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要不要踏入熱門產業嗎?一起來聽聽鄒開蓮分享她投身網路業的心路歷程,以及如何判斷要不要轉職!

這是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所謂的「熱門產業」,走下神壇的速度遠比想像中更快。競爭對手總是來自出其不意的領域,隨時隨地都在顛覆既有的遊戲規則。

面對模糊與未知,你是否曾經焦慮過:自己是不是站在對的地方?會不會留在舒適圈而錯失機會?應不應該努力去投入眼前的風口產業?或者,該去大企業還是新創公司?

如果這些都是你心中的問號,那麼當初我抱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心態加入網路業,後來直到退休,都沒有再離開過的心路歷程,或許值得參考。

我是個樂觀的人。在蓋洛普的天賦優勢測試(Gallup StrengthsFinder)中,我其中一個強項就是積極(positivity)。在風險與機會當中,我總是看到機會,而且比起旁觀,我更想親自參與。

推薦閱讀:專訪鄒開蓮:總有一天回看生命,你會發現自己多麽幸運


圖片|鄒開蓮 @ FB

網路業適合有創業精神的人

記得我第一年去參加雅虎的全球大會,看到美國、英國、韓國等的廣告市場規模,以及雅虎的營收都好大,我們在台灣還很小很小。我忍不住想,怎樣才能有突破性的成長?

以用戶數而言,雅虎是台灣第二、三名的入口網站,和第一名的奇摩站有一段距離。奇摩不斷招兵買馬,預備上市。要突破,恐怕不能只靠將美國的服務中文化。2000 年,太多網路公司因為沒有獲利路徑,泡沫化的風暴開始席捲全球。

然而,這也開啟了一個絕佳的併購時機。於是在台灣,我們開始悄悄進行一個關鍵的併購談判,除了改寫雅虎在台灣的歷史,甚至影響台灣網路產業接下來十年的生態。

同時,不少非科技背景的高階經理人在投身網路產業後,因為水土不服,加上網路泡沫衝擊,沒多久就陣亡了。後來我聽說,本來許多媒體記者也很不看好我,認為我只是跟風進了網路業,甚至預測我撐不過六個月。

因為我踩進了未知的網路,完全改變了我的職涯路徑。在往後二十年,經歷了網路產業的成長、迭代,給了我豐盛的收穫。回顧這段歷程,我不會說加入一個未知產業是容易的。

同場加映:「我們都曾經歷微歧視」鄒開蓮X鄧鈞璟X駱怡君:女性領導者,更能創造多元共融!


圖片|鄒開蓮 @ FB

當一切都沒有次序,也沒有被驗證過的成功路徑時,要能順利站穩腳步,確實需要一些創業家的特質和能力。

包括:

  • 喜歡新事物,抱持開放的態度,快速學習。
  • 具有找答案的能力,而且面對的往往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 能夠在不確定下做決定,並且激發身邊的人信心。
  • 要有更強的容錯力與包容性,就算失敗,也是快速跌倒、快速爬起來。

至於懂不懂技術、是不是科班出身的理工男,這些刻板印象的條件,反而是其次。想想,當今天各行各業都面臨高度不確定的未來,亟需轉型,在變動之中找機會,在不確定中做決策,小步快跑修正,以韌性解決問題。

有過新產業經驗的人才,不正是許多企業打著燈籠找尋的?我很高興,我跌破了大家的眼鏡,並且用我自己的故事證明了:只要勇敢去試,風險不如你想像得高,但機會一定比你預期得大。

所有的新局面都來自放膽一試

在我們的職涯中,不論是自己想動或是別人來找,你一定有過換跑道的想法,我建議你可以從這幾點考量:

第一,這工作是在產業或是企業生命週期的哪個階段,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重點,看看是不是適合你。以人才側重的角度而言,在產品導入期時,第一重點是把產品做對,找出產品市場媒合度。這時,產品研發是火車頭。

進入規模化的成長期後,是產品快速商業化、拓展的時期,業務、行銷和商業開發愈來愈重要。當銷售有了起色,公司才開始注重管理績效,也才有資源投資在專業的人資、財會、行政系統。

等到進入成熟期,最重要的是管理效能的提升,找尋新的成長曲線。此時營運、財務及策略的角色更為吃重。你是不是企業最需要的人才,會跟企業現在正處在什麼階段有關。

猜你想看:超高齡社會、勞動力老化企業如何因應?104 《中高齡就業趨勢報告》從數據提供解方


圖片|Photo by LinkedIn Sales Navigator on Pexels

第二,應該選擇新創公司還是有規模的企業,這兩者文化有很大的差別。如果你喜歡新事物、享受快節奏的工作,並且可以容忍較多不確定,那你適合在一個新創期的公司。

在這樣的環境裡,你可以有更大的職責,深入參與公司的成長,但是公司的管理可能不夠成熟,缺乏完整的系統組織,並且常常變動。你要先有這層理解,才不會感覺「公司很亂」而放棄。

成熟的企業則正好相反,制度較完善,分工清楚,可以向有經驗的人學習,但往往速度較慢,或是不容易脫離既定的思維和文化,擁抱新事物。適合喜歡穩定、按部就班成長的人。

我喜歡新的、快速成長的產業,所以我選擇加入重視創新的外商公司,既可以學習,也更有空間創新。

第三,要問自己為什麼要動。如果不是下一個機會太吸引人,而是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建議你試著盤點看看,是公司的發展或文化有問題?是個人成長升遷被限制了?還是和主管的溝通不佳?

總之,不要在負面情緒下做決定,失去一次和自己內心對話的機會。


圖片|Photo by fauxels on Pexels

如果問題屬於第一項,這是你不容易改變的,真有更好的機會,建議你考慮換跑道。但若是喜歡這產業,公司也不錯,而是個人遇到瓶頸,我的建議是,不要放棄突破現狀,也可以主動探索公司內部其他的機會。

個人職涯發展不應是被動的,不管在哪裡都可能遇見瓶頸,也都會碰到人的問題,如果不去面對、只期待環境改變,難保下次沒有別的問題出現。最後,企業文化很重要。

我曾幾次婉拒來找我的工作機會,即使是很大的企業,或是很高的職位,但是產業跟我個人的興趣不合,或者不是我喜歡的企業文化,我都不為所動。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說:「文化將策略當早餐吃了。」(Culture eats strategy for breakfast)意思是企業文化可以左右企業策略。如果你想要融入一個環境,並能有所發揮,企業文化和你的價值觀、性格是不是接近,就太重要了。

延伸閱讀:【台達 不同凡想.心旅程】海英俊&鄒開蓮:展望新世代,需要多元共融的思維才能創造卓越


圖片|鄒開蓮 @ FB

因為最能影響我們每天工作的,不是策略方向,不是公司股價,而是文化。如果你已經在自己喜歡的企業文化裡,有繼續學習與發揮的機會,那就不要看別人動,自己也跟著搖動。畢竟工作要有突破,需要全心投入。

假使這些都考慮完畢,心中還是躍躍欲試,那就勇敢踏上這段冒險旅程吧!然後盡情享受過程中的一切,不要被成敗、得失、比較心束縛。所有的新局面都是來自放膽一試、放手一搏。不做,又怎麼會知道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