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性別平等,台大、清大共同呼籲:人才培育存在性別失衡,研究系統不能缺少性平意識
除了政府機構,學界也掀起一陣性平浪潮,女科技人大會與會者呼籲我們,應該從研究系統開始培養性平意識。
除了政府機構,學界也掀起一陣性平浪潮,女科技人大會與會者呼籲我們,應該從研究系統開始培養性平意識。
東京奧運展現平權精神,女性、LGBTQ 選手皆是歷年最高。文姿云、戴資穎能站上奧運,是歷經千年奮鬥。
性別平等不該只是政府的口號!嘉義市政府舉辦「性平幹大事 嘉市 Do It」成果論壇,聊聊性別現況!
嘉義市政府推動性別平等政策,不只是問卷調查,原來還能藉由「繪本故事」與「拍賣會競標」來發想嗎?
《永恆族》有最多元共融的卡司,英雄們來自亞裔、非裔、拉丁裔等多種族群,也首次出現同志英雄、聽障英雄。
喜歡艾瑪華森 Emma Watson 的你,一定知道她於今年開始擔任聯合國婦女署的全球親善大使!而近日,她在紐約的聯合國會議的演講更是撼動在場的所有人。以 HeForShe 為題,Emma Watson 讓爭取兩性平等權益不再只是女人的事,而是男人女人都該共同努力的目標!請分享給身邊的男人女人,一起感受這場演說帶給我們的感動。
如果我們支持性平教育,支持這樣的教育內容,那我們有沒有那種行動力,去捍衛我們覺得對的事?
在婦女節這天,Emma Watson 指出女性主義不等於厭惡男性,舉凡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性主義者。
這整起事件的發生,不單是校園衛生環境的問題,而是背後更巨大的、校園漠視的性別教育。讓葉永鋕走向死亡的,是我們對性別的刻板印象,以及校園內缺席的性別教育。
womany 編按:Emma Watson 愛瑪華森,一個你一定聽過的名字,或者你更熟悉她的另外一個名字:妙麗,從扮演妙麗到現在,Emma其實做了很多嘗試跟改變,但是不變的是她對自己女性價值的認同,堅持自己的定位和目標,塑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今天女人迷想跟大家分享,Emma Watson 曾講過的 10 大名言,讓我們看看這個年僅 24 歲的女孩,有什麼獨特的之處?讓全球的影迷持續為她瘋狂。(延伸閱讀:關於 Emma Watson,22件你不知道的事)
法國媒體《自由人報》報導,10 月 24 日下午 2:38,成千上萬的冰島女性準時離開工作崗位,聚集在首都雷克雅未克的主廣場上進行罷工,藉此抗議本國的男女同工不同酬現象。
「如果你相信性別平權,那你就是個女性主義者。」艾瑪華森在國際婦女節的演講中如是說。在人人都是性別平權力量的時代,不只女性在捍衛自己的權利,男性也開始做為行動者,為女性權益發聲。當我們都一起打破社會加諸於我們的性別框架、當我們一起走在性別平權這條路上的時候,我們就離成功不遠了。
反同婚團體,讓我們重新聊聊《性別平等教育》好嗎?你聽過彭婉如嗎?如果不明白性別平等教育的真正意涵,讓我們坐下好好聊聊。
禁制實施是否可能產生反效果、觸動人們對「突破禁制」的渴望,現階段仍不得而知。然而值得思考的是,當社會現實充斥著依據性別刻板印象而生的性別分工與歧視,僅是禁止廣告再現「真實」,是否仍有些治標不治本?
當蔡英文、洪慈庸等人被競爭對手以生育與否作為攻擊點,可以看出父權社會對於女性的刻板印象與束縛。為你盤點 8 位臺灣女性政治人物語錄,一起尊重女性在專業領域的付出吧!
韓國出生率全球最低,性別不平等、性別歧視、性剝削危害,讓韓國女性不敢生、也不想生。
要達到性別平權,除了不能遺忘受害者的傷痛,也必須透過執行法律等實質作為,讓每個人都能享有平等與尊重。
日本是目前已開發國家中性別不平等指數最高者,為了弭平不平等,日本政府做了哪些努力,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台灣教育部將 4 月 20 日設為性別平等教育日,協助教職人員引領學生認識並接納多元族群。筆者從「葉永鋕」與「葉繼元」的事件,談台灣如何從教育與法律的層面促進多元共融的社會。
聯合國期待未來不管是在 STEM 相關的教育現場、職場環境、領導力等,都能達到 SDGs 的性別平等目標。台灣女科技人學會針對此議題連結國際組織,在「2022 女科技人大會」上提出接下來的計畫與過往努力的成果。
性別研究既是學術專業,亦可幫助我們了解科技的性別議題。而目前國際上的性別與科技研究成果豐富。
一名護理科男同學在網上發文表示,自己因為性別應徵牙醫助理被拒絕,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愛康衛生棉關注性教育、性別議題、情感教育、數位性暴力等領域,成為性別平等的推手。
台灣落實「性別工作平等法」已屆滿 20 年,職場上仍充斥著有性騷擾成分的對話,申訴人數以女性居多。
台灣的跨國和本土企業,以「多元共融」思維為基礎,發想和落實推動公平職場的政策和倡議,實現共融願景。
性別平等教育怎麼教?看泉源實小跨性別教師小琪,如何為全校師生示範一堂最寫實的多元性別課程。
2020 年東京奧運女性運動員比例達 48.8%;預計到 2024 年巴黎奧運將首次達成男女運動員各佔 50%,成為史上首次男女選手比例相同的一屆。
東京奧運有史上最多女性與 LGBTQ 參與,也首次放寬運動員的訴求限制,打造一個多元共融共好的世界。
女人迷【敬未來・近未來】特別企劃,邀請曾經歷性別不平等的讀者,寫下自己的生命故事。讓文字化為力量,陪伴有過相同經驗的每個你。
有鑑於當時首創了保護女性遠離性騷擾與性暴力的法律措施面世,才開始區分男、女廁。後來,才接著開始設置無障礙廁所;既有的廁所,不適合使用輪椅或行動不便者。
今年初,全聯為了宣傳集印花換鍋具的活動,推出了「貴婦養成計畫」系列廣告,主角清一色都是女性,而為了強調鍋具的高品質,廣告訴求女性該如何成為「貴」婦。首先,無論有意或無意,廣告傳達了「女性是理所當然的家務勞動者和家庭用品消費者」的概念。
中大同學 Emilia Wong 與吳傲雪 Sonia 同樣是香港網絡的女權份子,早在反送中之前,Emilia 曾經因為拒絕一位網友的交友邀請,而遭到報復,當時 Sonia 挺身而出,為 Emilia 反擊,亦遭受到網友追擊,私人照片被截圖,毫無根據地、圖文並茂地被指控為「蕩婦」。
透過演員吳慷仁的發言,來看看男性參與對推進性別平權可能造成的影響吧!
「尊重多元」幾乎成了人人都會喊的一句標語,但該如何讓標語真正落地到現實生活裡?瑞士日內瓦市長在 2020 年一月提出的新市政政策,提供我們一個新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