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就是不知足?你沒生病,或許只是因為你比較幸運
據我所知,大部分的正向心理學研究都顯示出感恩對一般人與憂鬱症患者有一定的效果,但相較之下「憂鬱症組」通常獲得的效果量不大,低於一般人。換句話說,如果是一般情緒的波動,暫時的低潮,感恩或許有效;但如果已經真的進入診斷的症狀,你要求他感恩,可能只是壓倒他這孱弱的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據我所知,大部分的正向心理學研究都顯示出感恩對一般人與憂鬱症患者有一定的效果,但相較之下「憂鬱症組」通常獲得的效果量不大,低於一般人。換句話說,如果是一般情緒的波動,暫時的低潮,感恩或許有效;但如果已經真的進入診斷的症狀,你要求他感恩,可能只是壓倒他這孱弱的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表明,憂鬱症目前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 2020 年以後,它可能超越癌症,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類第二大殺手。這提醒我們,憂鬱症早已成了一種常見病,甚至與感冒一樣普遍。
我們將微笑用作防禦機制的理由有很多:害怕不被別人理解,害怕不能融入群體,或者受到對憂鬱症的汙名化影響,為憂鬱的情緒感到羞恥——憂鬱症在我們的語境裏還不是一個中性的詞彙。
「要怪,不要找我,就要怪酒精。」她從來都沒有想和他發生關係,更不曾有過半點對異性的好感,不可能因為喝酒就突然來個大轉彎。「要怪就怪酒精」這句話,是真的嗎?是這樣嗎?
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總有人被這種「習慣性的拖延」所困擾。很多人容易把拖延的原因簡單化:因為懶,因為缺乏安排,或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但實際上,除了這些直觀的認識,「習慣性拖延」還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有時連拖延者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你有拖延症嗎?今天讓心理醫師破解你拖延的關鍵原因,也告訴你即刻就能練習的解決妙方!
每個長期抑鬱的人,體驗到抑鬱情緒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些人的情緒波動會比較大,狀態好的時候完全感覺不到抑鬱,狀態不好的時候會感到非常強烈的抑鬱;也有一些人,會以更持久、更溫和的方式感受到抑鬱。
憂鬱症是陷入一種零度的冰寂,需要的並非瞬間熱情的激勵,那燙的令人害怕。相反地,是像暖陽般地持續存在,讓人相信,明日即便低溫,也會是晴朗的藍天。
因錯誤的資訊以及大眾對躁鬱症的誤解,讓病患除了身心俱疲外,更背負了許多莫需有的罪名,更在台灣新聞的粗糙報導、媒體大肆渲染下,常讓民眾把「持械兇殺案」、「隨機攻擊事件」跟「躁鬱症發作」掛勾,於是,「躁鬱症 = 神經病」、「躁鬱症很可怕,會有嚴重暴力行為」便成為一般人對躁鬱患者的污名化跟標籤。
頂著一頭蓬鬆黑捲髮,厚重的瀏海遮住雙眼,卻遮掩不了他的才華光芒,他是米津玄師,日本當今最受注目的樂壇歌手。
你知道大腦停不下來的原因嗎?因為你的五官過於敏感,大量接收四方來的各種訊息,無法像一般人自動過濾不重要的訊息。你有一雙如掃描機的鷹眼,還有能夠聽到遠處細微聲音的千里耳,這對於一般人都很難理解,你要好好保護自己的感官,擁有這些特殊能力是種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