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移工淨灘團創辦人 Maya:不管是印尼人還是台灣人,我們都住在地球上
2020【轉機:台灣】年度攝影展,十月高雄登場!每位移工都在跨國旅程中尋求成長、創造價值、綻放光彩。對於 Maya 來說,這趟台灣旅程讓遠在印尼的家人生活變得更好,甚至實踐了他對環境保護的一份心力,這肯定是一場意想不到的故事。
2020【轉機:台灣】年度攝影展,十月高雄登場!每位移工都在跨國旅程中尋求成長、創造價值、綻放光彩。對於 Maya 來說,這趟台灣旅程讓遠在印尼的家人生活變得更好,甚至實踐了他對環境保護的一份心力,這肯定是一場意想不到的故事。
如果是愛,那在某程度上會有佔有與在意,就像桃矢平日對小櫻的作弄與欺負,或好友知世平日花痴般的關注她。「最後審判」的「忘記」是根除了愛的感情,由此可見:愛真實的對立者從來不是恨,卻是冷漠、漠然、漠不關心。愛情中必然有嫉妒與佔有的成份,但又克服了它們,成為表達柔情的真愛由於知世在得不到小櫻愛情的回應以後,仍能夠克勝自我的失落之情,所以她才能夠真心鼓勵小櫻去跟雪兔告白、支持小狼向小櫻表明心意、安慰喜歡小狼而失戀的梅鈴
我喜歡身為鋼鐵人的我,也希歡單純的我,因為這些都是珍貴的我。別忘了,無論是木頭人、鋼鐵人,都是值得被愛的人!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莫過於是親眼見證了奶奶失去意識並且口吐朱紅的當下,當時的場景與味道,仍是深深的觸動自己心中的傷痛。揮之不去的還有當下的孤單與無力的自己,彷彿被世界所拋棄。慌亂之中,我已經隨著救護人員上了救護車,火速前往醫院。在車上,我仍是繼續的哭喊著,此時的我似乎也只能繼續哭喊著。
香港從反送中運動到國安法通過以來,面對人權被打壓,對於未來生活充滿焦慮與困惑。而有一群選擇來台工作的港人,在台灣這片自由的土地,試著想找回一些家的氣味。香港不好,需要散落各處的他們,持續守護。
失眠的背後,是深深的焦慮和擔憂,還有掌控的欲望。對很多人而言,如果感覺這一天沒做什麼,睡覺就成了一件不甘心的事情,而且睡著了就意味著對外界失去了掌控,會引發很多恐懼。總是抱怨自己失眠的人,其實恰恰是自己在潛意識裡選擇了失眠。
如果妳想從今天就開始快樂卻不知道如何下手,這裡有十個簡單的好習慣讓妳一步一步邁向快樂人生。研究證明一個樂觀的人因為使用正向神經系統,會分泌出讓細胞健康的神經化學物質,所以比較不容易生病,還能更有效管理壓力。
我從德國男女生的愛情觀點裡,學到了幾個有趣又不失真理的愛情觀。
對關係中錯誤行為的浪漫化,加深了我們對愛的誤解。說著愛你,卻限制你和朋友之間的正常來往;說著愛你,卻莫名不准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說著愛你,卻常常讓你感覺如履薄冰,似乎連基本的自由都受到了威脅。事實上,過強的佔有慾和控制欲通常都並非出於對伴侶的愛,而更像是一種自我滿足,也是一種過度自戀的表現。
總是會對一些特定的人、他做的特定的事,感到特別心動?用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法 MBTI,看你嚮往的約會模式與戀愛性格!
根據研究,HSP 對環境和他人情緒的敏感,讓他們成為比較有創意和比較有良心的人,許多藝術家、詩人都屬於 HSP。但是,這類人士同時也是憂鬱症和精神疾病的高危險族群。
你需要的是一個珍惜你強的方面,也珍惜你不那麼強的方面,並且能夠給你一些「反哺」的人。換句話說,這個人喜歡和欣賞是你整個人,同時他也有你欣賞的部分,你們之間的給予和啟發是相互的。
三月企劃【女人迷XilluTimes:女人好幸福的31種方式】開跑,當女人好幸福,3月8號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女人節,我們用31天的時間,慶祝身為女人、身而為人的好值得好快樂。
最近的網路關鍵字裡,頻頻出現單身力。看到這裡讀者們肯定滿腦袋都是問號:「Angie,你和我們談什麼單身力呀?」 乍一看,我確實不具備談單身力的資格,但我一直持續提升我的單身力。什麼是單身力?網路上的解釋是結了婚之後,仍然保持單身的能力。我卻想把更多方向的解讀。在我看來,每個人無論你處在什麼身分角色中,都必須擁有單身力。單身力,是讓一個人擁有當下最好的巔峰狀態。
根據英國心理學家皮特.寇恩(Pete Cohen)提出的快樂公式,他認為:快樂=P+ (5×E)+(3×H)
人生總有順境與逆境,當朋友遇到困難時,可以怎麼用英文鼓勵他呢?一起來多學幾句「加油鼓勵」的英文,讓你把溫暖的祝福話語帶給需要的人!
對恐同症的人來說,只要是能夠損害男同志男人味和女同志女人味的字眼都是好詞。在根深蒂固以異性戀為中心的社會裡,這樣立刻就能把人比下去。
回家吧夏天餐桌企劃,與桂冠攜手,也許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道無法忘懷的食物;不一定是味道,更多是因為情感。
《做工的人》熱播中,從前三集的歡笑喜劇,伴隨著噗嚨共三人白日夢的結束,來到了風格驟變的第四集,慢慢讓觀眾看見了「做工」的委屈、心酸以及所謂的職業病,甚至同時也透過四個男人的婚姻、家庭與愛情,深入探究他們的故事,以及那些「做工的人」的心情。
電影中充滿少年對教育、對體制的質疑,電影裡其中最深刻的一段是警察跟女主角在車中的對話,警察從成年人的角度回望少年階段,跟女主角說:「長大就像跳水,閉一眼就過,不管什麼就往河裡跳。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女主角則回:「從來沒有一節課教過我們,如何變成大人。」我們需要詰問的是整個社會、整個教育制度,有否讓我們有能力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幾年前,網路上轉傳著一張孤獨等級量表,第一級是逛超市,第十級是一個人去做手術,幾篇文章寫著,小心,孤獨傷心也傷身,切勿輕易嘗試。幾天前,女人迷在 IG 上問大家,一個人敢做些什麼,超過 500 個讀者對「一個人」有共鳴。而台語偶像劇《若是一個人》,就寫在主角方佳瑩與設計師男友楊大和分手之後,她那段開始習慣一個人的生活。
人們普遍認為,「一對一」才是親密關係的唯一理想形式,而任何非一對一的關係都會被認為是在一對一關係中出現的「不忠」或「背叛」。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對於非一對一關係的談論都是在「一對一」的話語體系裡的。而人們也始終認為一段關係只有在承諾且排他(不出現非一對一)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是健康的、幸福的。然而,「非一對一」一定是背叛嗎?
改編自作家赤坂アカ(網路譯名:赤坂明)人氣同名漫畫《電影版 輝夜姬想讓人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由傑尼斯「天然呆」偶像平野紫耀、「千年一遇美少女」橋本環奈主演,以貴族高中為故事舞台,敘述兩名天才為了讓對方先向自己告白,而展開的戀愛頭腦大戰。本作劇本由電影《飛翔吧埼玉》德永友一操刀,主題曲由傑尼斯人氣團體「King & Prince」獻聲。
種植物,其實也是在植心。不論是對待他人或自己,都是一樣的。我們願意花在花草上的時間、以及花在自己身上的時間,也會成為我們自己生命當中的滋養。
「不知道、隨便、都可以」為何令人惱怒?這些回應之所以令人惱怒,是因為你提出問題,想確認對方的想法,但是對方的回應總是模稜兩可。你聽不太懂對方的意思,卻又不知道如何釐清。有時候你更進一步探問,對方還可能不耐煩:「我不是已經回答了嗎?有那麼難懂嗎?」如果這個人是父母、老師或長官,你很可能因為恐懼而不敢繼續探問。所以你問也不是,不問也不是。問了,未必得到答案,不問,卻又讓自己處在一片模糊裡。
培養好習慣,像是投票。你的每個行動都是一張選票,你得投給你想要成為的那一種人。
又一次,你覺得談感情是件好困難的事。有過幾段戀情、遇到過很多人,也都有過差點要在一起的時刻,可是你常常覺得這些人並不是自己要的。
有時我們會有意識地去表達這種不信任,比如直接拒絕來自伴侶的愛;而有時對愛的抗拒是無意識的,例如有人真的認為從沒有人愛過自己,並為此感到悲傷——但其實這不符合事實,對方受潛意識驅動,主動屏蔽了所有愛自己的人。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會解釋「難以接受愛」背後的原因、哪些人會難以接受愛,以及如何讓自己學著去接受伴侶的愛。
隨時隨地都能做的跑步運動,是一場自己和自己的較量的過程,帶一起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喜歡慢跑這件事對我們造成了什麼潛移默化的改變。
每一個我們在感情裡會出現的樣貌,都代表了我們過去認為自己未曾得到的事物,以及沒被滿足的面向。
寫日記首先會讓自己有「活在當下」的感覺,而將心情寫下來,可以讓自己的思想更加「理性」。藉由筆在紙上寫字的觸覺,不僅具有一定的「溫度」,也更適合大腦的思考。「因為有份研究顯示:人們閱讀紙本書時,可能會在腦中建立如地形般的心智地圖,比起使用螢幕閱讀,更容易記住內容、提升理解力」
再問自己一次「寫字為什麼重要?」,我會回答:寫字是活著的痕跡,是認真過生活的證明。寫字讓我們看似平凡的一天變得重要,讓接下來的日子,還是我們喜歡的樣子。
「底線」和「地雷」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像,兩者卻有相當大的差異。簡單來說,底線是健康的,地雷多半是不健康的,而且你會發現,一個人可以有很少的地雷,卻有相當堅定的底線;也可能有很多地雷,但是卻有一條非常脆弱、經常被侵犯的底線。
《致親愛的孤獨者》由三段故事〈小玉〉、〈凱涵〉、〈2923〉組成,寫三個女孩 12 歲、18 歲、20 歲的孤獨樣貌,她們在各自的人生裡,經歷家人的酸言酸語、同儕之間的排擠,社會的漠不關心,最後各自意識到,孤獨也許是一種傷害,但是走過的人,更能夠珍惜、接納自己。
一個人,你看清了很多事,也看懂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寫給孤獨的人,其實你們是一群最能洞察人心的暖流。
漫威宇宙的經典一次次帶給我們啟發,在復仇者聯盟 4《終局之戰》後,彼得帕克面對鋼鐵人、美國隊長、黑寡婦英雄前輩們的消失,在《蜘蛛人:離家日》更把重心放在敘述一個平凡的蜘蛛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