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與資訊局聯合舉辦的性別駭客松圓滿落幕,以集合科技力量改變性別問題的跨時代之舉,讓觀賽的評審說明這是他們見過最多元成果、多元靈感的駭客松。一起來看看當日評審 Avross 的心得——這是性別運動重要的起點,更是開啟新時代的第一扇門。

12 點 03 分,駭客松剛結束後的三分鐘,我走進女人迷樂園,感受到溫柔、輕鬆、堅定的氛圍和氣息。十八組團隊,男女比例二比三,工程背景約占三分之一,這樣的性別科技盛會,作為法律背景的評審之一,我有些緊張,卻也非常興奮。

我期許自己能在短時間內徹底了解每組團隊的創意和性別思維,催促自己在公正客觀的狀態中審核每位駭客的專案和作品,我嘗試跳脫本位主義去詳讀每位參賽者多元的思考能力,當然最重要的,是欣賞每位參賽者的性別氣質。

推薦閱讀:「因為有感,所以行動」性別駭客松:憤怒,可以改變世界

人人都可以參與的性別駭客松

駭客松,名義上是叫一群駭客去跑程式的馬拉松,但女人迷的性別駭客松不限於駭客才能參加,只要有想法,對性別有熱忱,不論是夠過創客(maker)或駭客(hacker)的身分,不論以軟體、硬體、Web 或 App 的方式呈現,只要能有效提升性別平權和性別友善,就是優良的性別駭客松選手。

推薦閱讀:性別駭客松媒合日直擊:誠懇與關係是一種選擇

早期不論是何種產業,只要是「專業」就是由男性所主導,至於多數由女性組成的產業,則不會被視為「專業」的領域,科技亦然。我想性別和科技的相逢是到了二十一世紀才為人所熟悉,科技業的性別不平等在二十世紀的女權運動後逐漸為人所重視,但如今,諾貝爾獎的性別鴻溝仍存,人稱創業家夢想基地的矽谷,性別差異依舊。好在這十年來順應行動網路的普及,網路將實體世界衍生至虛擬世界,網路的性別議題開始受到高度關注,高效能的數位生活,讓性別平等的運動得以藉由網路更加快速發酵,遍地開花。

性別與科技的邂逅:性別化創新

說到性別與科技的整合,就一定要提 Londa Schiebinger 教授。Schiebinger 現任職於史丹佛大學歷史學系,曾於史丹佛性別研究中心(Stanford's Clayman Institute for Gender Research)擔任主任,為國際著名的性別與科技整合學者。Schiebinger 教授研究自然科學領域的女性歷史、科技結構中的女性參與,長期以來致力於科學與科技中的性別議題。

2013 年,Schiebinger 教授在歐洲議會上提出 Gendered Innovations一詞(國內譯為性別化創新),核心的涵義為利用性別因素的分析以促成科學技術得到創新的發展。性別化創新計畫為目前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性別研究主題之一,列為聯合國性別主流化綱領實踐目標,亦為美國和歐盟多年來共同合作發展的科技創新計畫。

性別化創新並非透過科技創新加強兩性的傳統角色或特色,非如改善除毛刀或威而鋼等強化男女性的形象,相反地,是希望透過了解性別刻板印象的存在對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影響,導正理工領域的性別偏差,以性別分析的方式指認科技工程等的性別不平等,來進一步進行創新研發。

例如,研發汽車進行碰撞試驗時所使用的假人身材多為男性,忽略女性和孕婦乘坐時的身高或體態。又或者,骨質疏鬆多被視為停經後女性的主要疾病,以致忽略男性的骨質疏鬆比率,疏忽男性患者的罹病成因等,這些都是應用性別因素分析所發現的科學或醫學研究疏失。

性別駭客松,用行動引導性別未來的走向

性別駭客松可以說是性別化創新的實際行動,利用性別視角挑取統計資料,透過性別觀察發掘問題意識,在程式碼和螺絲釘的交錯應用中解構長期內建男性和異性戀語言的產業。性別駭客松的歷史意義在於,這個活動嘗試推翻以往完全由男性主導的科學和科技視角,以非主流的精神,加上公開的技術和開源的資料,導正長期父性化的程式語言和工具,導向性別多元的技術應用和成果產出,有時甚至能激發出性別以外的成效和貢獻。

首屆性別駭客松的作品讓我印象深刻,感動不已,即便當天活動結束後,夜深人靜,我仍在沉浸在參賽者的創意中,尤其是看到性少數能在長期被男性霸權統領的駭客松中勇敢地一展長才,我想科技性別多元的時代已經不遠了。

華人首屆性別駭客松,圓滿成功

女人迷在臺灣女性領導人就職後的第一天,以性別駭客松引領女性政治的新元年,不僅對臺灣的性別與科技來說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對華人界來說,首屆性別駭客松的圓滿成功也富有前瞻性和代表性。

事實上,所謂的「科技」、「創新」都是相對的概念,簡單來說,科技就是未來具體化的代名詞。如果能讓科技變得更為性別友善,那性別未來同樣也能更為友善。終點,是另一個起點,邀請你一同用行動引領性別未來,下一屆的性別駭客松,從今天開始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