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上我們可以通過「慢速多任務處理」拿回時間主導權,學會慢慢來,也學會在獨處裡探索和發掘創造力。

文|麥克斯・法蘭佐、約翰・菲茨

慢慢來比較快

想想一般的工作型態。你可能坐在辦公桌前,撰寫一個新企劃的提案,同時聽著音樂或播客節目。忽然,電腦螢幕上出現一則你在 Slack 被標記的提醒。

看了那則標記的內容,然後又回到撰寫提案上。但現在你已經有一段時間(雖然可能只有五分鐘)沒查看電子郵件了,所以你可能會想看一下信箱。

好啦,看完信箱了,再回到提案上。


圖片|Photo by  Glenn Carstens-Peters on Unsplash

 寫完幾個句子之後,眼角餘光看到手機上出現一則提醒。你最好該看看那則提醒的內容,有可能很重要。喔不,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再回到正事上吧。

一分鐘之後,同事走過來,問你是不是看了你的客戶寄來的最新郵件。對,你看了,等等會回覆他。

好,現在該專心撰寫提案了。開始有所進展,那些干擾一點都沒讓你分心。你很擅長同時做不同事情,對吧?

推薦閱讀:自我要求高容易不快樂?愛自己練習:打破對完美的執念,接納真實而非完美

遺憾的是,我們看待自我認知的方式(又稱為「後設認知」)十分糟糕,而且我們極度高估了自己同時做不同事情的能力。事實上,如同愛德華.哈洛威爾(Edward M. Hallowell)在他的書《瘋忙》(CrazyBusy)裡所指出的,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人們根本不可能真正做到同時做不同的事情。


圖片|Photo by  Todd Quackenbush on Unsplash

人的大腦一次只能認真處理一件事。因此,我們其實只是不斷在不同任務間切換,而這必須要付出很高的代價。

然而,有方法可以讓我們得以同時做不同事情,只需要改變做事的時長(和深度)。

在 2019 年一場題為「釋放自然創造力的強大方法」(A Powerful Way to Unleash Your Natural Creativity)的 TED 演說中,經濟學家哈福德介紹了他提出的「慢速多任務處理」的概念。

哈福德不只撰寫過多本經濟學書籍,並在《金融時報》有一個名為「臥底經濟學家」(The Undercover Economist)的長期專欄,也是英國皇家統計學會的榮譽研究員,

他認為,同時做不同事情可以帶來好處:「我想強調的是,要做好一種重要的活動,同時做兩件事(甚至三或四件事)應該是我們的目標。」

然而,「同時」並不是字面上的意義。

哈福德建議,這些不同事情只應該在時間上部分重疊。我們應該在幾分鐘、幾小時,或是幾天內保持專注在一件事上,但在幾週、幾個月和幾年內嘗試做不同的事情。

例如,你可以將所有的工作和興趣列出來,然後嘗試將一整個禮拜盡可能全心投注在其中一件事上,然後在下一週(或下個月,或其他你認為合理的時長)轉而從事另一件事。

每件事情都值得投入時間和注意力。慢慢來,可以進展得更快。

同場加映:「趁著年輕還有體力打拼,合理嗎?」給工作與生活失衡的你:請勇敢拿回自主權

「『慢速多任務處理』的概念乍看之下不合理,」哈福德承認:「但我想藉此描述的是,同時進行多項任務,並根據外在情況和你的心理狀態在不同任務之間來回。『慢速多任務處理』的概念之所以會看似不合理,是因為我們習慣在火燒屁股的時候才同時做多件事情。我們沒有時間,所以希望一次完成所有事情。如果願意慢慢同時做不同事情,可能會發現成效超好。」

這種廣義上的多任務處理方式,和大多數人每天同時做不同事情的情況非常不同。

哈福德舉了愛因斯坦作為例子。就像許多知名的科學家一樣,愛因斯坦活躍於許多不同的科學領域。

「同時研究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和光電效應的這種多任務處理方式,和你一邊看《西部世界》,一邊在 Snapchat 上聊天的情況不同。非常不同。而愛因斯坦,怎麼說呢⋯⋯是萬中選一的天才,他很獨特。但愛因斯坦工作的模式一點也不獨特,這在藝術家、科學家等具高度創造力的人群中非常常見。」


圖片|Photo by  Nick Fewings on Unsplash

雖然在愛因斯坦的時代,要在多個科學領域做出偉大貢獻要比現在容易得多,大多數長期維持創造力和生產力的成功科學家仍習慣同時研究許多不同主題。

二十世紀中期,心理學家伯妮絲.愛伊杜森(Bernice Eiduson)研究了頂尖科學家和普通科學家的不同,並發現同時研究不同主題是一個關鍵因素。這再一次證實,探索能打敗專精,即使在和尖端科學一樣專精的領域也一樣。

有趣的是,愛伊杜森也發現,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許多頂尖的科學家需要獨處:「幾乎所有的頂尖科學家都經歷過獨處的時期。在這些時間裡,他們用各自的方式尋找慰藉和娛樂,測試並拓展能力。他們變得對獨處感到自在,並樂於將這些時間運用在幻想、解決問題、閱讀等事情上。」

在獨自休息的過程中,這些科學家探索了心智,並學習如何運用創造力和童心。

這個童心的面向也應該成為多任務處理的一部分:「具創造力的人同時從事⋯⋯多項工作,而且他們比大多數人更可能擁有認真的嗜好,」哈福德指出:「創造力往往在你把一個想法從原來的背景中取出,放到另一個地方的時候出現。」

當你開始探索的時候,創造力就會到來。

延伸閱讀:「發呆的時候,我其實在思考人生」研究:出神可以幫助你更有創造力

慢速版的多任務處理確實可以帶來好處。

我們往往在短時間內瘋狂工作,每幾分鐘就轉而做另一件事,但長遠上卻缺乏變化。

慢速多任務處理的目標正是改變這個情況,要求人們在幾小時或幾天內專注做一件事,但在幾週和幾個月內做不同的事。

因此,慢慢來吧,讓創造力的流動以緩慢的方式帶領你在不同任務間游走。

練習:學習慢速多任務處理

你正被需要同時處理的不同工作壓得喘不過氣嗎?可以試著放緩工作的步調,在行事曆上給每一項工作整天或整個禮拜的時間。

或者你正全心投入在一件事上,卻常常有卡關的感覺嗎?可以讓工作多樣化,提升其中一個次要工作或嗜好的重要性,為此撥出一些專注的時間。

試試看用慢速、長期的方式進行多任務處理,隨之而來的創造力將會讓你感到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