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 Year 是這樣的一年,不唸書,不工作,不急著趕人生的路。無論你怎麼看 Gap Year,你都該知道,無論是心還是身體,至少要有一個走在世界路上。

文|藍白拖

許多旅人朋友都在討論 Gap year(休耕年;壯遊)事件。

其實,看似浪漫的 Gap year,出發前的旅人多少都遭遇 Gap 人生,最後選擇出走,要去外面世界找答案。

我反倒認為如何克服 Gap 人生比 Gap year 旅行來得重要。拿我自己來說,就是遇到 Gap 人生才會出走,過程是否為 Gap year 已非重點。若只為了 Gap year 出走,遲早會遇到真正的 Gap。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生命故事。

在我自身的旅行經驗中,國際青年旅舍遇見的大多是年輕人,因為大家都好奇世界有多寬廣,只想單純丈量世界。

在路上的旅人大多都無任何雜念或慾望,一群對世界感到陌生與好奇的年輕人相聚異地與交心,這種人生體驗非常美好與難忘。回到台灣後,結識一些因現實條件無法出國旅行的朋友,他們不曾因此停下探索世界的腳步,反而走向深處或高處。

二十歲出頭的我對爬山沒興趣,不會主動向登山客學習,心急著出國當背包客體驗異國生活。經歷過真實背包客生活後,發現背包客同樣要過著凡人生活,比普通人再普通不過,甚至更痛苦。我才有所覺悟人不能過度浪漫,果然還是要實際與務實點才行。

推薦閱讀:背包客一定有同感!22個旅行途中想做的事

三十歲後我重新向台灣學習。

最近一位登山客友人分享在台灣爬山的故事。他談到第一次的爬山,心急著抵達目的地,但急促的腳步使他不但疲乏,心情也變得煩躁。直到聽到前輩說:「 登山時,愈快愈慢。」並問他:「你還記得沿路風景嗎?」他才意識到自己太急,忽略了身旁風景。

原來登山客擁有如此豐富的人生智慧與勇氣,可是我卻連一座台灣的山都沒爬過,讓我相當慚愧。因此最近在學習往高處走,練習走慢一點。


圖片|來源

過去的旅行經驗對我工作價值觀的建立多少都有幫助,因為看見大家努力過生活,自己不應該如此頹廢。於是投入職場後會把辦公事當成第二個家,同事當旅伴,主管當嚮導。變得較不會排斥工作的付出,懂得團體合作,甚至學會照顧自己與重要的家人。

總之,不同年紀的人渴望不同生活方式,浪漫旅行者不是英雄,務實工作者不是狗熊。無論是工作或旅行都是為了讓生活過得開心點,可以不那麼痛苦與難受。

所以,每次有人問我該不該 Gap year,我都會反問對方:「你的生活過得快樂嗎?」

若答案是很痛苦、很折磨,我會鼓勵他出去外面世界透透氣,向世界學習;若答案是無感,看到別人去所以想去,我會鼓勵他練習享受當下生活,去爬山或參加社團,這些收穫不比出國旅行來得少。

工作固然好,但工作一輩子無法解決某些真正的生活問題;反之,旅行一輩子也無法解決某些真正的生活問題。

如果你非常努力工作或旅行都無法讓生活快樂,甚至愈感無力,那或許不是不夠努力,而是 Gap 出現了。我認為這是人生中最棒的時刻,因為有 Gap 代表有 Power,找到一個能釋放 Power 的管道就能解決 Gap 的問題。

延伸閱讀:十多年的自己在旅行後瓦解:倫敦 Gap Year,讓我全然歸零

感到 Gap 出現時,我會一個人去看電影,躲在黑暗的人群中讓我感到被保護;我會去運動,用身體流汗排除過多的情緒;我會去閱讀,與書中作者對話;我會去旅行,因為厭倦都市生活,想換地方呼吸醒醒腦。

人生遇到 Gap 不用怕,因為 Gap 才有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