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女子的真實故事:在那裡生活的三十五年,我只有過兩次吃飽的感覺
「明實的爸,我再也弄不到足夠的糧食了。連一小塊豆腐,都得拚了命才能拿到。」一天晚上,父親下班才踏進家門,母親便抱怨。「妳在說什麼啊?什麼,沒有足夠的糧食?要拚了命才拿得到,真是胡說八道!黨向我保證過,一定有足夠的糧食給每一個人!我不要再聽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了。」他大聲說完後離開廚房。
「明實的爸,我再也弄不到足夠的糧食了。連一小塊豆腐,都得拚了命才能拿到。」一天晚上,父親下班才踏進家門,母親便抱怨。「妳在說什麼啊?什麼,沒有足夠的糧食?要拚了命才拿得到,真是胡說八道!黨向我保證過,一定有足夠的糧食給每一個人!我不要再聽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了。」他大聲說完後離開廚房。
智賢經歷的一切很可能會發生在我身上。她與我年齡相仿,說同樣的語言,一樣愛吃泡菜,而且也是韓國人。她為了脫離暴政、保護家人,先逃到中國,十幾年前才獲得英國的庇護。我呢,差不多在這同一時期,我因著父親工作調派的緣故,移居倫敦。我沒有像智賢那樣,涉水橫渡圖們江,或是長途跋涉挑戰蒙古沙漠,但我來回穿梭諸多國之邊界。每回穿越國界,韓國籍的身分認證就像是烏龜身上套著的那層殼,跟著我一路從一個國家入境另一個國家。智賢來自北方,我來自南方,卻有同一個認同:我們倆都是韓國人。光這一點就足以連結起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