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認識內在原型,了解內在原型造成的情緒陰影。夥伴原型:渴望忠誠,害怕不被理解!

  • 光明面:渴望人我關係中的忠誠與相互的心靈交流。

  • 陰影面:害怕遭受背叛,或被自我私欲影響而看不見別人的需要。

「夥伴」的光明面是對於人際忠誠的渴望,陰影面則是不被理解和遭受背叛的害怕,這個原型的核心議題在於:能否在人際關係中覺察自己的欲望,理解對方的需求,扮演一個不被自己私欲引導、能進行心靈交流的同伴角色。

在精神分析領域心理學家的研究中,我們內心深處對於「夥伴」的需要,早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浮現了。首先,是連話都不會講、路也不會走的嬰兒時期,我們內心會有一種「想要別人來主動理解我」的渴望,非關語言交流,就僅僅是氛圍的流動,「你」便能夠知道「我」此時此刻的想望。再來,等到會走路了,開始接觸外面的世界,我們心裡對於陌生事物既好奇又恐慌,需要有一個人鼓勵我往外走,但在我想要回來時,又能確定「你」會在那裡等著「我」。

延伸閱讀:認識內在原型|萬人迷:怕自己不討人喜歡,所以拼命努力

是的,這是嬰幼兒對於照顧者(大部分指的是「母親」)的期待,所以心理學家才說: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夠好的夥伴(照顧者/母親),能夠陪伴我們度過那些想要共生、又渴望分離的階段。

這種對於忠誠、被人理解與理解他人的心靈交流的渴望,便是「夥伴」的原型。

既然「夥伴」原型在心理層面上,呈現一種對於「忠誠」的渴望;我們自然也能理解,「夥伴」原型的陰影面,則是一種對於「背叛」(不忠誠)的害怕。

人際關係是由兩人以上所共同組成的,裡頭當然不會只有「我」的欲望存在而已,也有「你」的欲望和「他」的欲望。當許許多多來自不同個體的欲望被擺放在同一個關係時,「誰的欲望比較重要?」就變成一個相當重要的議題。欲望與欲望的對峙和角逐,常常讓我們無意識地得去面對「放棄自己的欲望」還是「罔顧他人欲望」的掙扎。而這種掙扎的矛盾感,早在嬰幼兒時期就開始了。當我們沒法確認自己能夠忠誠地看見別人的渴望時,便也無法相信別人能忠誠地看見我的渴望。


(Photo by Ian Schneider on Unsplash)

來看看下面幾個例子。

嘉勝喜歡聽古典音樂,但他的太太卻嫌古典音樂有一種死氣沉沉的感覺。每次聽到太太這麼說,嘉勝就忍不住翻白眼,一方面覺得太太沒有欣賞音樂的氣質,一方面又氣太太不願意花時間去參與自己的興趣。可是為了怕傷害太太的心,嘉勝始終沒把這份心思表達給太太知道,只是暗自生悶氣,度過那些被太太數落的時刻。

淑均和惠馨是辦公室裡的一對手帕交,兩人認識已久,靠淑均引薦,惠馨才進來公司工作。後來部門來了一位新同事,穿著打扮和惠馨的品味十分類似,惠馨也很自然地和新同事越走越近。淑均每次看到惠馨和新同事有說有笑,心裡就很不是滋味,即便淑均也有固定交往的男朋友,但她就是有種被惠馨背叛的感覺。

最近公司舉辦員工旅遊,淑均突然在表單上發現惠馨和新同事約好住同一間房,心裡一股怒氣沖上來,便跑去質問惠馨說:「以前不是都我們倆一起住嗎?妳這次要和別人住,難道不用先通知我?」惠馨對淑均的質問感到有些冤枉,對淑均說:「我以為妳會和上次一樣,和妳男朋友住一間房?」

不管惠馨怎麼解釋,淑均始終難以釋懷。

瑞敏經常參加一些心靈成長課程,每次聽完講師的授課內容,瑞敏就會覺得自己的父母實在不夠好,不是一對可以接納她情緒的好父母,也沒有足夠的包容度能允許她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她對這樣的父母總有許多怨氣。

推薦閱讀:如何擺脫家人情緒勒索?真正的孝不是順從,而是溝通

某堂課中,有位老師問瑞敏,聽起來她很渴望和父母有更多的靠近,那麼,她是否主動向父母表達過這個心願呢?瑞敏突然一愣,老師說的問題她真的從來沒想過。在她心目中,為人父母的不就是要「主動」去和孩子交流嗎?怎麼會是孩子「反過來」主動去做這件事呢?

瑞敏實在想不通,就去請教老師這個問題。

老師這樣回答:「當我們連十幾歲都還不到的時候,自然是父母主動去了解孩子的責任大一些,因為父母的智力和生活經驗都在孩子之上。但是⋯⋯」老師反問瑞敏:「妳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已經覺得自己懂得一些父母不懂的東西?」

欸,好像蠻早的,可能從上大學就開始了。

老師又說:「妳都開始懂得父母不懂的東西了,不就該換成妳要去跟父母分享妳會的東西嗎?新世代的年輕人不教老人家一些新東西,難道還要期待老人家來告訴你們已經過時的觀念?」

最後,老師留下一句讓瑞敏頭痛的結論:「我們老是說父母是不夠好的父母,卻很少去想,其實我們可能也是不夠好的子女啊!」


(Photo by Zoltan Tasi on Unsplash)

上述幾個例子時常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親密關係,只要關係開始出現不平衡的感受,就可能挑戰到我們內心的「夥伴」原型,喚醒那些不被好好對待的恐懼感。然而,從這些例子中,也可以發現「夥伴」原型背後最需要我們覺察的意義:關係是雙向的,人也是互相的。在人際關係中,我們不自覺地會陷入一種要去檢視別人有無好好對待自己的困境,卻讓我們忘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想要有個心靈交流的好夥伴,自己也得學習去當個能夠理解別人的好夥伴。

【面對「夥伴」的原型陰影,可以怎麼做?】

想一想,在你日常生活的關係中,有哪些人會讓你出現不被他了解、或擔心他對你不夠真誠的感覺?

以角色交換的假想來思考對方的立場,如果你是他的話,你怎麼看待你們兩人的關係? 你覺得你對他有如你期待般的理解和忠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