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花點時間想想你從小背負的傷痛,他需要你給他一個擁抱,對他說:「嘿,孩子,沒事了。我會照顧好你的。」

達文西始終帶著點孩子氣。他好奇、愛惡作劇,沉迷發明和創作,也許正因如此,他才成為這麼出色的藝術家。可是,他的玩心背後有深沉的哀傷,那是他早年經歷留下的傷痛。

李奧納多.達文西生於一四五二年,是富有的公證人皮耶羅.達文西(Piero da Vinci)的私生子。雖然皮耶羅後來把他接回家一起生活,也為他安排了第一份工作,送他去當藝術家的學徒,但父子之間始終疏遠。

在那個時代,像皮耶羅.達文西這樣家大業大的人,通常會讓長子從事同一份工作,最後讓他繼承家業。但令人詫異的是,雖然公證人行會不承認私生子的繼承權,皮耶羅卻從來不曾向法庭提出申請,讓這個兒子取得合法名分。

皮耶羅後來與妻室生下十二名子女,其中有九個是兒子。他去世時並沒有在遺囑中特別提到李奧納多,對一名嫻熟法律的公證人來說,這只代表一件事:他在法律上剝奪了李奧納多的繼承權,只把遺產留給他「真正的」子女。

為達文西作傳的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說:皮耶羅從沒完全接納李奧納多,最後甚至形同不認這個兒子,這種絕情的做法「讓達文西終生渴望能獲得無條件的支持」。

的確,在達文西的藝術生涯裡,他近乎稚氣地追求大人物的肯定,一直希望能得到他們的愛與接納。他對他的第一位師傅韋羅基奧(Andrea del Verrocchio)忠心耿耿,擔任他的助手超過十一年,到二十五歲才自立門戶。

對這樣一位天才來說,這個時間長得不可思議(相較之下,米開朗基羅十六歲就與老師分道揚鑣)。達文西投靠切薩雷.波吉亞(Cesare Borgia)同樣令人匪夷所思。

像他這樣才氣縱橫的人,怎麼會願意為這種殘暴無情的瘋子做事?(難道只因為他熱中發明軍武,而波吉亞是唯一願意看看他設計的贊助人?)從米蘭到法國再到梵蒂岡,他一生四處奔波,為了得到財務資助,也為了追求能讓他實現自我的創作自由。

不過,達文西也多次跟贊助人鬧翻,留下未完成的委託作品拂袖而去,有時候只為了一點小事(通常是因為贊助人不讓達文西予取予求)。不論是他怒氣沖沖的告別信,還是他那些做到一半的作品,似乎都像憤怒的青春期少年一樣大聲吶喊:你又不是我爸!你沒資格要我怎麼做!你根本不愛我!不理你了! 

我們很多人都帶著童年的傷,這些傷不但影響我們的決定,也影響我們的行為。

《駕馭沉靜:平衡身心靈與內外衝突,通往幸福的情緒練習》

稍堪安慰的是:我們焦心憂慮的根源,那些似乎總在不適當的時候跳出來的挫折感,還有讓我們無法好好與人維持關係或接受批評的原因——並不等於我們。

它們也許是我們的一部分,但它們只是活在我們心中的七歲小孩,那個天真無邪、受到爸媽傷害、但長年沒被看見的小孩,不是成年後的我們。

你會喜歡:16 型童年人格:從你的性格,看見你的內在小孩需求

看看瑞克.安克爾(Rick Ankiel)的例子。他曾是史上最傑出的棒球員之一。他的童年過得很辛苦,不但父親有暴力傾向,還有個販毒的哥哥。

他一直努力克服自己的傷痛和絕望,設法把心力投注在投球技巧,最後成為小聯盟最被看好的頂尖投手。可是,就在他要展翅高飛時,在二〇〇二年的第一場季後賽上,他在幾百萬名觀眾眼前失去了控球能力。

他到底怎麼了?原來幾天以前,他的父親和哥哥因販毒入獄,而瑞克就在法庭親眼看著他們被定罪。他已花了多年時間逃離痛苦和憤怒,沒想到它們最後還是爆發,擊垮投手必備的高度身心平衡。

在這之後,雖然運動心理學家哈維.多夫曼(Harvey Dorfman)耐心相助,千方百計想以他的豐富學識幫瑞克找回球感,但成效有限。安克爾後來只上場投過五次,而且沒有一次是先發投手。他從此轉而擔任外野手,而且多半守中外野―離投手丘最遠的位置。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也有講過:童年時或大或小的缺憾,經常為成年後帶來有害、混亂的態度。我們可能因為家境不夠富有、長相不夠好看、天分不夠、不如別的孩子受寵、戴眼鏡、常生病或買不起漂亮衣服,就感到委屈或忿忿不平。

有些人像理查三世(Richard III)一樣,覺得先天缺陷讓自己有資格自私、使壞或貪得無厭。這種心態就如佛洛伊德所說:「我們都會為早年受損的自尊要求補償。」我們因為覺得自己遭到剝奪或惡劣對待,所以認為別人虧欠我們(老虎伍茲就是如此)。

可是,製造一個怪物來保護你受傷的內在小孩,是危險之舉。


圖片|Photo by Caleb Woods on Unsplash

我們給自己戴上不安全感的眼鏡,焦慮的眼鏡,受害者的眼鏡,「我要證明他們都錯了」的眼鏡,或是達文西戴的那副「你能當我父親嗎?」眼鏡。

我們從小發展出這些適應方式,以為這樣才能看清世界,卻沒發現這讓我們過得更為辛苦。試問:戴上這些眼鏡看世界,怎麼可能快樂?把壓力、危機或其他大事丟給你心裡那個九歲大的孩子,怎麼可能處理得好?

推薦閱讀:童年創傷無法癒合,如何照顧內在小孩?

電影製作人賈德.阿帕托(Judd Apatow)對此有切身體會。有一次拍電影時,他跟同事發生嚴重衝突,他這才赫然發現:多年以來,每次劇組或高層想給他建議,或是想限制他、說服他做或不做什麼事,他都覺得像被爸媽嘮叨,所以他在直覺上和情緒上都想反擊,不讓他們干涉。

這些白痴哪有資格告訴我該怎麼做?為什麼他們老愛對我發號施令?為什麼他們對我這麼不滿意?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被自己的反應嚇到的時候。為什麼某句無心之言讓我這麼在乎?為什麼老闆只不過想調整一下我的計畫,我會這麼生氣?為什麼明明知道跟那樣的人在一起不會有好結果,我卻總是受那種人吸引?

為什麼我很清楚某種做法是錯的,卻老是想那樣做?為什麼這些原始衝動埋得這樣深?——因為它們從我們還是嬰兒時就已生根。

阿帕托透過心理治療與自省(或許還有他太太的觀察),他終於了解:電影公司不是他的父母。他們只是從工作的角度提出建議,希望能增添創意,並不是想找他麻煩,更不是以家長之姿對他發號施令。

這份領悟減少了工作上的衝突,也帶來沉靜。畢竟,不以一名驚恐、脆弱的孩子的眼光看世界,這個世界當然顯得更好,不再那麼嚇人。不給自己增加額外的負擔,肩頭的擔子自然變得輕省。

治療生命中的創傷需要耐心、同理和真正地愛自己。正如一行禪師所說:

認識也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之後,正念的第三個作用是安撫和舒緩我們的苦澀情緒。光是溫柔擁抱這個孩子,就能安定情緒,讓我們開始放鬆。以正念和專注擁抱自己的強烈情緒,能讓我們看見這些心行的根源。此時,我們將能領悟自己的痛苦起於何處。一旦看出這些問題的根源,我們的痛苦就能開始舒緩。因此,正念不但能幫助我們看清問題、擁抱失落,也能幫助我們減輕傷痛。

所以,請花點時間想想你從小背負的傷痛,想想在你遭到傷害、背叛或突如其來的挑戰的時候,你出現的情緒反應是什麼「年紀」——那就是你的內在小孩。他需要你給他一個擁抱,對他說:「嘿,孩子,沒事了。我知道你受了傷,但我會照顧好你的。」

長大成人的你必須挺身而出,安撫你的內在小孩,讓他放心。這樣,你才能沉靜。

長大成人的你必須挺身而出,安撫你的內在小孩,讓他放心。這樣,你才能沉靜。

《駕馭沉靜:平衡身心靈與內外衝突,通往幸福的情緒練習》

我們都該為自己這樣做,也該為我們生命裡的人這樣做。我們每一個人都該打破佛陀所說的「輪迴」,不讓生命的苦痛無窮延續。

喜劇演員蓋瑞.桑德林很小就經歷了生離死別,他的哥哥拜瑞(Barry)在十歲那年因為囊狀纖維化去世。他們的媽媽悲痛逾恆,甚至不讓蓋瑞參加哥哥的葬禮,因為她不願意讓兒子看到自己哭泣。她從此變得陰晴不定,對唯一留下的兒子也管得很嚴。蓋瑞長年活在她的陰影之下。

成年之後,蓋瑞有一天在日記裡寫下一道配方,告訴自己可能可以如何克服這個傷痛,治癒自己的內在小孩。他成功了。不但如此,他還以過來人的身分在演藝圈分享這道配方,讓很多情況類似的人得到治癒。這道配方雖然簡單,卻是打破惡性循環的關鍵,能有效緩和不斷糾纏我們的傷痛:

多多付出。

付出你過去得不到的東西。

多多去愛。

放下陳年往事。

延伸閱讀:為你選書|療癒受傷的家:6 張安慰內在小孩的幾米插畫集

可以的話,試看看吧。

一起認識你的內在小孩:內在小孩快樂牌卡|女人迷 x 諮商心理師蘇絢慧 x 插畫師施暖暖療癒之作,心理療癒牌卡推薦

女人迷內在小孩快樂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