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心理師艾彼一起讀童話繪本!在感情中我們時常懼怕「改變」,關係其實很簡單,就像毛毛蟲與蝌蚪的蛻變,沒有人會永遠一陳不變,跟著蛻變演進,在「變」中找到你們的相愛法則。

前個月託朋友 J 的福,聽了個頗具啟發性的英文繪本故事 Tadpole's Promise。

「故事一開始敘述了蝌蚪和毛蟲的戀情,毛蟲愛上似黑珍珠的蝌蚪,蝌蚪愛上似彩虹的毛蟲,他們愛上了彼此。就像老掉牙的愛情劇,毛蟲要求蝌蚪永遠不要改變,但接下來他們相遇的時候,蝌蚪長出了後腿與前腿,毛蟲也變的更大隻了。毛蟲指責蝌蚪為什麼沒有守住『永不改變』的誓言,卻沒發現自己也在改變,蝌蚪也沒發現,只是一昧道歉。」

「最終,敵不過自然律的蝌蚪演化成了青蛙,破蛹成了蝴蝶的毛蟲也完全不一樣了。蝴蝶飛到青蛙面前說想尋找過去的似黑珍珠的愛人蝌蚪,話沒說完,卻成了青蛙的食物。而黑珍珠變身的青蛙,仍在等著他的彩虹戀人出現……」

Well,也許故事姐姐 J 說的版本比較可愛,只是要我們不要輕易相信承諾、也不要許下達不到的承諾。但從我這個容易把事情複雜化又深層化的心理師口中說出來,你們大概有感染到我的毛骨悚然──這個劇情是否很像社會版會看到的情殺案?

(常見的版本,也許不到上報的程度。只是在我們抱怨著「對方變了」的同時,順便評估是否該將感情終結?)

這繪本故事裡面有些很適合在情感議題中提及的部分,我特別想著墨。

毛蟲/蝴蝶的課題:對自己的轉變不自知,卻無法容忍他人的改變

毛蟲的課題是,要求別人要以一樣的方式來愛他和付出,忽略感情會因時間情境、人生際遇不同而轉變。也沒有發現,自己正在改變中。

舉個例子,一開始兩人交往還在學生時期,後來 A 繼續升學,B 開始工作,世界觀、交友圈不相同也會影響互動,引出兩人不同的個性特質。但 A 對自己的改變毫無覺察,又不接納 B 的轉變,認為「是別人變了,他背叛諾言不夠愛我。」

蝌蚪/青蛙的課題:斗膽說「我愛你」,卻認不出愛人改變後的模樣

蝌蚪的課題在於,沒有覺察到愛人會因為時間情境、際遇而轉變。

醒醒啊!蝌蚪,你不是愛著毛蟲嗎?怎會認不出他平時正一點一滴的轉變著,然後在他蛻變成蝴蝶後完全認不出他來?

如同,我們是否曾留意過親愛的對方因為生活中的任何事件,而有不同情緒、思考、行動?這些情緒、思考、行動又如何回頭影響兩人相處嗎?人的改變,也像毛蟲一樣,一朝一夕間改變不可能完成。但若你未曾留心過,一轉頭感情就再也回不來,對愛人再也認不出,這段感情對你而言不再熟悉。

推薦閱讀:【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真愛不是用找的,是用打造的

「改變」沒有錯,錯的是我們的期待

萬物中為一不變的就是「變」,改變沒有錯,戀人或長或短的相愛過程,一定會有些不同的人生際遇把我們的心理距離拉近拉遠。我們無法阻止戀人或自己不改變,也無法期待雙方都改變之後關係互動仍然相同,唯一能仰賴的,是我們對彼此改變的覺察,和我們對於繼續磨合的意願。對於自己和對方的改變,是不是能夠接納並欣賞?還不能接納欣賞時,還願不願意繼續磨合適應?

不是要我們屈就,而是要我們別固守著過時的期待,以至於認不出對方、離棄感情。覺察和意願,才是讓我們創造出相處新模式的基礎。

即使是因為雙方轉變而不能/不願繼續感情,也要是清楚的決定,而不是一句「你變了」就把自己在感情中的責任撇清,丟給對方承擔(話說,他可能覺得變的是你)。

推薦你看:談個不需要取悅別人的戀愛!

「變」沒有好與不好,「變」只是一段成長開始的歷程。你變了、對方也變了之後,還有沒有你們一起的空間和未來?

影片連結:Tadpole's Promise 手偶劇演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