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意他人的看法,關心別人的心情,然而對自己呢?邀請你,跟著我們一起停下來,聆聽內心的聲音,更有意識地生活。

作者|蔡秀娟,諮商心理師

在忙碌又緊湊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沒有時間停下來去聽聽自己的聲音、回顧生活中的點滴,我們總是習慣去聽別人怎麼說、怎麼做,我們時常擔心自己沒做到什麼、沒完成什麼,身邊的人事物是不是就不喜歡自己了。

在汲汲營營的日子中,你是否曾問自己,今天過得好嗎?又或是有人問你,今天過得好嗎?你的感受是什麼?你聯想到的又是什麼呢?

很多人並不習慣去談論自己一天做了些什麼?感受到什麼?也因為這個不習慣,讓我們逐漸對自己及身旁人事物的感受力降低,你也許會聽過這樣的對話:

A:嘿,最近過得怎麼樣?

B:就這樣啊,沒什麼好談的,也沒什麼改變⋯⋯那,你最近過得如何?

A:我喔,差不多就跟之前一樣。

若我們不太習慣或是回應他人的關心時,那麼就容易以簡單的一兩句話帶過或認為自己沒什麼作為,並且很快將話題的焦點轉向他人。

我在想,這也許與我們從小到大被教導著要合群有關,我們被鼓勵著要去關心他人、與他人有所連結,且在發生衝突時,也被提醒著要以和為貴,因此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理解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我們被忙碌又緊湊的生活推著往前進,時間久了,也使得我們容易忽略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及變化,更別說是看見自己不錯、進步、成長的一面了。

延伸閱讀:總是沒由來的心情不好?愛自己練習:試著關懷自己一天過得好不好

生活中,真的沒有什麼值得分享與驕傲的片刻嗎?

你也許有聽過「獨處」或「與自己相處」一詞,這乍聽之下有些抽象,但白話來說,就是要我們在生活中保留一些空間跟時間給自己,而這個過程中,你可以將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身上,試著去回顧自己一段時間、一整天、一個片刻下的所思所想,同時練習去看見自己在過去與現在的差異。

比如肯定自己在限制下的一些突破,像是疫情下雖然社交活動受到影響,但自己仍透過一定的方法與他人(家人、朋友、同事)保持連結、發現那些對自己來說獨特的日子(節慶、紀念日、專案完成),自己為所愛人事物的付出與投入,而這個投入當然也包含著你對自己。

創造出一個時間讓自己靜下心來,好好檢視生活中的每一刻,也許你會發現,自己並沒有想像中的一成不變、差不多,或許你會發現自己距離理想中的樣子,已經靠近了好幾步、投入了許多的心力與時間。

也許你會問,我要如何創造出一個這樣的靜心時刻,我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你需要為這些日常找到一個窗口,例如:你可以找個信任的人聊聊自己、正念靜心、冥想或透過工具來記錄自己的日常,像是日記、手帳、手機行事曆來幫忙自己。

透過回顧這些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你的心情、想法、目標與進度,開啟與自己的連結,並從中累積一些對自己的肯定,並在人生重要的時刻,給予自己力量與陪伴。


圖片|Photo by horiphoto on PIXTA

你會喜歡:劉軒專文|正念冥想練習:與情緒共處,接納每一刻的自己

提供你三個可以嘗試看看的記錄方法:

1. 感恩日記:你可以運用睡前的 5-10 分鐘,回顧一下自己一整天的生活,並記錄下你覺得值得感謝的人事物,當然你也可以謝謝自己,記錄的方式沒有一定的格式。

有些人可能是一句話,如謝謝自己今天在重訓時的堅持、謝謝伴侶在我忙到焦頭爛額時買了個甜點給我等,或是有人習慣記錄下謝謝背後的前因後果,舉例來說,謝謝伴侶買了個甜點給我,因為我那使我有一種被記得及呵護的感覺,所以很謝謝他。

2. 自由書寫:如果你喜歡思考,且時常因生活中的人事物產生觸動,那麼自由書寫的方式也許很適合你,只要有紙筆或是手機備忘錄,你可以把任何你想到與感受到的事情記錄下來。

記得,不要中斷,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因為有時候思緒是一個很抽象的感覺,但透過書寫可以讓這些思緒變的具體及更容易讓我們意識到。

3. 運用媒材:如果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時常會讓你腦袋空白的話,那麼你可以參考市面上一些附有引導的手帳、日記、app 程式,來幫忙自己記錄。

舉例來說,女人迷推出的《2022 play with time 手帳》,其實就很具互動性,它裡頭設計了許多與手帳主人的對話,如會詢問你的心情、健康、工作、休閒狀態與鼓舞人心的一些金句,而這些其實無形中都會觸發我們去思考今天或這陣子的自己過得如何,此外,週、月誌與甘特圖的形式,讓你可以記錄下自己在生活中各個領域的安排及執行狀況。


圖片|女人迷《2022 play with time 手帳》

同場加映:「我明明有休息,為什麼越來越累?」能量恢復練習:短暫的快樂會帶來副作用,你需要真正的休息

我想,能有一個時間、空間回首當下及過往,除了能看見自己在生活中的努力及投入外,同時也能帶給自己安定感及掌控感,因為知道自己的進度與狀態,如此一來也就不需要等到所謂成功的那一刻才能彰顯自己的價值,因為每個被記錄下來的當下都是耀眼且獨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