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常常因同樣的事而陷入憂鬱?有可能是「熟悉的悲傷」會讓你感到安心,進而有吸引力!想不到吧?!「情緒」不是壞事,但不該操控你,看見創傷可以改變。

文|鄧九雲

關於工作場所這座大劇院:讀懂職場劇本——解放成長過程養成的慣性束縛

農曆年前的最後一堂瑜珈課,老師跟我們說:「過年就是年度期末考,看看這一年裡的『功課』有沒有進步。」

初學者聽了嘆氣,練習生聽了苦笑。

這功課做得好,我們的「內在小孩」就會去睡大頭覺。不然他們就開始搗亂,精力旺盛地將所有過期、未被處理、未滿足的需要、怨恨、憤怒通通投射到眼前各種「關係」上。

好文分享:童年創傷無法癒合,如何照顧內在小孩?


圖片|Photo by Conscious Design on Unsplash

《錯把工作當人生的人》這本書,就是在說明這功課——我們如何把早期的「家庭」經歷,搬到「辦公室」裡重新上演。近年心理學很夯,不斷提醒著我們去處理「原生家庭」與「內在小孩」。

但你是否想過一個問題:究竟為什麼我們會不斷去重複那些不快樂呢?

答案簡單地驚人,因為「熟悉」。

熟悉的事物對我們有強大的「吸引力」,讓人忍不住靠過去。在熟悉的事物裡,我們感到一種「擬真的安心」,儘管那可能讓你痛苦,儘管停留在熟悉裡從來不會有成長。

「情緒」不是壞事,情緒的存在是要告訴我們「哪裡失去平衡」,讓我們做出改變。情緒永遠不該成為操控、批判或責怪的工具。

這本書鼓勵我們學著去「辨認」自己與夥伴之間的情緒在「光譜」的哪一處,進而做出適切回應「當下」,而非回應「過去」的行為機制。當你被強烈的情緒牽引時,正表示著你活在過去的程度,往往多過於活在現在。


圖片|Photo by marchmeena on PIXTA

情境 1:我無法認可自己的成就

我們其實都是帶著「兩種現實」活著。一種是「外在」工作的生活現實,另一種由個人獨特心理特質組成的「內在」現實——來自潛意識的感受與經驗。

舉個例子,小梅是廣告公司的新進員工,她的手機裡滿滿的都是代辦事項:要訂多少杯咖啡,幾杯無糖去冰幾杯半糖少冰,回復廠商的信件,提醒上司回電。儘管沒有人挑她毛病,但小梅總是在焦慮自己會遺漏什麼。

前不久小梅非常成功地策劃了一場活動,上司極力誇讚公開表揚,可是小梅卻打從心裡覺得是因為自己運氣很好,而那天剛好沒下雨,同事也都很捧場,更多虧上司分享了人脈。

你覺得熟悉嗎?那可能和小梅一樣進入了一種典型的「冒牌者症候群」——你不但無法認可自己的成就,甚至產生「依賴型的人格」,把雇主上司想成最好最棒的人,為了讓自己感到安全。

你們對安全感的需求,遠遠勝過抱負與自我成就。

在光譜溫和的一端時,你們還可以藉由這種不安與憂慮讓自己精進、謹慎。但到了光譜的中段,可能會需要拉著同事來確認、肯定自己。同事被騷擾,覺得煩有壓力進而遠離。

惡性循環之下就會被擠到光譜的極端處,焦慮轉成恐懼,不再敢冒險、下不了決策、甚至將失敗的恐懼投射到別人身上去過度否決他人。

你會喜歡:職場冒牌者症候群:為什麼我們總是會用「運氣好」來貶低所有成就?

情境 2:我害怕成功

我們來看看小梅公司的另一位女主管小林,就是已經到了光譜最黑暗的一端。

小林在下屬的眼中,是一位完美主義的工作狂(這就是冒牌者症候群的一種防衛機制)。小林不斷扼殺公司開闢新業務的契機,她嚴格審查每一件工作,以至於讓下述進度落後,綁手綁腳。

她不信直覺,在心中失敗的景況比成功更具細彌遺;她會「分裂」思考,事情不是全好就全壞,沒有完美就是爛敗。她藉由全身投入工作來逃避沒有「邊界」的親密關係。

小林的專斷,不是在保護同事,而是保護自己。她認為下屬會犯錯讓自己丟臉。小林的狂躁底下的核心是一種「罪惡感」,她看似「害怕失敗」,其實是在「害怕成功」——小林的潛意識認爲自己沒有資格享受成功。

於是最終小林一定會失敗,她成為自己抗拒的事,來證明自己的恐懼是對的。

我們再近一步挖掘小林的過去。她的「罪惡感」,來自於母女關係。在她的內心深處,母親永遠被困在家裡,而她卻有了看似成功的事業。她從來沒告訴母親自己的薪水是多少,她會把事情講得一文不值,這種稱之為「倖存者罪惡感」。

同場加映:完美主義是雙面刃?無法接受妥協與模糊,可能造成極端異常心理


圖片|Photo by buritora on PIXTA

看見創傷與改變的可能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多多少少的「創傷」。

創傷不全然是極端的經歷,實際上創傷代表的是「任何無法忍受的事件造成的身心反應」。

小梅與小林的例子,不過是《錯把工作當人生的人》裡的一小部分,裡面還有更多讓讀者忍不住對號入座的情境與分析,例如:同事間的嫉妒心態、辦公室霸凌、妥協的藝術、自戀人格等等⋯⋯

儘管我不是上班族,在閱讀過程中也幫助釐清自己許多「關係」問題。

不過如同作者最後強調的:我們解構自己的原生經驗,不是為了去怪罪父母與惋惜童年。沒有人的童年與父母是完美的,父母只需要「good enough」就好了。

我們已成人,理解這些缺憾和創傷,是為了尋找有效的助力。

許多創傷的根源都來自人生最初的「安全感」。

不管是正在為人父母的,或是正學著安撫自己內在小孩的,都要明白「感到安全」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讓孩子(或自己)有能力調節自身的情緒。」當我們對內在的體驗有足夠的信心,知道自己是怎麼一回事,那就是「安全的依附」。

在這健康的立基點上,我們就有能力處理今日發生的事,而非回應過去的傷口。

不論我們有多想擺脫恐懼與焦慮,它們都是我們的一部分。即便懊惱痛苦,但這些感受是人生歷程重要的一部分。我們重訪過去,不是為了依附過去,而是要獲得自由。

創傷將協助我們說出「故事」——故事不只是一種解釋,更是表現感受——意識到這些,我們就有能力改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