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人的內心若處於不安的狀態,將難以好好行動。因此,我們需要的是,可以自己產生安全感的能力。

麴町國中也藉助 DAncing Einstein 的代表——腦科學家靑砥瑞人先生的力量,將腦科學的觀點導入教育中,準備研究適合孩子學習的環境和方法。

略述我在這方面所學到的事情:「人的『內心處在安全的狀態』時,因為腦內掌管思考、注意力、情感控制的部分,其機能運作良好,所以能提高身體照著大腦思考行動的準確率。相反地,『內心處在不安全的狀態』時,身體便難以照著大腦思考行動。換言之,就是無法順利控制自己。」

舉例來說,若是因為發展障礙導致內心靜不下來,進而在因此遭到斥責的孩子,內心便難以維持在安全的狀態,以致無法控制自己。所以越是責備這樣的孩子,越容易使孩子陷入惡性循環。

不過希望大家不要誤會,我這麼說,並不是要「父母幫孩子準備一個全然安全的環境」。

無論父母有多注意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只要出了社會,任何人都會遇到挫折。所以對一個人來說,擁有自己克服困難的能力是必要的。

因此,重要的是,人要有可以自己產生內心安全感的大腦能力。

關鍵就在於「後設認知能力」。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可以從全面、客觀的角度觀察自己的能力,或說是找出自己的行為或思考模式的能力。

擁有掌握內心狀態的能力後,就可以預測自己的情感動向,如果有能力將預想的內容組織成語言,便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

舉例來說,假設有一個人,他只要待在人潮聚集的場所就會感到孤單、煩躁,當他得知現在正要去人很多的地方時,心跳就會不自覺地加速,內心感到不安全。


圖片|Photo by Soragrit Wongsa on Unsplash

這時,無法從客觀角度觀察自己的人,不會知道自己為什麼有這種情緒,所以沒辦法應付這種狀況。

或許這個人曾經在人潮聚集的地方有過不好的回憶,只要處於這種環境,就會下意識覺得自己被輕視,或是被忽略,無法表達自己的意見等。

人類經常會受到「潛意識」的影響。像是在某種場合容易有某種想法、對某些議題容易朝著特定方向思考等。

所以「潛意識」在一定程度,決定了人的情感和行為模式。

另一方面,可以客觀看待自己的人,會在掌握自身狀態後,將內心的情緒組織成語言,例如:「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我不太喜歡人多的地方。」並且可以推測之後的狀況,像是「去那種地方我可能會緊張」「感覺心情會變得很糟」。

如果能預想到這個程度,就可以試著思考「要做好什麼樣的準備,才能讓自己覺得安心?」透過這種方式想出來的辦法,若有一、兩種能夠成功克服問題,那就可以列為自己的解決對策。

反覆思考、嘗試克服並將之例行化後,就一定能面對各種負面狀態,並創造出讓自己感到安全的方法。

我想應該有很多人認為,勇於不斷挑戰的必要條件是「毅力」和「努力」,其實不然。

從客觀的角度,正視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行為模式,並將之組織成語言。不斷地思考在那個當下應該要做些什麼,才能將行為模式轉變得更積極,並將之例行化。

比起「毅力」和「努力」等精神論,將消極的潛意識轉換成積極的潛意識,更有助於解決問題。

為了讓孩子在遇到任何困境時都能勇敢面對,要培養他們客觀審視自己,以及能夠創造出讓內心有安全感的能力。

結語:能夠客觀審視自己的孩子,便能堅強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