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認為男生女生是因為先天腦結構不同,才逐漸塑成當今社會這種性別分工,或許本文可以帶給你一些新見解。

文|漢寧.貝克

左腦對右腦、凋亡的神經細胞、爬蟲類腦——這些大腦主題都很有趣,然而最具爭議性的話題當然非性別莫屬。

性別問題自人類存在就有了:女性的思考方式真的跟男性不同嗎?男人的腦和女人的腦有解剖結構上的差異嗎?誰的腦子「比較好」呢?

我承認,這個問題有點棘手,讓人迅速跌落萬丈深淵。沒有任何一個領域像神經科學一樣,被嚴重濫用到這種程度,還造成偏見。

性別差異的陳腔濫調,在腦科學的加持下,幾乎成了金剛不壞之身:女性語言能力較強,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是因為她們的左右腦半球連結得比較好;男人則是不善言辭,但是空間和邏輯能力較強。2013 年德國《世界報》(Die Welt)斗大的標題寫著:「腦科學:女性的腦子運作真的不一樣」,《明鏡週刊》也來湊一腳:「男女線路大不同」。


圖片|來源

男人腦和女人腦的迷思,是腦神經謠言從何而來的最佳寫照。這裡有腦迷思必備的所有元素:能證明男人腦和女人腦確實存在差異的科學研究、人人都想插嘴發表意見的主題、一知半解的知識和老套的觀念——別忘了這種混合了科學、偏見、個人意見的大雜燴最好賣(雜誌、甚至電視節目都是)。有些作者也非得在書裡面點綴幾個有關男人腦和女人腦的章節——人人搶搭這班熱門列車,真是太恐怖了!

因此我現在鼓起所有的勇氣來做這事。我很清楚,接下來幾頁的陳述若有任何閃神,一定會被其他人拿來大做文章反駁,好鞏固性別差異腦迷思的地位。因此,我會萬般小心、拿出神經生物學的嚴謹態度,盡可能細膩地進行探討。

解剖構造上的差異

男人腦和女人腦不同!以神經生物學的觀點來說確實如此。就這樣。如何促進男孩及女孩腦部發展才是「政治正確」,人們的說法變來變去,但男女有別是自然定律,男女之間的差異是可以測量的。不過,區區幾個解剖構造上的不同真的是造成差異的原因嗎?

女性的海馬迴比男性大,男性的杏仁核則比較大。男性的腦體積比較大,但是女性的大腦皮質較厚,腦溝也較深。男女的神經連結也有差異:女性的大腦左右半球間的連結較好(也就是連結的纖維較多),男性則偏向在同側大腦半球內建立緊密的網絡叢集——小腦的情況則是相反,男性左右側小腦的連結較女性佳。

光是這些,就足以被拿來佐證刻板的男女分工模式是正確的。而且相關發現還不僅止於此!造成腦部結構及神經連結差異的原因似乎是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可以說,腦形成的初期都是女性的,但是在懷孕第八到二十四週之間,男胎兒會開始分泌睪固酮,逐漸開始形成「男性」的腦。

一般來說,就算是一歲的幼兒,也看得出男女行為上的差異,小男生喜歡玩汽車,小女生喜歡玩洋娃娃(順道一提,沒有偏好哪個顏色)。再者,這種性別差異不見得和人類的教養行為有關。彌猴也有很類似的行為:雄猴喜歡會滾動的東西,雌猴喜歡玩布娃娃。


圖片|來源

性別一旦決定,男女就有各自的路要走了:實驗顯示,女性比男性「能言善道」,能想出特別多以同一個字母起首的詞彙。男性在解決與空間相關的任務時(例如想像自己轉動某個物體),表現得比女性好。

你可能會認為,這些發現在在證實了男女腦部的差異。睪固酮在出生前就把男生的腦男性化了,所以教養的影響力可能很有限。性別差異幾乎是「腦這個硬體設施」與生俱來的。男性的視覺中樞較大,所以可以把空間任務處理得較好,女性的左右腦連結較好——哈,就是這種神經生理基礎導致男性比較會停車、女性話比較多。

推薦你看:當女人好幸福,別讓性別刻板印象否定妳的美!

人們拿科學研究來支持性別角色分配的陳腔濫調。其實,這些全是胡扯!事情的真相刺激多了。

石器時代的陷阱

討論腦的性別差異時,我們完全低估了一件事實:

腦從來不是(我要強調「從來不是」)靜態的,只會一成不變、用固定方法運作的腦根本不存在。

腦子時時刻刻都在變——這和性別沒有關係。就如同前面的例子所說的,心像旋轉測驗的差異在訓練後會消失。現實生活的人們卻經常反其道而行:大家不斷強調性別成見,把性別差異當作推託的藉口。

科學界把這種現象稱為「刻板印象的威脅」(stereotype threat)。如果你跟女孩子說,她們的數學不好,那麼她們接下來的考試成績也會比男孩子差(順道一提,男孩比較不介意這種社會壓力)。更可笑的是,男孩和女孩的數理邏輯成績在統計數據上根本沒有顯著的差異。

如果遇到有人用演化論點來支持性別刻板印象,再加上誤導人的神經科學證據,你就要特別注意了。照這些人的說法,石器時代的女人坐在家裡照顧小孩,說話說個不停,所以她們的腦子溝通能力特別強,語言連結較佳。幾乎所有現象都可以用這種似是而非的演化理論來支持,但是誰有辦法去驗證五萬年前的社會型態到底如何?

就算神經生物學也沒有證據證明女性的溝通能力比男性強。在語言處理上,男性和女性沒有腦部差異。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產出語言時的腦部運作方式很類似,並沒有所謂連結特別強大的「女性語言中樞」。至於女性比男性多話的成見,也是鬼扯。男性和女性話一樣多,一天大約是 16000 個字彙(有些人會問這是怎麼算出來的。告訴你,用一台小小的錄音設備,只要一說話就自動錄音)。

條條大路通⋯⋯

我們對腦功能的想像太過簡化。我承認,要在複雜混亂的神經細胞裡找到一點蛛絲馬跡、建立概括的了解,簡化有其必要性。但是這種思考模式卻可能誤導我們,讓人過度重視男性和女性的腦部差異。

五加五等於多少?大部分的人會說十,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很多人以為腦部的運作也是如此:特定的腦部設計就等於特定的思考模式。事實並不然。我們換個問題,X+Y=10 有幾種解法?答案則是無限多(至少在不限答案是整數的狀況下是這樣)!

腦的運作也是同理。智力測驗的解法不只一種,是很多很多種。腦的結構不同,僅僅代表了:對,沒錯,它們結構不同。沒有其他的意義!結構不同的腦可以解決同一個問題,而且解決一樣好。

閱讀更多:白手起家的中國女力:重點不是性別,而是你如何運用腦袋制勝

人們在比較男人腦和女人腦時,正是得到這樣的結果。研究空間想像力一樣好的男性和女性時,人們在年紀較長的男女受試者身上發現,他們特別活躍的腦區男女有別(千萬別忘了,腦的其他部分也同時在工作):男性多在左腦處理資料,女性則是兩個腦半球都用到,但是,得到的結果(想像一個物體旋轉)是一樣的。研究男性和女性對押韻字的反應時,也有相同的發現:女性的網絡範圍較大,但是男女押韻能力一樣好。男性和女性思考方式不同,但是殊途同歸。

這些研究告訴我們:腦部的性別差異,不足以用來判定腦功能。腦子不斷學習、依接收到的刺激調整,才形成了現在的樣貌。沒錯,出生不久就可以測量到性別差異,但是雄猴對玩具汽車愛不釋手,不表示腦子會依照刻板模式運作。目前學術界有個假設是:睪固酮在兒童發展過程會影響視覺印象的處理,所以汽車並不是「男性」的玩具,而是某種可以輕易移動的物體,所以對「男性的腦」來說特別有趣。

男女腦的確有別,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我們不能把性別角色的社會定位歸因於腦子的結構。這是一個互相影響的過程:腦功能決定行為,而行為形塑出某些社會結構,社會結構又反過來影響腦部的發展。腦的彈性很大,會隨著時間順應環境調整結構。在腦子與環境持續的互動過程中,腦結構既反映了環境,也驅動了我們的行為。


圖片|來源

無辜的腦

讀完這篇你該學到三件事。

第一,男性和女性話一樣多。

第二,女性只要練習一下(擺脫「刻板印象威脅」),停車技術可以跟男性一樣好(這是空間思考)。

第三,腦部解剖構造上的差異根本不能拿來作為支持刻板性別角色分配的理由。

相信每個人的腦子都長一樣,和相信刻板印象都同樣沒什麼意義,因為腦比你想像中更靈活。當然,男性和女性有所不同(你一定也注意到了),腦部也有差異,但是千萬別拿解剖結構上的差異來解釋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差異的境界比刻板印象美妙多了:這是生物學,證明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最佳證據。

男性和女性的傳統角色,並不是立足在該死的神經連結上,而是在社會互動過程中形成的。生理構造當然指引了某個方向(我們接受某種性別認同,覺得自己是男性或女性),但是這個方向的外顯形式(要活在一個性別平等的社會,還是父權社會),不能用腦部差異來解釋。

延伸閱讀:打破刻板印象:男人女人,勇敢拒絕不平等標籤

補充一下,容我最後再糾正一個生化觀點:讚頌睪固酮是「陽性的荷爾蒙」,或是在談到「睪固酮導向的行為」時把睪固酮當成偶像來崇拜。睪固酮的確會進入腦部,改變腦部的細胞活動,但是只有當睪固酮在腦內轉變為雌激素後,才會發揮生理作用。所以囉,真正造就男人的是女性荷爾蒙,而且和促進排卵的激素是同一種。不好意思了,馬里奧.巴思 [註]。

[註] 馬里奧.巴思(Mario Barth)是德國喜劇演員,喜歡拿性別議題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