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職涯選擇感到迷惘嗎?試著用「內在獎勵」決定你的工作,單純的財務報酬,無法彌補被乏味工作剝奪的時間!

在聽了一千位長者針對工作成就感提出的建言之後,最令我戰慄的,莫過於聽到年輕人形容人生的首要目標是「賺很多很多錢」。身為教授,我的學生常不約而同地說:「啊,我真的很想學哲學,但我擅長商業課程,所以我想應該繼續學商。」或是「我喜歡下廚,但那賺不了錢,所以我選擇醫學院預科。」

許多有條件成為優秀教師、社會工作者或藝術家的出色年輕人,都受到金融業高薪厚利的誘惑。完成大學學業後,便步上一條並非由他們掌控的事業軌道。一旦安置於某個領域——特別是待遇優渥的領域,要想踏出轉換跑道的那一大步,就需要英雄般的勇氣了。而歲月,正在不斷地流逝。專家難以茍同這個腳本。從生命盡頭回顧,景色簡單明確——任何時候,過得充實愉快的時間,都勝過金錢。


圖片|來源

他們了解謀生的意義,所以並不會建議我們成為飢寒交迫的藝術家。但他們非常清楚,多數因為物質報酬而選擇某項職業的人,日後回顧將不勝唏噓,「我到底在做什麼?」在他們的觀念裡,我們都需要薪水才能過活。但專家們一致同意,少領點薪水而喜歡你做的事,大大強過為了周末和一年三星期的假期(如果你有那麼多的話)而活。就算做你喜愛的事情會讓你手頭沒那麼寬裕,專家們也認為那是顯而易見的選擇。

八十三歲的威利.布拉菲德健康硬朗,就是一般認為畢生投入運動的男人該有的樣子。他的事業建議或許來自於運動世界,但適用於任何領域。

我在高中打過美式足球、籃球和棒球,並拿到體育獎學金上大學。畢業後,我在幾所學校任教,最後在一所大學擔任教練和招募主任。我在三十年期間待過五所學校,都是出於熱愛的工作,而不是為了錢。

我可以告訴年輕人一件重要的事情——投入你喜歡做的、你有天分的,和你會完全感到快樂的事情。因為我想,光為了賺錢而埋頭苦幹,不是最好的選擇。我賺的錢很少─你不會相信我當了三十年教練的收入有多麼微薄。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投入你百分之百熱愛,而且每天都會期待去上班的職業。

七十七歲的伊瑟.布魯克夏做過好幾種有趣的工作,過去二十年則負責督導一個大型的志工計畫。這是極能實現自我的職務,因為它與個人價值觀一致。伊瑟身懷各種能使她功成名就賺大錢的絕技——如果她選擇那些職業的話。但她卻提供這個建議:

我的孫女們說:「噢,我一定要賺大錢,有錢和其他東西對我很重要。」於是我對她們說:「只要確定妳賺錢的方式會讓妳快樂就行了。因為,就算某份工作一星期能付妳一百萬美元,但如果妳做得不開心,妳絕對不會喜歡它。這是一輩子的事情。記住,這是一件妳必須每天一大早起床去做的事。」我的建議是追求使命,若是使命,則其他種種都已包含在內。然後,你的自我會照顧自己。

另一個建議和平衡金錢與時間有關。如果你願意接受較低的所得,選擇兼職工作做為生活方式,或許能讓你獲益良多。不妨想像一下你的休閒時間忽然多於工作時間的情景。有些專家做了這個決定:靠較少的金錢維生、租屋而不買屋、放棄昂貴的消費品,以便從事他們喜歡的工作,實行他們熱愛的生活方式。

六十多歲的凱文.泰瑞奧還在工作,他喜歡自己在當地慈善餐館的經理職務。在人生這個時間點,他找到了「我做過最好的工作。那是一份服務人群的工作,而我喜歡服務人群。那是一份不屬於獲利世界的工作,所以也沒有那種壓力和緊張。」

推薦閱讀:為什麼做熱愛的工作還是不快樂?在工作找到自我實現的價值

凱文對工作感到滿意的關鍵,在於放棄全職就業:

多年來我一直在做兼職工作,那對我真的非常重要,我也建議大家這麼做。我不會累得半死,疲憊不堪。以前我也做過其他事情,例如教書;但做兼職工作,讓我有餘裕去做其他令我感興趣的事情。那份工作限制了我能賺的錢,但我仍有足夠的錢過我想過的生活,而能否多賺並不重要。如果人們可以試著不要擔心錢的問題,而有更多時間從事志願工作和其他諸如此類的活動——嗯,這有點像某本書的書名:做你愛做的事,財富自然會來。

心理學家賦予這種世界觀一個術語:「eudaimonia」(希臘語,有實踐智慧、幸福繁榮之意),來形容具獎勵性質的活動所帶給人們的快樂。這有別於享樂主義中的「享樂」(hedonia)。以享樂為動機的人,主要視工作為獲取物質的方式。相對來說,追求「幸福」的人深受著重個人成長、造福社群和有意義的關係等目標所驅使,他們在工作時通常會快樂得多。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已盡量避免數據分析,不過,我想報告一下這個研究成果。在閱讀這門課題的數據資料時,最驚人的一點是,有一句話一千多位專家們完全沒說過。被問到他們快樂工作的處方時,未提及的這點最鏗鏘有力。我們也不需要什麼花俏別致的數據,因為結果非常明確。

一千人之中沒有一個人說──要快樂,你就該盡可能地努力工作賺錢,來買你想要的東西。更沒有任何人說──起碼和你周遭的人同樣富裕很重要,而如果你比他們有錢,那就是真正的成功。也沒有一個人說──你應該依據你期望的收入來選擇你的工作。

若真的有人這麼說,聽起來大概也會很荒謬。然而,這卻是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的做事方針。專家們沒有提到這幾點;他們說的幾乎與之背道而馳。他們都是勸大家不要強迫自己去做不喜歡的工作,只要設法賺取生活所需就已足夠。


圖片|來源

七十九歲的喬伊斯.卡西亞斯提出這個見解:

世界上永遠有許多比我富有或比我出色的人,所以我工作的目標若是放在這些外在報酬,我一定會失望,因為我一定會拿自己跟成就更好的人相比。但如果我工作主要是為了樂趣和成就感,那就一定會成功。找到這樣的工作並持之以恆,堪稱是世上最幸福的事。

專家們的建議非常明確:如果你希望自己能追求另一份事業,卻擔心它會使你的收入減少,那麼去做就對了,沒有時間可以浪費。沒有哪本書能精確地告訴你如何辦到,但請牢記這堂課的重點。從二十幾歲起,我們有長達四十餘年的工作歷程,一天至少八小時,每年至少四十八周。專家們說,沒有任何財務報酬,可以彌補被無聊乏味的工作所剝奪的時間。

推薦閱讀:【職場筆記】你不見得知道自己的志業,但你肯定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

我要讓七十六歲的摩根.葛蘭迪森做總結,因為他將這門學問表達得極為清楚有力。如果你還在爭論金錢是否比工作樂趣來得重要,不妨把這段話釘在你的布告欄上:

有個嚴重的問題是,人們老是在看自己一小時能賺多少錢。但我告訴他們:「如果你不快樂,就離開吧!」因為我不在乎你能賺多少錢。如果你每天一早出門時總會說:「哦,天啊,我討厭這份工作——我恨不得趕快離開!」呵,那就離開吧!

只要張開眼睛和耳朵,直到你說:「噢,這是我感興趣的事。」然後你會告訴自己:「可是這樣我一小時會少賺五美元。」於是,你會跟你重要的另一半談談:「好,我一星期會少賺兩百美元,但我會快樂得多,會變得更容易相處,而我們仍能收支平衡。」這世上多的是和自己討厭的工作綁在一起,而落得鬱鬱寡歡的人。他們不肯轉換跑道只是為了錢,並非為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