓自我消失,失去自由,甚至是害怕原來的美好生活會發生改變。」

但堅強如喬,最後在小妹貝絲去世時,家中姊妹各有歸宿,難免寂寞而悔不當初,當初應該答應羅禮的求婚,我想看到這裡,應該有很多女人心有戚戚焉。

人是群聚動物,我想當周遭親友都各組家庭,只剩自己孤單一人,難免會怕寂寞而想踏入婚姻。但婚姻真的值得你不顧前後,隨便找個人嫁掉嗎?我想這答案也許要細細思量了。

慢慢來,有時比較快。

雖然我談了許多場戀愛,但在與前一任交往後,我才發現雙方的「價值觀」真的很重要,唯有價值觀相符,不論是決策或是人生目標,都會比較相近,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磨合與爭吵,可以一起走得比較遠一點。

改變一個人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是最難的了,愛都在吵架中被磨損了。

如果你想要一隻貓,與其想辦法讓狗變成貓,不如一開始就找貓來得實際。

女性主義:什麼是「權力衣著」?從《她們》、《穿著 Prada 的惡魔》服裝看女主角心路歷程

三姊貝絲:全家在一起,就是我的夢想

電影《她們》劇照。
圖片|索尼影視

「只要全家人能團聚在一起,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夢想。」——貝絲

從小體弱多病的貝絲平常就很安靜,比起其他姐妹,在電影裡也不太顯眼。不過當姐妹們說起各自的夢想時,貝絲說:「只要全家人能團聚在一起,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夢想。」

這樣善良的貝絲,不爭不吵,就算生氣了,也只是生悶氣,自己選擇堅持做對的事:給羅禮爺爺做鞋,給窮人送餐。

我有個妹妹,雖然個性沒有像貝絲這麼溫順,但是她會默默對家人好。

在她失業時,還是會跟往常一樣,給予父母一樣金額的孝親費。在過年前幾個月,就開始自己默默找尋過年圍爐要吃的年菜。在每年公司團購櫻桃時,也會買一箱回家讓大家吃。

之前曾經跟我弟私下討論過她,我們都一致認同妹妹是我們家中最善良也最無私的人,這樣的她讓我們都好喜愛,我想貝絲在馬區家,也就等同於我妹在我家這樣,如此重要的角色。

趣味加映:「只是煎香腸,卻害妹妹食物中毒」那些《離奇料理》故事

小妹艾美:婚姻就是一種經濟課題

電影《她們》劇照。
圖片|索尼影視

「從結婚那一刻起,我的財富與未來的小孩都屬於丈夫。所以,婚姻就是一種經濟課題。」——艾美

小學時我很討厭艾美的「現實」,但現在我反倒欣賞艾美的「實際」,覺得在四位姐妹中,想法是最與現在的我相符的。

不同於小時候的驕縱任性,長大後的艾美真的是讓我好驚豔!除了到巴黎努力學畫成為畫家,對於女性在當下社會的地位也看得很通透。

她知道就算畫得再好,女性也無法出頭。她知道婚姻不只是愛,也是一種經濟的交換。但這樣實際的艾美,卻是姐妹中最心想事成的,最後嫁給了從小暗戀的富二代羅禮。

我想,姑姑後來之所以選擇帶艾美去巴黎,而不是帶喬,是因為看到了艾美的「實際」特質,與姑姑的價值觀相符,就如同我前面所說,價值觀相符的人才能走得久,走得遠。

當姑姑對小艾美說:「你得嫁得好,這樣才能拯救你的家人」,艾美並不像喬一樣,會出言頂嘴,而是乖巧不語。

而艾美長大後的發展也如姑姑想法一樣,努力提升自己,目標嫁給有錢人。但最後光是有錢還不夠,還要是真愛她才要!

於是在不確定羅禮對自己的心意之下,冒險拒絕有錢人的求婚。本來覺得這麼現實的她,在愛情跟麵包只能擇一的狀況下,她會選擇麵包。就像小時候在課堂上,為了得到同學的醃檸檬,而冒險畫老師畫像結果被打一樣。

不過最後這樣貪心又實際,有野心又有能力的艾美,終於勇敢出擊,得到所有她想要的一切,讓我看著看著也覺得心滿意足了。

推薦閱讀:何妤玟專文|與傷道別,再一次勇敢的療癒練習

馬區姑姑:單身不是不行,但記得要結婚

電影《她們》劇照。
圖片|索尼影視

  • 馬區姑姑:「沒有人能走自己的路,特別是女人,女人就要嫁得好。」
  • 喬:「但您就沒結婚。」
  • 馬區姑姑:「因為我有錢!」

小時候不喜歡尖酸刻薄的姑姑,但在我出社會十多年後,現在看來,也能理解姑姑對她們四姐妹的愛與擔心。終生單身的姑姑很有錢,有錢就是任性,所以可以住在大豪宅,雇用姐妹們來陪自己。

這樣無拘無束生活的她,居然也對喬說:「沒有人能走自己的路,特別是女人,女人就要嫁得好。」

對艾美說:「你得嫁得好,這樣才能拯救你的家人」

在梅格嫁給貧窮的家庭教師時對她說:「我希望妳此刻能盡情享受,因為妳很快會發現婚姻很辛苦!」

再再讓人覺得啞口無言,雖然她有錢單身,但也許在當時的世俗眼光之下,過得比一般女性辛苦,遭人指點,所以才會一再提醒姐妹們「要結婚」,而且「要嫁給有錢人」。

電影《她們》劇照。
圖片|索尼影視

小說作者路易莎.梅.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本身就是單身未嫁的女性主義者,我想透過這些角色的對話中,也讓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社會對於單身女性的歧視,但也可以感受到作者成功的不易,與不可忽視的寫作才華!

四個姐妹雖然出生同門,但有著不同的個性與價值觀,帶著她們走向不同的未來與夢想。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跟考量,沒有對與錯,只有對不對得起自己。

我想,透過小時候閱讀的小說《小婦人》,到現在看的電影《她們》,察覺當下的自己已經成長成怎樣的人,以及自己嚮往成為怎樣的人,可以幫助我們重新思考人生定位。

這不只是一部作品,我覺得更是一面觀照自己內心的明鏡,推薦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