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藝術創作者都有著載道的理想,金曲獎作為文化中介平台,除了讓我們得以了解叫好叫座的作品為何好、如何好,同樣重要的是,也帶著我們看見更多在商業推廣上偏屬小眾的藝術作品有何理念、如何呈現。

幾個月前,接到金曲音樂錄影帶組的評審邀請時,想也沒想,我立刻就答應了。原因無他,我真的太想看看那些我從來沒有機會認識的作品。

分眾確立的時代,每個人都活在自己點閱過的歷史所指向的未來,看似充滿可能性,卻形成另一種封閉。無知不再只是因為跟不上潮流,而是缺乏主動的關鍵字,便永遠不得其門而入。

在和我平行的宇宙中,誰還唱著寫著拍著努力著?他們用什麼方式舞動著自己的獨特?我怎麼能不好奇。

因此即便報名作品高達七百多支,評選過程實在有點辛苦,我仍覺得愉快。然而該如何衡量一支音樂錄影帶作品的價值,是一個迫使我不斷重新思考的難題。

除了作為唱片公司和 KTV 業者交易的籌碼,除了作為數位串流平台之外,方便在網路上流通的音樂載體,一支 Music Video 能做到與做不到的事,在相異取向的作品區隔中,是如此截然不同。


圖片|來源

音樂錄影帶(其實這個獎的名字似乎該改了)是無可分割的複雜技藝的構成,像一座橋樑,連結著音樂本體、觀點與情感、影像美學、流行嗅覺與品味、行銷與宣傳創意、歌手形象與歌迷涉入。而在金曲 30 的音樂錄影帶入圍名單中,我個人認為,每支作品,都至少推進了其中一個項目的極大值。

《Go Slow》意境絕美,情感幽微細緻,像一首色彩韻律恰到好處的短詩;《烏牛欄大護法》詮釋歷史,發揮對當代政治現場的影響力;《十種自殺的方法》幽默陰鬱,粗糙的影像顆粒,諷刺霸凌者與被霸凌者之間的雙向暴力與漠然;《Sabrina Don't Get Married Again!》掀起尋常中產階級的人生幻夢頭紗,拆穿一個美好婚禮的普遍失禮,魅力難以言喻;《十七》回顧台灣流行音樂偶像史,重溫歌手與歌迷風雨與共的集體記憶與情感;《怪美的》打破無形期望,擁抱真實自我認同,霸氣示範,勇敢爭取內外一致的自由,是最活生生的時尚。(《十七》與《怪美的》同時也都是聚集龐大資源與高規格團隊合作,才能出現在大眾眼前的台灣唱片工業年度代表作。)

也推薦你:蔡依林〈怪美的〉:從自毀到重建,走向自我和解之路

而在毫無預設的狀態下,入圍作品的導演名單一字排開,除了台灣,也包含了來自日本、馬來西亞、英國、韓國與德國的傑出藝術工作者。這揭示了台灣音樂勢必將邁向更多跨國與跨域機會合作的未來。不見得是最多的預算,而是更多元的文化觀點與技術交流。

此外談談兩支今年帶給我個人最多啟發的 MV 作品,它們是落日飛車的《Slow/Oriental》與陳昇的《台灣好》。

《Slow/Oriental》不著痕跡地將基隆碼頭貴美雜貨店的拆地還屋爭議,轉化為具有詩意的象徵語言。雖然塑膠袋並非新穎的視覺語彙,但當輕薄且輕易量產,甚至帶著一點自我輕賤色彩的塑膠袋,就這麼一鼓作氣、悠揚翻飛在台灣的日常街景,繁複的感知朝我湧來。

影像的材質與意義,化為音樂流動著。

有人的存在像無可分解的垃圾袋,有人的家一張公文便能連根拔起。但也有那樣彷彿新生少年的音樂與創作人,不受舊時作法的拘束,鼓脹著自由的空氣,他們像封閉的水滴,離開無趣的寶特瓶,期待越過未知的大海。由近年認真耕耘海外市場並大受歡迎的落日飛車來演繹這部作品,或許再適合不過。


圖片|《Slow/Oriental》音樂錄影帶畫面

「溫柔地觸及社會議題,溫柔到近似無力,輕盈建構出一種堅固的絕望,最終形成真正的重量,是本世代的抗爭美學。」

我非常喜愛這段由評審團共同寫下的結語。既能作為觀看今年最佳 MV 得獎作品《Slow/Oriental》時的引言,也是誠心對於世代差異的認識、反省與正視。

另外一支 MV《台灣好》,來自陳昇的自導自演自唱。對比於極積朝向境外發展的音樂人,陳昇成為了少數公開拒絕中國市場的台灣知名創作者。《台灣好》是一部從前沒有,未來也很難再出現的 MV 作品,唯因它的價值,奠基於陳昇的個人特質與創作史。

我推薦各位去看看這部作品。這位遊戲人間的頑童,透過諷刺惡趣的音樂和影像,以酸民高級反串般的敘事語法,在戲謔的洗腦伎倆中,透露著一絲古怪的真心不騙。如果台灣真如他言唱那樣美好,為何唱來看來聽來都心酸。

MV 裡三個角色,共演老中青三個世代的欺近與遠離。老的盲目,睜眼對望台北市最貧窮落魄的南機場公寓,唱著不知是真是假的春秋大夢。中也盲目,隔著墨鏡,動彈不得,僵硬彷彿失明殭屍。小的狂拍自己,拍中的,也拍老的,什麼都看不懂,但有樣學樣是那麼快樂。

他們是相親相愛的一群人,只是每個人都沉醉在自己的故事裡,視他人、他地為奇觀。這樣荒謬的景象,發生在台灣日常的每一個角落。


圖片|《台灣好》音樂錄影帶畫面

對我來說,《台灣好》的深意不在於任何一種政治立場或意識型態的支持,此作品最危險也是最珍貴之處,是它示範著早已全面滲透各種產業內裡(音樂產業亦如是)的自我審查意識。

哪些能寫,哪些不好說,什麼時候該大聲嚷嚷,什麼時候要把嘴巴縫起來。不管身置產業中哪個角色,一旦開始在腦海中書寫諸如此類的考卷,創造能量已經死去一半。

這次金曲獎,年輕歌王 Leo 王的發言令我感動:「我覺得能夠生在台灣,是非常幸運、幸福的事情。身為一個創作者,一直以來,我都是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這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是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事。」

延伸閱讀:別情緒勒索我的夢想!金曲歌王 Leo 王:「媽我也愛妳,但我不一定要聽妳的話」

最重要的事不會被忘記,卻總是被壓抑得最深。

有機會參與金曲 30 的幕後盛事很榮幸,趁還記憶鮮明時寫下感想種種。整趟旅程裡,我私人最難忘且享受的,是和音樂錄影帶組裡所有評委們共同對話的過程。從不同考量的專業立場出發,耐心尋找具有前瞻性的共識,那過程裡,蘊含著某種願意率先作為少數的勇氣與責任實踐,非常激勵人心。

** 文內對於個別 MV 的評論,不代表全評審團意見,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