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教 3 種方法,學著在人前說出「我不會」、練習擺脫自責與丟臉的不安感受,在陌生事物中學習、成長。

「轟」地一聲,我倒在基隆路上。倒地前的最後一個畫面,是小貨車黑色的後照鏡,迅速掃過我的視線。

我沒事,還可以站起來,恍惚地望著對面來車。直到上了救護車,隱隱作痛的傷口,像是喘了一口大氣那樣,開始痛了。

我才發現,我剛剛解離[1]了。

同場加映:致受傷的你:痛過以後,你更能懂得溫柔對待世界

急診門口的護理師態度很好。她看了我的傷口一眼,脫口而出「這撕裂傷很深,要縫喔。」

我點點頭。

可是我不會⋯⋯

受傷後第 12 天,經歷了急診、骨科與外科。遇到了腳部紅腫、傷口滲血,還差點蜂窩性組織炎。

來來回回去了幾家醫院,看過了好幾個醫生,終於找到一位讓人放心的外科醫師。

女人迷傷口受傷6
圖片|Photo by Diana Polekhina on Unsplash

那天,當醫師輕鬆地說了一句「你那個傷口,之後就自己換藥吧。」

我腦中「轟」地跳出的緊張是「可是我不會!」

延伸閱讀:穿越大半個海洋抵達未知:追求自我價值的路上,我們都該學習《小美人魚》愛麗兒的勇敢

在乎面子的我,當下沒說出口。

但仔細想想:「可是我不會!」的背後,有一個責怪的聲音「你怎麼連這都不會?」

於是尷尬、丟臉、更多的自責,讓我凍住了。

女人迷傷口受傷1
圖片|Photo by Yogendra Singh on Unsplash

「我們很少有人上過『如何處理』獨立生活中無數事情的課程,像是求職、安排開支、繳稅、約會、性交、設定界線、烹飪與清掃⋯⋯,然而我們『卻被認定』應該能夠應付這一切」

「周遭的人都告訴我們『不會有事』。心理健康危機、憂鬱、焦慮似乎是種祕而不宣的事,但另一方面,假定我們這一代很淺薄的笑話卻日益增加。」[2]

「不會」帶來的不安感

我開始學習,自己替傷口換藥。

那其實不是太難的事。棉棒、紗布、人工皮、透氣膠帶、生理食鹽水⋯⋯看著醫院網頁的說明,一步接著一步。

撕開、消毒、風乾、敷料、貼上膠帶⋯⋯搞定。

猜你想看: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工作者?Google 台灣總經理:依循 3 步驟——學習、歸零、再度學習

但,一個人學會的過程中,心中有很多的不安感。

什麼時候傷口會好?我手有消毒乾淨嗎?人工皮會不會剪太小塊?下雨了我的傷口怎麼辦?

「如同這年齡層的多數人一樣,我一直在學術發展的階梯往上爬:從小學一年級到二年級,五年級到六年級,一路到高中、大學,然後就把我放到社會上生活了,彷彿我受過的訓練已足夠應付學術以外的生活。」

「但實際上並沒有。沒有人教過我,如何烹煮健康的餐點或更換輪胎;更沒有人教我自問:我是什麼樣的人,或我想從生活中獲得什麼」

女人迷傷口受傷3
圖片|Photo by Alexey Demidov on Unsplash

免於羞愧,才能好好學習

用食鹽水替傷口消毒時,我想起了在諮商工作中,跟來訪者一起處理的傷口。

很多時候,那並不像小說、電影甚至是我唸心理系時想像的「諮商」。

我們不見得會畫畫、會談夢、或是探索無邊無盡又深邃的潛意識象徵。

猜你想看:不准孩子失敗,他們就無法學習在跌倒後重新站起來

我們討論在台北租房子一個月要多少錢,水電瓦斯手機費加一加又要多少,兼職接案的時候怎麼對付業主⋯⋯

甚至,是心儀對象傳來的訊息該怎麼回?那天算塔羅時抽到的牌是什麼意思?或著面試不會緊張的小技巧。

延伸閱讀:許菁芳專文|風雨天教我的事:接納混亂,學習待事柔軟

有人說,這樣的諮商很「落地」。但我覺得,這是把沒有機會學習的「過去」,轉化成慢慢學懂一點的「現在」。

即使到了「四分之一人生(16-36 歲)」的尾聲,我還是有很多東西不會。像是:醫療險、稅務管理、或是如何把堵住的水管弄通。

要說這一路學習諮商以來,有什麼東西讓我稍稍不一樣,或許是:我不再因為那「這你本來就應該會,怎麼連這也不會?」的聲音,而感到羞愧、逃避、不去思考與學習。

女人迷傷口受傷2
圖片|Photo by Imani Bahati on Unsplash

劇場有一個身體遊戲,是讓兩個坐在地板上的人,想辦法拉著彼此,一起站起來。

這個遊戲的弔詭在於:如果一個人抽手了,軟腳了,或是不能穩定地出力。

他的夥伴再有力量,也很難把這個人,從地面拉起。就算夥伴有重訓好了,硬拉,只會把疲軟的人拉傷。

同場加映:所謂長大,就是學習與恐慌、焦慮、未知共處的旅程

「⋯⋯四分之一人生不是一段千篇一律的旅程,它需要收集許多經驗,包括雜亂、具體、未知的經驗。完整的心理發展離不開複雜的關係、失敗、風險、渴望與冒險。」

「可是我不會」的背後,可以是「我怎麼連這個都不會」,或是「如果我逃避不去面對,就沒有人知道我不會。」

「可是我不會」的背後,也可以是「我試著讓自己伸出一隻手,拉住其他人、資源的手,讓自己站起來。」

傷口教會我的7件事

1. 不會,沒有關係。很多東西,本來就沒學過。沒學過,本來就不會。

2. 不會,就開始學。一次學了一點,也許犯了點錯。下一次,就會比這一次還更好。

猜你想看:炸蝦人巴黎逐夢記|挫折打不倒我,事實證明我越挫越勇,死不放棄!

3. 已經「會」的人,即使態度再好,很難回想「不會」的感覺。就像騎腳踏車,你突然會騎了,就很難不會騎。

4. 因此,對於「不會」的人來說,「會」的人帶來的不一定是支持,也有可能是壓力。

5. 支持與壓力的分別,來自「不會」的人敢不敢問,以及「會」的人能不能教。

女人迷傷口受傷4
圖片|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6. 會打球跟會教球,是兩件事。就像陳金鋒說「球來就打」,但不代表你聽完這四個字,就可以打到 140km/hr 的球。

7. 再說一次:不會,並不丟臉。就像成年,不代表成熟。所謂的「轉大人」,其實是再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慢慢熟練、慢慢累積、然後慢慢長大的歷程。

讀者提問

問:本來「不怎麼會」的人,要怎麼讓自己好好學會呢?

答:要突破不會帶來的不適感,我認為至少有三種方法:

1. 最快的(恐怕也是最幸運的),找到好教練 / 老師 / 指導者

所謂的好,是可以把要學的這件事,拆成夠小的步驟,然後看得出你卡在哪一步,設計對應的練習給你。

這可遇不可求。如果身為導師、家長,你又有這樣的能力,就是別人生命中的貴人了。

猜你想看:丁菱娟專欄|我不靠貴人,我靠自己,反而身邊處處是貴人

2.不怎麼會的人,要找到一起學習(而且程度差不多)的社群

這裡所謂的社群,不是那種大拜拜、喊口號「我們一起變強」的那種,而是大家程度差不多、也都願意練習學習的一群人。

這麼做的理由是:因為程度差不多,比較能同理、體諒彼此的「不會」。互相練習起來,也比較不會母雞帶小雞,變成一個人在付出一個人在索討,那樣的練習團很難持續。

當然湊一團之後,可以再回到方法 1,合資找個好教練,是更有效率的選擇。

女人迷傷口受傷5
圖片|Photo by Towfiqu barbhuiya on Unsplash

3. 如果暫時只能自己慢慢磨練,我這邊有一個自我調適的怪招

我會建議,先把一兩個最有機會練強的技能,練到超強。這樣一來,即使有些事情你不會,還是可以有其他的好經驗,撐住自己不垮掉、不逃避。

比如:我對我的文字敏感度有信心,但我的音感不是太好。在我學音樂而挫折的過程中,我會在最挫折的時候,稍微合理化「至少,我還有這個好(不是什麼都不好)」。

這也是為什麼,有一點小進步、小成就,都很值得停下來慶祝。

同場加映:「我怎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走出自責漩渦,培養挫折容忍力

這麼做,為的是把好的感覺、好的記憶,與好的自己,給內化進來。

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鄉愿,但如果鄉愿可以幫助我們繼續學習,那就是好的鄉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