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學習,因為生命總是持續在教導我們。」移工他們的生命歷程多元而立體,並非只是勞動力的一個數字。他們在台灣這個異鄉中,如何用自己的生命故事,溫暖地照亮所有人?

當東南亞移工在台灣被慣稱為「外勞」,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已經被簡化地想像成單純的勞動力。根據 One-Forty 的統計,超過一半的台灣人表示曾與移工接觸,但 95% 以上的人對外勞的想像仍停留在「看護、工人、漁工」。

移工們被放在不停運轉的生產線上,一個月的自由時間,平均只有不到一天。他們如何透過這四十分之一的時刻,燃燒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為了策劃 One-Forty 的 2021 年度倡議活動【四十分之一的時刻】,我們重新回顧搖滾樂團 Uni Band 主唱 Jaya、淨灘團體 Universal Volunteer 的創辦人 Maya,以及服裝設計師 Mark 的人生故事與發光時刻,希望看見他們在移工身份之外,更完整而立體的個性與生活。

Jaya 與搖滾樂團 Uni Band:因為觀眾,所以發光

jaya_uniband
圖片|One-Forty 提供

為了出席一場活動,出發兩個禮拜前,Jaya 先向工廠老闆請了假。工廠人手少,像他這樣的印尼移工,平常沒有固定排休的日子。有時候週末練團,請好假的早上,他要先安頓好宿舍內的事務,到下午才能匆忙外出。

雖然工作繁忙,不過他說,老闆對員工好,也需要 Jaya 管理宿舍,於是從 2010 到現在,這已經是他來到台灣的第 11 年。他在工廠組起的移工搖滾樂團 Uni Band,不知不覺也邁進了第十年。

來台灣之前,Jaya 是在音樂跟表演裡長大的孩子。家人經常唱歌、玩不同樂器;Jaya 說,儘管小時候唱歌不好聽,媽媽還是很鼓勵他多練習、帶他去看演出,讓他建立站上台的勇氣。國三那年,他開始跟朋友組樂團、參加比賽,直到後來結婚生子,他才慢慢將音樂的夢放下。然而小時候的音樂教養,一直留在他心底。

2008 年前後,世界金融海嘯波及印尼經濟。Jaya 來到台灣工作,賺到的錢寄給小孩,寄給父母與岳父母,多的錢就捐出去。隔著遙遠的海,他經常想家。他說唱歌對移工來說,是一種抽離的方式,讓他們不要一直為思念所苦。

後來,在工廠的工作無聊苦悶,他開始想要藉由自己的興趣,娛樂工廠的同事們。團名 Uni Band 一方面是工廠的名字,也結合了 Jaya 一直以來的關懷:Unity(團結),「You、你」的諧音:「I’m coming for you!我們一起來高興。」Jaya 爽朗笑著向我們解釋。

jaya_uniband
圖片|One-Forty 提供

從最開始在公司尾牙、小型場合表演,到現在 Uni Band 已經多次登上千人舞台。Jaya 說,樂團能有這樣的成就,並非來自他、也並非來自團員,而是觀眾願意看他們的表演。他的表演,似乎總是為了觀眾。採訪前一天,他跟 Uni Band 團員在錄音室待到早上五點,錄製一首為了開齋節所寫的歌。

他說這首歌,是獻給在台灣工作的移工們:「我們要留在台灣,沒辦法回去看家人。藉由這首歌,我希望鼓勵大家,不要一直想著這件事情,可以一起在台灣開心度過開齋節。」

4 月 4 號的混(Mix)音樂節上,他除了演唱自創的印尼歌曲,也唱伍佰〈愛情限時批〉、五月天〈溫柔〉。「因為在台灣很紅,希望台灣觀眾會喜歡。」我問他有沒有最喜歡的一首歌?他想了想,說沒有。「喜歡的很多,講不出一首。但真的要說的話,應該會選愛情相關的。」

他將粗厚生繭的手掌,放在胸口:「因為愛情跟心有關。生活就是心呀。」

生活是禮物,有什麼就做什麼。飄洋離鄉的工作歲月,他時常這樣提醒自己。他感恩迎接生活中的一切。面向未來,Jaya 說他有一個很大的、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我希望可以一直對別人很好、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笑稱自己不喜歡麻煩別人、但別人可以多麻煩他,Jaya 為了家人來到台灣、為了同事組起樂團、為了觀眾表演⋯⋯,現在的他,或許其實早已活在自己的夢想裡。

同場加映:在台灣工廠尾牙,誕生的印尼樂團:專訪 Uniband 主唱 Jaya

Maya 與 Universal Volunteer:在生命的教導下,不斷學習

maya_universal_volunteer
圖片|One-Forty 提供

每個月至少有一天,Maya 在禮拜日早上 8 點出門,跟朋友們開車到北海岸的某片海灘。她們戴上麻布手套,撿起大大小小的垃圾,用刀子割開岩石縫隙間的漁網。接近中午時,幾個人將一袋袋巨大垃圾袋堆成一座小山,等待清潔隊前來運走。結束之後,她們在辛苦工作一早的乾淨海邊野餐,討論著下個月的淨灘地點。

一個月裡的其他時間,Maya 是汐止某間工廠的員工。五年前,她為了讓兒子有更好的生活資源,隻身來到台灣。第一次在工廠工作、第一次跟其他同事住在宿舍,她無暇感到害怕,只是擔心無法適應:「我不會中文,剛進工廠的時候分不清楚數字 4 跟 10,常常工作會出錯。」

然而,也是在這片人生地不熟的土地上,她開始在休假期間一個人去爬山。從接近汐止工廠的新山夢湖、大尖山。後來她在網路上找到越來越多印尼山友,至今已經爬過玉山、嘉明湖、雪山、大霸尖山⋯⋯。她驕傲地告訴我們,有一次她帶著 16 個人,登上了自己從來沒爬過的加羅湖。

登山的時候,她會隨手撿走留在山上的垃圾。後來她透過爬山的社群,建立了移工志工組織 Universal Volunteer,定期舉辦淨灘活動。

組織的 Logo 是一個地球,被許多隻不同膚色的手支撐著:「我們希望每個樂意協助(volunteerting)的人,都能加入我們,不論你是什麼種族。」

你會喜歡:專訪移工淨灘團創辦人 Maya:不管是印尼人還是台灣人,我們都住在地球上

maya_universal_volunteer
圖片|One-Forty 提供

我想到第一次見到 Maya,是 Universal Volunteer 跟 One-Forty 首度合作淨灘。當天 Maya 在淨灘前被請到大家面前致詞,緊張地抓著翻譯的手,每回答一題就急著想下台。然而最後下台前,她又急著招手,要 Universal Volunteer 的其他成員上台。看著羞怯的 Maya,難以想像她是那個帶領 16 個人登上大山的人。不喜歡被注視,Maya 只是將垃圾一片片撿起,默默走很長一段路。

我們好奇地詢問:跟許多台灣人一起淨灘,Maya 有沒有什麼感想?「很開心,有越來越多台灣人願意一起關注環保、一起淨灘。」她講著講著,突然有些哽咽:「地球是我們居住的地方。上天給我們這個地方,我們要把地球留給下一代。」我遞衛生紙給她,她不忘唸一句:不要給她那麼多、一張就夠了。擦完眼角,猶豫著乾淨的紙要收在哪。

從以前到現在,到過台灣各處的海邊淨灘,未來的 Maya 計畫慢慢踏上離島:小琉球、澎湖⋯⋯「聽說澎湖有些地方的海灘很髒,希望之後可以申請到那邊淨灘。」保護地球的路上,她還在不停前行,反而兒子有時候擔心她年紀漸大、從事戶外活動時要更注意健康。

但訪問當天,聽著她說:「不斷學習,因為生命總是持續在教導我們。」眼前的 Maya,看起來還是熱情而單純地像一個女孩。

服裝設計藝術家 Mark:我的美麗,是讓每一個人變得自信

mark
圖片|One-Forty 提供

網路上,各個時期 Mark 的頭髮顏色各不相同,藍色、金色、黃綠色⋯⋯快速瀏覽過去,彷彿他披戴了一座彩虹在頭上,多元繽紛,燦爛綻放。YouTube 上有一支他的 drag queen 變裝影片。快轉的畫面裡,我們看他熟練地蓋掉眉毛、描上新的,刷上一層層眼影粉底,最後戴上一頂淡粉色長假髮,在鏡頭前擺弄身姿。一般人不會想像到,這樣一個美麗而大膽的存在,其實是台灣某間工廠裡的菲律賓移工。

幾年前,Mark 也曾經是那個坐在螢幕前、看著 YouTube 的彩妝教學,慢慢學會化妝的人。那時候他來台灣不久,在一間鞋廠工作。某一次被化學藥劑濺傷臉部。在那個工作不熟悉、遭逢變故的當下,Mark 一度渴望回到菲律賓。

在菲律賓,他高中主修視覺設計,畢業時經歷父親過世,迫使他放棄求學、成為家中的經濟來源。然而打零工的工資無法負擔家計,他很快地做了決定,向身邊的人借到仲介費,申請來台灣工作。臉部受傷、思念家鄉的脆弱時刻,他想到還沒還完的仲介費,想到需要他賺錢的一家人,還是堅強地選擇留下。

下班時間,他點開 YouTube 的美妝教學,將臉上的疤痕一塊塊蓋上。

mark
圖片|One-Forty 提供

扛著一家人經濟負擔的同時,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當一個藝術家的夢。2015 年,一個菲律賓朋友要參加一場選美比賽,邀請 Mark 幫他製作一件禮服。起初 Mark 擔心自己太久沒拿起畫筆,然而高中時期學藝術、畫草圖找材料的記憶慢慢甦醒,他決定接下這份任務。最後,他一共幫了四個人設計禮服,在比賽中拿下「National Costume in Male category」與「Overall best in national costume」獎項。

在那之後,他更積極投入服裝設計,經常在下班後帶著工廠廢棄的材料回到宿舍,把垃圾重新妝點成華服。如今,他的作品已經累積到上百件。每當身邊有朋友參加走秀比賽,他都要到現場打理服裝,也用自己剛來台灣時學會的化妝技術,包辦參賽者的妝髮造型。

工廠休假的週末,Mark 四處奔波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城市之間,只為了讓每一個在工作崗位上辛苦輸出勞力的移工,可以在某一個瞬間散發美麗光芒。

透過自己的雙手,讓每一個人變得自信而驕傲,對 Mark 而言是最美麗的事。一件件禮服、一張張妝容,從菲律賓到台灣,藝術家的夢想一路走來,雖然坎坷帶疤,卻也讓他摸索妝點出最獨特的生命。

oneforty_四十分之一的時刻
圖片|One-Forty 提供

四十分之一的時刻:四場活動,用各自的夢點亮彼此

2015 年,Jaya 第一次收到台灣單位的演出邀請、Uni Band 開始被台灣人看見;2015 年,Maya 來到台灣;2015 年,Mark 在台灣設計了第一套禮服。2015 年,也是 One-Forty 創立的第一年。一起前進到第六年,我們透過【四十分之一的時刻】年度倡議活動,再度交會在一起。透過四場系列倡議活動,One-Forty 期待能串連東南亞移工與台灣人,看見彼此努力實踐夢想的光芒。

4 月 4 號「混(Mix)音樂節」上,Jaya 的 Uni Band 將與台灣創作歌手舒米恩、獨立樂團美秀集團共同演出,融合印尼語、阿美族語、閩南語、華語等多元聲音;Mark 也將帶領模特兒穿上他的設計禮服,登上舞台時尚走秀。一場音樂盛會,「混」入不同的藝術呈現形式、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語言,希望「混」出更多元包容的台灣社會;音樂節與兒童節交集,邀請大人帶上小孩一同玩耍,讓大眾體驗別具教育意義的文化音樂節。

4 月底的「閱讀甜點派對」邀請移工作家 Umy 與「河床工作室」的法式甜點師黃偈一同做甜點、聊文學。Umy 將在派對上製作印尼特色甜點,與黃偈的法式甜點展開文化對話;曾經出版多本小說與詩集的她,也將在現場以甜點入詩,創意揮灑並結合不同的感官與創作形式,讓台灣人聽見移工們離鄉工作的抒情生命旅程。

5 月 16 號 One-Forty 將延續過往慣例,在每年度「穆斯林開齋節」來到台北車站大廳,與印尼移工們一同度過穆斯林文化的重要時刻。這一天,印尼移工將在台北車站同聚、拜年,台灣人可以自由免費來與印尼人互動、交流,尊重體驗移工文化的同時,也能對他們的人生故事有更多認識了解。

6 月中「1/40” 立體攝影展」將展出【移工之聲】(Voice of Migrant)全台灣移工攝影比賽的徵件作品。藉由徵件活動,One-Forty 希望從移工的鏡頭,重新認識他們,也認識他們所看到的台灣。今年我們徵集了全台各地超過 1500 位移工的攝影作品,將在台北車站大廳展出得獎作品。透過呈現移工本人的視角與聲音,讓台灣人臨場感受到移工的經驗與心境。移工的眾聲喧嘩,使我們看見台灣移工更立體的圖像。他們不再只是陌生的勞動力,而是台灣土地上,與我們一同生活、做夢的人們。

從 Jaya、Maya、Mark,到每一位移工朋友,都持續在他們的四十分之一時刻裡,追逐自己的夢。他們的夢裡不只有自己,更有家人、有愛人、有台灣人,甚至整個地球上的生命。用自己的生命故事,點亮他人的同時,他們默默成為眾人眼中,熠熠閃耀的發光體。我們想邀請你參加【四十分之一的時刻】,從不同的生命中得到力量,找到屬於你的發光時刻。

推薦閱讀:從移工到小說家:海外 17 年的工作經驗,成為 Umy 寫作的靈感來源

【四十分之一的時刻】2021 One-Forty 年度倡議行動

四十分之一的時刻年度倡議行動,是 One-Forty 成立六年來最大規模的倡議計畫,也是台灣人與東南亞移工共同參與的公益行動。

在這裡,你會遇見印尼移工搖滾樂團 Uni Band、菲律賓移工藝術時尚走秀、移工小說家 Umy 分享如何走在實踐夢想的路上!希望能用多元的形式和活動,讓大眾看見東南亞移工「工作」外更立體的身份。

我們想邀請你,走進活動現場,用行動支持公益,也和所有對生活有嚮往的朋友們,一起點亮屬於自己的發光時刻!

【活動資訊】

直接來看看四場活動資訊吧:連結點我
啟動專屬你的【 四十分之一的時刻 】旅程:連結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