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感情很難永遠都處於雙方都滿意的狀態,不過這個時候,承諾就成為了維繫感情的關鍵!你們一樣會遇到許多難題,日子照樣令人頭疼,但有了承諾,這些困境都會更容易地過去。

 

文|Chris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畫大餅」其實是想利用承諾的價值

「畫大餅」的本意是一種虛偽的承諾。當一個人做出「沒把握能做到的或者根本做不到的」承諾時,往往被認為是在荒唐而不切實際地「畫大餅」。

我們都知道,「畫大餅」之所以行之有效,重點不是在「畫」上,而是在這個「餅」上——在承諾給親密關係提供著重要的價值上。研究者 Wieselquist(1999)等人運用週期性增長模型,闡釋了「承諾」對維持長期關係中的健康和活力的重要性:

*親關係行為(prorelationship behavior):為了關係利益而放棄個人利益的行為,比如對伴侶的遷就和犧牲。

當一個人觀察到伴侶做出親關係行為時,他對伴侶的信任會逐漸增加,依賴度也會隨之增加,他對關係的承諾感便因此上升。

而這種承諾感將會激勵他也做出親關係行為,他會願意更多地付出,這時當伴侶觀察到他的行為,伴侶的信任也會逐漸增加,依賴度、承諾感也相應增加,於是兩人進入一個良好的互動循環中。

研究表明,承諾會讓人們選擇做出更多有利於雙方利益(reciprocal)和長期發展的行為(Bloom& Bloom, 2013)。

真心承諾的伴侶們會更願意為維持關係而讓步,伴侶間會出現順應(accommodation)現象:在矛盾中,他們會主動用建設性的溝通替代負面的衝動行為。

同時,伴侶間會產生認知依賴(cognitive interdependence),人們的自我定義會發生變化,不再將自己視為單獨個體,而將自己和伴侶看作一個更大的整體,更多地使用「我們」等複述稱謂。

更重要的是,真心的承諾意味著人們知道自己選擇了一種「從當下到未來」的關係。

心理學家將關係中的承諾感定義為人們「渴望持續一段關係」的意圖。做出承諾的人希望擁有的是一段有未來的長期關係 ,因此選擇主動「放棄其他可能」(Weigel et al., 2006),更忠誠地投入這段關係。

某種意義上,承諾在親密關係中就像指南針一樣,指導了兩個人未來的方向。


圖片|Photo by Denise Jans on Unsplash

而「畫大餅」的話術,其實就是想通過提升關係承諾度來影響這個循環。然而,我們很容易發現,在承諾之後沒有實際的親關係行為,這個循環是不會良好地運作的。只有在承諾後付出真正的行動,才可以起到長期改善親密關係的作用。

在親密關係中真正有價值的一定是發自內心的承諾,所謂的「畫大餅」技巧不過模仿了承諾的「形」。

然而,在這個「海王」「養魚」成為熱詞的時代,好像越來越多的人難以真誠地表達承諾,即使他們是發自內心的承諾,也會調侃自己是在「畫大餅」,顯得自己沒有很認真。

延伸閱讀:違反承諾是隱性的抗議?關係心理學:在愛情中適度抽離,才能看清關係的全貌

為什麼會這樣?不願認真承諾,似乎變成了一種趨勢?

不願意認真承諾,背後可能有這些原因——

在過去十幾年,伴侶間能做出的最大承諾之一 ——結婚的人數明顯減少。「難以承諾」似乎成為了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討論這背後的原因:

A. 社會文化影響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工業化程度越高、越富足,人們對單身和晚婚的包容性也越高(South et al., 2001)。教育等資源的普及,讓人們變得更獨立,與過去相比,女性更可能不再需要依靠一段關係生存。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人們對有承諾的關係的需求就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們在交往時更願意追求承諾以外的東西——更多的快樂和享受,更少的麻煩和付出。

B. 個人經歷影響

一個人是否傾向於做出承諾還受其個人的經歷和經驗影響。

在依戀類型中,迴避親密(包括疏離型和恐懼型)程度更高的人會傾向於不在關係中做出承諾。

其中,疏離型抗拒承諾,他們害怕承諾帶來的互相依賴與親密;而恐懼型的狀態則是「渴望而不敢於」——他們會擔心伴侶會忽然變心,不能一直保持承諾,於是通過不做出承諾,來避免自己可能會受傷害(Weigel & Ballard-Reisch, 2014)。

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對失去的焦慮(loss anxiety)」 , 這種焦慮的核心是深深的不信任——看起來是不相信別人,更深處是不相信自己值得(Stanley et al., 2010)。

另外,在人格特質方面,自戀型人格的人更不容易做出承諾。

自戀者進入關係是為了滿足自我增強(self-enhancing)的需要,伴侶是他們提升自我價值感的工具,如同裝飾品。因此,自戀者始終會尋找更好的替代選擇,他們不願意給出承諾,因為他們不希望陷入在一段長久的關係中,從而錯失可能的「更好的」伴侶(Campbell & Foster, 2002)。


圖片|Photo by Pangaea on PIXTA

C. 人際互動影響

人際關係專家 April Masini 提出,朋輩壓力(peer pressure)可能是當今人們害怕承諾的重要原因。人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符合社會規範和適應周圍潮流的狀態,當感覺自己與同齡人不同時,會感到非常大的壓力。

隨著社交網絡的普及,我們越來越容易感受到同齡人對承諾表現出的不在意和輕視,於是,人們會潛移默化地認為,認真地對一段關係做出承諾,可能面臨著失去「潮流」的認可,顯得傻里傻氣,這增加了人們對承諾的顧慮。

同場加映:為什麼對方總是忽冷忽熱?關係心理學:逃避型戀人,很難許下天長地久的承諾

我們需要知道,承諾不應該是一場「博弈」

在做出承諾前,你會有這樣的權衡嗎:

「我做出承諾後得到的東西,是否值得那些因為承諾我需要放棄的東西?」

如此的比較,無異於將承諾看作是一場與伴侶的博弈。當你反覆權衡、苦心算計,是否忽視了承諾本來的意義呢?

相愛相伴的承諾本應該是人們最本能的、最發自內心的告白,而不是利益比較之後的最優解。其實關係中的平等從來都不是等價交換的意思,絶對的公平在感情中是不存在的。很多關係中,都會有一方比另一方付出更多,但兩個人仍然可能是幸福的。

對於每個人而言,承諾感本身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伴侶間願意承諾的程度不同是常見的,同時也會隨著關係的進展而變化。人們對一段關係越滿意,就會越希望留在這段關係裡,希望能繼續從伴侶那得到快樂(Miller, Perlman & Brehm, 2007)。


圖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相反,當親密程度與原有承諾水平(commitment level)不一致時,可能加劇我們的焦慮(Stanley et al., 2010),以致恐懼進一步的承諾——陷入惡性循環。也就是說,當兩個人的感情實際已經更進一步,但是承諾水平還停留在較低的水平,是最容易出現承諾恐懼的時候。

在這個世界上,很難有一段感情永遠處於雙方都滿意的狀態。這時,承諾就成為了維繫感情的關鍵。承諾並不會防止任何挫折、難過和懷疑的出現,但比起沒有承諾的關係,它會讓這些起伏更容易過去。

你會喜歡:「愛情需要承諾,但承諾不等於婚姻」:婚姻是我們最好的歸宿嗎?

如果你正處於一段缺乏承諾感的關係中,或許以下幾點可以幫助到你:

1. 首先,我們永遠無法通過逼迫在關係裡得到任何東西

沒有親密和激情的承諾關係只是「空愛」(empty love),僅僅是兩個人在一起搭伙過日子(Miller, Perlman & Brehm, 2007)。因此,不要強迫他人許下承諾,當然,也不要強迫自己。

2. 其次,我們要學會去信任

如果對方缺乏承諾,試著信任對方的出發點並不是傷害。如果自己是難以承諾的人,那麼試著去信任自己,去信任這段關係。正如前面的模型所示,我們的信任能夠讓雙方對關係都有新的認識,從而影響我們做出下一步的決策。

3. 最後,無論承諾感的缺失是來源於我們自己還是伴侶,梳理原因和認清阻礙都是十分必要的

當我們和伴侶一起坐下來認真探討這段關係的阻礙時,我們就已經邁出了通往幸福的第一步。

要知道,「畫大餅」容易,真心的承諾卻是需要付出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