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嬤是童養媳,從小就過戶到阿公家,沒受過什麼教育,每天清晨四點就起床,打理一家吃喝,曾祖母很早就過世,留下嗷嗷待哺的子女,都是阿嬤帶大的。阿嬤過世的追思影片我看了許多次,常常思考,像她這樣一輩子都為了別人而活,到底有什麼意思。舊時代的女人有她們說不出來的苦,那是我們這一代女人陌生的,也永遠不想嘗試的。

 

        現代人的男女關係較以往自由,也較以往複雜,子曰:「必也正名乎」,現代女人當女伴的稱呼比以往豐富多了,除了自古以來的「未婚妻」以及「妻子」之外,還多了「女朋友」、「同居女友」、「好朋友」(演藝圈明星專用),以及「炮友」(男人背後專用)。儘管現代女人可以自立,可以自己做選擇,卻不意味著現代女人比較快樂。「天助自助者」,現代女人在無助的時候不見得需要低聲下氣地求助於人,如何改善自己,扭轉乾坤才是要緊,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女性自救叢書也就因應而生。為了替全天下的女人找到幸福的解答,我在英國攻讀碩士的畢業論文就是研究女性自救叢書。

 

        一開始做研究的時候,我不想把研究範圍窄化,想研究「男性以及女性的自救叢書」,卻發現男性自救叢書少得可憐,只好放棄。關於男性自救叢書短少的現象我推測有兩個原因,其一為「追女友者人恆助之」,男人追女人天經地義,幸運的還有兄弟在一旁捉刀,三個臭和尚,勝過一個諸葛亮;其二為女人的自省能力較男人高,一段關係無疾而終總認為是自己有問題,必須藉著自助叢書痛改前非。

 

        這類叢書的終極奧義就是教女人如何讓男人心甘情願把自己娶回家,有的打著「女人不壞,男人不愛」的招牌,教女人行事捉摸不定,叫男人死心踏地;有的打傳統牌,教女人練就一身料理家務的好本領,叫男人沒她不行;有的打「珍.奧斯丁」牌,教女人學《傲慢與偏見》裡的伊莉莎白聰明睿智,叫男人由仰慕生愛慕;當然還有打宗教牌的,教女人先信主,接下來一切上帝自有安排。研究做到這裡,我發現沒有一本書能給女人解答,開始思索,是什麼樣的社會環境,讓女人如此無助。

 

        現在的社會,是多元化的社會,給予女人的社會期待當然也跟著時代的巨輪,一併多元了起來。以往講求「女子無才便是德」,女人不要努力爭取任何事,只要做個乖女兒,嫁了人之後做個好媳婦,便了卻一生的職責;現代女人被鼓勵要自立,從小要像男生一樣用功讀書,長大了要像男人一樣努力工作。以往在職場上要求男人的標準,例如「理性」以及「高效率」,現在也用來要求女同事。但最令女性不解的是,愛情是生活範疇的唯一例外,社會還是普遍期待女人在求愛的過程當中扮演被動的角色,一個女人可以追求自己的學業、事業,但卻不能追求自己的愛情。想一想,如果熱門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改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男孩》,這電影可真不知道該怎麼演。

 

 

女人,一起追尋吧

〉〉女人,可以不一樣:海倫布朗傳奇的一生

〉〉女人30,Dream and Hope

〉〉每天寫一份勇敢

 

 

文字撰寫:Melissa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