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any 人物專訪 有「睛」無險:絲路天路奇行記 江羚瑜 吳昭怡 公益 盲人

穿著綿質的黑色風衣,黑黑細細的長髮紥成馬尾,素淨的一張臉,江羚瑜向大街的對角走了過來。老實說,她並不是個亮眼的女生,就像在公車上、捷運裡,才擦肩而過,卻記不起容貌的路人。但當她開口說起那兩次陪伴視障朋友旅行的故事,餐廳裡嬉笑喧鬧的聲音好像安靜了下來,我們的眼裡也只看見她了。  

 

5~6年前開始,江羚瑜利用下班空檔或是周休二日服務身心障礙者,其中多數是出生即看不見的盲人或弱視者。偶爾,視障朋友想出門,或要上台表演,江羚瑜的雙臂成了他們最信賴的支柱,牽引他們安全抵達目的地。她也透過自己的文字專長,為視障朋友寫故事、募款,讓更多人了解他們的世界。 

 

2009年端午節,江羚瑜正在撰寫《聽聽老闆說什麼》一書時,她的好友、啄木鳥室內樂團視障長笛手陳妍如,請她能帶8位視障朋友們去一個地方:絲路。 

 

江羚瑜沒想太多便一口答應了,還自掏腰包陪這群朋友一起旅行。說實在的,這不是趟輕鬆的旅行,一路上從早晨起床開始,江羚瑜的兩隻臂膀就不得閒,隨時要勾著兩位全盲朋友,還要一直為他們講述眼前景色。 

 

womany 人物專訪 有「睛」無險:絲路天路奇行記 江羚瑜 吳昭怡 公益 盲人
羚瑜在鳴沙山騎駱駝

 

用五感去旅行

 

說也奇怪,她反而因此體會到許多明眼人一輩子都看不到的奇景。 

 

就在嘉峪關準備走懸壁長城的路上,因為地勢陡峭,當地大陸導遊嫌麻煩,壓根不想帶這群視障朋友前進。盲友們堅持邊拄著白手杖,邊貼著城牆壁面一步一步慢慢地走上去。當他們登上懸壁長城時,四周來自各國的觀光客驚訝不已,紛紛為他們鼓掌,還問這群勇敢的盲人是從哪個國家來的? 

 

到荒漠滑沙的時候,因為高達十幾層樓,江羚瑜好不容易爬上去,因為怕高,遲遲不敢往下滑。但身邊的視障朋友們老早開開心心地滑至山腳下,還大聲問她,「妳怎麼還不下來啊?」 

 

一次往蘭州回北京的飛機上,她問起同行的一對當按摩師的弱視夫妻,為什麼想出門旅行,難道不怕麻煩和危險嗎?他們笑著回答,「我們倆註定有一天會看不到這個世界,所以想把握還能看得到的時間,努力地玩。」 

 

從絲路回來沒多久,這群視障朋友又再次找上江羚瑜幫忙。不過,這回地點是連常人都不見得能輕易抵達之處:西藏。 

 

一行人前往珠峰大本營前,便因水土不服與高山症發燒、腹瀉,虛弱到不行,幾位視障朋友沒被眼前的實境困住,反而還開玩笑說,「哇,這樣下去,我們這個就要變『拉拉隊』了!」 

 

womany 人物專訪 有「睛」無險:絲路天路奇行記 江羚瑜 吳昭怡 公益 盲人
珠峰大本營前合照

 

到了日喀則的時候,江羚瑜和以往一樣,仔仔細細為他們描述眼前雲朵形狀和山峰走勢。突然,一位盲友開口,「日喀則的鳥想必都長得很肥大!」江羚瑜很驚訝,因為她向來只顧著看風景,完全沒留意到山林裡有鳥叫聲。 

 

雖然盲友們看不見,但他們全程用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深刻地記錄風景。就像盲友們推斷日喀則因為海拔高、容易缺氧,鳥兒們還能叫如此宏亮,要不是體型龐大,就是心肺功能很強。 

 

「因為他們,我永遠記得日喀則的鳥,視障朋友們是用想像力和生命力在旅行。」江羚瑜呵呵地笑說,而她也不太清楚,在陪伴盲友的這兩趟旅行裡,究竟是誰幫誰多了點。回程後,江羚瑜也把這兩段旅程記錄出書,名為《有「睛」無險:絲路天路奇行記》。 

 

 

做志工,是最好的保養品

 

江羚瑜今年33歲,在大愛電視台擔任節目企劃時,她感受到許多師兄師姐無償捐出自己的時間、專長幫助別人,他們臉上泛出的喜悅與赤子之心,讓她很難忘。 

 

在家人的支持下,江羚瑜一有空就去當志工,「對我來說,這些都只是舉手之勞,幫他們做一點事,也讓我看到自己的價值。」她記得,大學畢業剛進電視台服務時,因為個性內向,製作人建議她最好去當剪接,因為可以關在房間裡,完全不用跟任何人說話。但如今做志工多年,她現在變得幽默、活潑,還常應邀演講,暢談她與盲友的旅行故事。 

 

在江羚瑜身上,老天爺不只一次說明了,施比受更有福,而往往愈是無私的付出,愈有意想不到的回報。 

 

她從小喜歡音樂、藝術創作,也學過十年鋼琴。出社會後為了再續音樂夢,她在抽空在繁忙的採訪工作之餘拜師學編曲,還曾經為警廣做過台呼。有一陣子,她迷上用馬賽克做拼貼創作,也在網路上結交了一群也愛玩馬賽克藝術的朋友。 

 

巧合的是,這群朋友中有一位是單親父親,江羚瑜又因此理解了單親家庭的世界,平日創作的馬賽克作品,她就捐給單親家庭互助協會作募款用。後來,協會中有位單爸導演張烈東計劃為單親家庭拍攝紀錄片時,就請江羚瑜幫忙做配樂。 

 

在沒有從事志工服務之前,江羚瑜原本以為自己只懂文字工作,但她現在知道,她有能力募款、帶一群視障朋友出遠門旅行,還能為紀錄片配樂,「這些都不是我原來想得到的,而且在幫助他們之後,反而會更希望自己能有更大的力量,做更多的事,」她眼光發亮地說。 

 

在台灣社會,現在很多人把做志工當做是退休後才做的事,但在江羚瑜證明了,愈早懂得付出、能把心放在別人身上,是生命中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 

 

womany 人物專訪 有「睛」無險:絲路天路奇行記 江羚瑜 吳昭怡 公益 盲人
拉薩盲校參訪

 

 

想知道更多羚瑜與盲人朋友們的旅行記事,歡迎來參加 11/19 的:
《我看不見,但是我環遊世界》公益遊記書分享會
詳細資訊請洽:ARC 藝文空間

 

羚瑜的著作:《有「睛」無險:絲路天路奇行記
      《聽聽老闆說什麼

 

 

文章撰文:womany 特約記者 / 吳昭怡
圖片提供:江羚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