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亞斯伯格(自閉症)了解多少?從電影《我的名字是可汗》中認識這群有不點一樣、但相同真善美的族群吧!

2014年的台北市長選舉,充滿著煙硝味。其實嚴格來說,歷來的台北市長選舉,幾乎都是如此。只是此回,因著候選人之一的柯文哲先生特殊成長經歷與醫師專業背景,瀰漫著濃濃的「醫療風」。當中,從最初始的「有亞斯伯格症的人,有沒有能力成為一個好市長?」乃至於近日的「器官移植倫理」等爭議性議題,都撩撥著全台灣人民的心弦,彷彿這是場「總統大選」,渾然忘記「這場選戰,發生在台北市」。

延伸閱讀:從《21世紀資本論 》看臺北市長選戰:為什麼我們討厭權貴?

【心理學電影院】為大家規劃了跟以上兩個議題相關的電影賞析,並且從心理、倫理與教育的角度,來與大家聊聊:為何這兩個議題,可以是議題。


(圖片來源)

我想,全台灣的亞斯伯格症 / 肯納症(自閉兒)家長們與相關 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通常非以營利為目的),大概都沒料到:突然有一天,因為某個台北市長候選人,而讓生命中遭逢此類障礙的孩子,突然受到特別多的「關愛」。看在我們這些心理諮商或教育工作者,是矛盾的:一來開心這些孩子終於受到顯著關注、有機會被更多的理解;二來在這位功能良好的市長候選人身上看到孩子們的盼望,相信孩子長大後也有機會這麼好;三來擔心與選戰沾上邊的議題會被刻意炒作、造成這些孩子及其家人的二度傷害。

但,增進更多人願意關注與理解,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您覺得閱讀那些關於醫療上的定義、知識性的文字過於辛苦,那麼可以考慮從比較柔軟的影片著手、感受,再回過頭來咀嚼文字,幫助自己更靠近他們的生命。

同場加映:學習和唐氏症患者相處,能讓小朋友心智更成熟

從早期的《雨人》(Rain Man,1988年,湯姆克魯茲成名代表作之一),到近年的《海洋天堂》(2010年),只要稍加留意,橫跨東西方、有多部貼近真實狀況的影片可選擇。包含筆者要推薦的這一部:《我的名字叫可汗》(My Name Is Khan,2010),除了著墨自閉兒在溝通、社交、行為與思考模式的特性頗多且不致過度偏離事實之外,亦透過回溯911事件,凸顯鮮明的種族歧視議題。

本片描述有亞斯伯格症的主角-可汗的生命旅程。自幼由於媽媽的特別照顧,導致不被一向優秀、卻又受到媽媽較少關注的弟弟所諒解,且弟弟在極年幼時即決定赴美留學、成家立業。可汗在媽媽過世後,遠赴美國投靠弟弟;在大學任教心理學的弟媳發現可汗有亞斯伯格症,並且告訴丈夫、肯定可汗自小受到很好的照顧與引導,得以維持很好的功能,至此弟弟才得以諒解何以媽媽的愛有所差別,並且開始積極帶領哥哥進入自己的公司工作。

可汗努力、踏實而誠懇的工作與生活態度,讓單親媽媽-曼蒂拉非常欣賞,兩人並進而交往、結婚,婚後可汗與曼蒂拉共同養育繼子撒米爾。911 事件發生後,因著美國人民對於回教徒恐怖攻擊的仇視,所有姓氏為「可汗」的人,也都受到敵視。撒米爾的好友-黎斯因為爸爸在伊拉克戰爭當戰地記者身亡,也開始敵視撒米爾,並間接造成撒米爾被霸凌致死。曼蒂拉自責於因著自己頂著「可汗」的姓氏,間接害死兒子,因此對丈夫可汗很憤怒。於是深愛太太與孩子的可汗,因無法辨別而順著曼蒂拉的氣話,踏上面見總統、向總統當面訴說「我的名字是可汗,我不是恐怖份子」的旅程,並開啟了一連串際遇。


(圖片來源)

推薦閱讀:別怕!寫在江子翠捷運殺人事件後,最黑暗的時候最需要愛

【「好人」與「壞人」的差別,到底從何評斷?】

可汗的媽媽告訴了我們答案,也告訴了可汗:「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做好事的好人,和做壞事的壞人,這是人類唯一的差別」。媽媽擔心,可汗的單純會讓他過於信任別人、從而被人所誤導,甚至被壞人所害。

 

這一段話也成為影響可汗最為深遠的一段話、判斷他人主要的依據。包括遇見曼蒂拉、決定與曼蒂拉結婚時,面對弟弟的反對(因為印度教與伊斯蘭教是世仇;可汗家族屬於伊斯蘭教,而曼蒂拉信仰印度教),告訴他「你不能跟她結婚,這是褻瀆」,甚至以斷絕關係威脅,可汗仍堅持認為「不,沒有差別…⋯只有好人…⋯壞人,沒有其他差別」而依然選擇與曼蒂拉結婚。


(圖片來源)

當我們抓住個人區辨事物的最重要的核心關鍵後,其餘的東西都可以不再是那麼重要。就像:對印度人家庭而言,一個家庭裡夫妻雙方分屬不同的伊斯蘭教、印度教信仰,勢必會產生極大的衝突,家庭氣氛不會太好。然而,當可汗與曼蒂拉相信「人只有分做好事的好人與做壞事的壞人,這是唯一的分別」時,信仰是不是相同,已然不是那麼重要。

而當他因為深愛、而聽從他最愛的妻子-曼蒂拉,踏上向總統證明「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份子」的旅程,沿途不只一次因為種族與信仰而被刁難、甚至被逮捕,並未因此而敵視「仇視他的美國人」,甚至還很天真幫在機場為難他的警察轉達對總統的問候,而渾然無法分辨那不過是對方用來嘲諷自己的一句玩笑話。他始終不改其核心信念,在別人需要協助時,停下他手邊也非常重要的事情、義無反顧靠一己之力投入救災行動,也感動了無數人。

同場加映:一個游民跑半馬的故事:每個跑步的人,背後都有堅定的理由

(圖片來源)

【關於:亞斯伯格症】

他的良善與單純,其實跟他所患有的「亞斯伯格症」有很大的關係。這是這部片的主要核心議題。「亞斯伯格症」患者對人真誠、無心機,說話也常直白不加修飾,但由於在外觀上跟一般人沒有太大明顯的不同,且因著其對他人語言的理解很難懂得較深層的意涵,只能就字面上的文意去解讀,對於感受他人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情緒或多或少有一些障礙,加上行為與思考模式較為固著,所以在生活中常常被誤解,一般社交性的人際關係也不佳。

延伸閱讀:怎麼交到真心好朋友?從說自己的故事開始

這樣的誤解,即便是親為家人、手足,也可能會發生。就像可汗的弟弟-扎吉爾,從小總覺得媽媽對哥哥非常偏心、什麼事都以他為主,他赴美國留學前對媽媽所說的話道盡了身為一個亞斯伯格症患者的手足常有的心聲:「只有不用關心哥哥的時候,妳才會想念我」。

因為父母親的愛,總需要投入很多很多在亞斯伯格症的孩子身上,而可能不自覺、或力有未逮地疏忽了其他手足的感受,而可汗在弟弟離開時所說「他離開的時候,我很難過」,但他卻無法表達對弟弟的不捨,這樣的表達困難,我們在他最愛的媽媽過世、兒子撒米爾過世時也都可以清楚看見他無法像一般人一樣表達情緒,正如同弟弟受到媽媽忽略、難過得在媽媽懷裡哭泣時,可汗所說的「扎吉爾非常幸運,他會哭」,我們感受到一股淡淡的無奈與憂傷。

推薦閱讀:離別,一輩子都難學會的人生課題

【西方世界的第三種紀元:911事件後...】

本片第三個令人關注的議題為美國的911 事件所引發的效應。在片中,可汗說得貼切:「在西方世界,歷史一向簡單明瞭,以西元前和西元後來區分,但在911 之後,有第三種紀元了」,足見911 事件在美國與西方世界的歷史上所具有的重大意義。


(圖片來源)

在我們哀悼911 事件中的亡者時,也被迫去看到事件所引發的劇烈種族歧視與衝突。身為一個心理諮商或教育工作者,我們總是不輕易去斷定一個宗教信仰的好壞、期待學生們能在我們引導之下、學習對多元信仰的尊重,所以當撒米爾學校的老師會於課堂上直接評斷「在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伊斯蘭教最暴力和最具侵略性」,我們除了感到難過,也更深刻感受到美國民眾對於幾乎與「恐怖攻擊」畫上等號的「伊斯蘭教」有多麼憤怒與仇視。

延伸閱讀:不被時代盲點所惑《姊妹》

只是,於此之時我們始終不能忘記可汗所信奉的核心信念「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做好事的好人,和做壞事的壞人,這是人類唯一的差別」要提醒我們很重要的一件事:只有製造恐怖攻擊的壞人,沒有喜歡恐怖攻擊的伊斯蘭教人。才可以不讓我們自己反倒陷入「憤怒的多數人,壓迫被歧視的穆斯林中良善者」。

親愛的,狹著正義旗幟的壓迫力量是令人畏懼的,身在主流位置的我們都常擁有這樣的力量與權柄,唯有透過更用心覺察與感受,方能避免自己不自覺成為壓迫共犯結構之一員。

 

 

前往:【心理學電影院】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