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錢嗎?真的愛嗎?打從心底渴望或想要嗎?——在給出答案的同時,也可以說說對那件事情的感受是什麼,也許你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答案。

我是柚子甜,一位商學院出身的心靈作家。在接觸靈性領域前,我是在商業圈打滾的國外業務,念大學就開始接觸投資理財,很早就和「金錢」的關係非常緊密。

在進入身心靈圈之後,意識到「金錢」不只是一種能量,更是一種「關係」。我本是兩性作者起家,善於分析關係議題,而透過這樣的經驗,我將在系列文中,分享如何經營一段我們極為渴求,卻又總是捉摸不透的關係──我們和「金錢」的戀愛學。


圖片|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你喜歡錢嗎?」如果有人這樣問,我們第一時間會作何反應?「當然是喜歡啊!誰不喜歡錢?」不喜歡的話幹嘛點開這篇文章,是不是?

但是我們再被問一次,我「真的」喜歡錢嗎?我們可能會遲疑半秒,想說這個人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

這就是某一次,我和心靈療癒案主的對話。

我當時看了他抽出的牌卡幾秒,直覺就問出了這個問題。他馬上回答說,當然啊,誰不愛錢?他為金錢所困很久,不窮,但過得很緊迫。從來沒認真算過薪水是不是足以支付帳單,反正戶頭還有錢就拿去繳,透支了就付最低應繳金額,領了年終再去把卡費保險付一付。

收入不算少,但還是被錢追著跑,最近家裡想把四十年的老屋整一整,要他多少分擔一些,而案主明明工作也十幾年,卻不敢說自己連幾萬塊都拿不出來,因為他最近買了新款遊戲機後,月底幾乎只夠吃泡麵。日子都過成這樣了,怎麼可能不愛錢?他又重複一次說道。

然而這個問題,並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我說,我們常常都以為自己當然喜歡錢,但內心深處卻是完全矛盾的立場。比如說有些人想要有錢,內心卻非常仇富,覺得有錢人就是貪婪、自私、剝削他人,才會站在別人屍體上成功。

因此雖然這個人生活為錢所困,也聲稱想要變有錢,但潛意識裡卻有完全相反的力量,阻止他做正確的努力和選擇──畢竟誰會想成為一個貪婪、自私又剝削的吸血蟲?

我問案主說,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想到「錢」,我們心中會浮起什麼情緒、什麼記憶?

同場加映:前 AV 女神蒼井空 40 歲的婚姻自白:他不是帥哥也沒有錢,但他接受了全部的我


圖片|Photo by PanKR on PIXTA

金錢戀愛學第十一課|阻擋我們致富的人,也許正是我們自己

在思考金錢記憶以前,我們或許可以用戀愛來比喻。

我曾經遇過一個滿口哀怨:「好想結婚、好想找個人定下來、好想交男朋友」的案主,在抽了牌卡之後,被我問了很類似的問題:「你內心深處對婚姻的感受是什麼呢?」

她愣了一下,像是沒想過這個問題。

一開始先說,結婚就有人可以陪我啦,有事情或情緒時可以找人商量,就不會孤單了,也不用擔心被別人說剩女、嫁不掉⋯⋯等等。我說怎麼聽起來,這些需求都是建立在現在的生活很麻煩、難以忍受,所以想要找個人幫自己解決問題?

她馬上說對啊,不然誰要結婚?我看我爸媽的婚姻就反胃,結了婚就要拿錢出來養家,養小孩,要扯進對方家裡的糾紛,沒辦法在自己家過年,婆婆可能會看媳婦不順眼,生活習慣也要磨合,小孩教育要聽誰的也是個問題,還有家事分擔,我看我的女生朋友,下了班還要做家事和帶小孩,老公只會癱在沙發上喝啤酒看電視,叫丟個垃圾就喊累,還不如一個人來得輕鬆。

我笑著說,欸有沒有發現,妳剛才用來抱怨婚姻的恐怖的時間,比描述婚姻的嚮往長得多,又生動又具體得多,妳真的覺得內心深處,妳是想結婚的嗎?

案主一時沉默下來。她的覺察力非常好,自己也意識到,嘴巴說想要結婚,實際上內心深處可能根本不是這麼想,只是打算透過一個「現在沒有的東西」,例如男友、例如婚姻,來把她的不快樂帶走;但因為自己內心深處對婚姻的印象很不好,所以也沒有真的積極在認識人、接觸異性,落入「嘴巴說想要戀愛,身體卻很誠實地擺爛」的處境。

你會喜歡:「先投入一切,再決定是否願意一輩子都如此!」結婚之前,為你量身打造的 6 項關係練習

回到剛剛的金錢議題,是不是和感情很像呢?

案主在回想自己對金錢的情緒,雖然第一時間會覺得,有錢很好啊,就不用每個月為了帳單發愁,也能拿錢讓爸媽裝修房子,不會再念他不存錢;但撇除掉現在的問題,他對錢的感受實際上是不好的──他說,自己有一對忙於工作的父母,早年產業起飛時賺進了不少錢,卻也因此犧牲了他童年的親情。

雖然長期有褓姆照顧,用的東西是同學中最好的,還能每年出國玩,但在他的記憶裡,錢是剝奪「愛」的元兇,他潛意識裡認為,一個忙於賺錢的人,一定會疏於照顧家庭與身邊的人。因此他對於所有拚事業、加班等等極度排斥,畢業進職場求職,同年齡的都願意配合公司以求表現,只有他堅持選擇準時上下班的職缺。

本來這倒還不成問題,放棄打拚事業、找可以兼顧生活的工作,也是很多現代人的喜好。但他並沒有因此花更多時間照料自己、陪伴家人朋友,反而只學會用童年的方法──寂寞或空虛時就用物質填補。因此他總是流連在各大購物網,家裡總是堆滿未拆封的紙箱,信箱永遠有等待出發的機票和高額的帳單,成為他逃離現況的緊急出口。


圖片|Photo by Brett Jordan on Unsplash

這樣看來,他真的愛錢嗎?又或者錢真的可以解決他的問題嗎?

或許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如果真的讓他去找更有挑戰性、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的高收入工作,在童年孤單的記憶沒有被好好療癒以前,這樣的工作只會讓他排斥與厭惡,每天都想離職,卻又被高薪的誘惑綁住而離不開。

如果真的讓他不小心中了樂透,擁有了一筆意外的財富呢?或許他短期內可以付清帳單、再也不用工作、也可以讓爸媽安心,但當意外之喜平復之後呢?寂寞與空虛浮現之際,依舊還是童年的那招──靠買東西來填補,結果發現買的東西是以前的二十倍,高級十倍,還是擺脫不了痛苦。

延伸閱讀:雙十一省思:為何買東西讓我快樂又空虛?滿足又安心的購物心理學

這樣倒不是說,如果一切都跟內在有關,我們就不需要追求財富了──而是要意識到,致富路上的絆腳石,可能正是我們自己。

當我們能夠誠實地思考與挖掘,自己內在對「金錢」的情緒是什麼?其中有多少記憶,是痛苦與負擔的?而那樣的記憶,背後是什麼樣的故事?透過心靈療癒,去修復與照料它,過去的束縛才能鬆綁,不再限制住我們追求財富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