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每個年紀該做的事,就不會對未來感到不安

在世界上發光發熱的人,三十五歲前都已掌握住了某些「訣竅」。 

企管顧問大前研一出版處女作《企業參謀》是在三十二歲的時候。當時他進入麥肯錫工作才不過三年,但是這本書不僅在日本大為暢銷,同時也席捲了世界各國。因此,這本書可說是將大前研一推到世人面前的「出道作品」。

傳奇投資顧問藤卷健史三十五歲轉至摩根史坦利銀行工作。畢業後進入三井信託銀行任職時,他也是公司裡的超級業務員,不過真正讓他踏上全球舞台散發光芒的契機,還是在於三十五歲的轉職。

一位青年大學畢業後進入佳世客(JUSCO)超市工作,並在九個月後離職,轉到父親經營的小郡商事上班。三十五歲時,他沒有繼續販售父親公司主打的男士服裝,而是在廣島開設了第一家休閒風格的服飾店─「Unique Clothing Warehouse」。這家服飾店的店名簡稱為「UNIQLO」(優衣庫),而這位青年就是家喻戶曉的日本迅銷有限公司(Fast Retailing)老闆柳井正。 (柳井正創辦 Uniqlo 的態度

如果要在三十五歲前掌握某些「訣竅」,就必須趁三十歲前,完成職業技能的鍛鍊。 

最後笑的人,才是職涯勝利者 

三十歲正可稱為「最初也是最後的一年」。 

如果在人生中想要持續得到自己渴望的果實,如果隨著年齡增長而想要品嚐到更加美味的果實,就必須在三十歲以前盡量耕耘自我這塊田地,揮汗灌溉施肥,並且撒下所有的種子。 

對於三十歲是淬鍊自己的最後一年,如果能因為「應該做的事情都已經全力以赴去做」而感到內心充實,在這「職業技能鍛鍊的最後一年」坦蕩一笑,這樣的人,才會成為一生職涯的勝利者。 即使年薪比某人少,即使社會地位比某人低,如果能夠幸福地迎向「淬鍊自己的最後一年」,就不會有任何懼怕的事。 

三十歲是「淬鍊自己的最後一年」,也是「與他人產生連結的第一年」 

換個方式來說,真正的職涯是從三十歲開始。 

三十歲之後,就是讓之前不斷磨練的自己踏足社會上活動,也是從 Me 轉換成 We 的時期。直到三十歲為止的期間,要專注地奮鬥,埋頭苦幹持續努力。如此將自己淬鍊到閃閃發亮後,一邊實際感受成果,同時慢慢地測試自己究竟能夠爬得多高,不就是三十歲到三十五歲該做的事情嗎? 

淬鍊自己直到三十歲為止的八年期間,坦白說會相當乏味,根本稱不上有任何的「快樂」。由於是鍛鍊職業技能的期間,付出的努力遠遠多於獲得的成果,或許有人會因此感到「太過漫長,無法忍受。」 然而,人生漫漫。多數的情況下,每個人的人生應該會遠比八年要長。只要忍耐八年,就可以獲得未來充實的三十年,不是非常值得嗎? 

「八年職涯培育+附加一年」的藍圖規畫 

去到從未去過的地方,如果手上沒有地圖,就算只是信步而行,短短十分鐘的路程也會備感遙遠。閉上眼睛,根本走不了幾步,正是因為被看不見前途的不安所打敗。 

電車突然中途停駛時,如果車內完全沒有廣播說明,乘客的不安與焦慮會急遽升高。然而,如果此時車上有廣播告知:「本列車在此暫時停車,等信號轉換後,立即發車」,所有乘客都會平靜下來,又開始瀏覽手機郵件或看書。 職業技能鍛鍊的八年也是同樣的情形。包含我自己在內,已經完成的人會覺得「只是一眨眼的時間」。但是對於眼前才正要開始的人來說,會覺得這段時間非常漫長、龐大。 

為了消除這樣的不安與焦慮,在此介紹各個年齡階段的職場藍圖。如果已經過了三十歲,只得不管年齡,依序比照辦理了。 

最初三年:從學校到公司

從學校畢業進入公司到二十五歲,職涯最初的三年,是將全部精力貢獻給職場的時期。 「活用年輕特有的感性!經驗不足的部分,就靠創意一決勝負!」這樣的想法可說是錯得一塌糊塗。 

能夠發揮出年輕人獨特創意的,只有極少數的天才而已。九九%的人在這個年紀,需要的是坦率的心與勤勞的身體。雖然這正是公司對於職場新人的需求,不過對自己來說,也有其必要。如果沒有趁著年輕學好基礎,等上了年紀就只會讓自己無謂地白費力氣而已。 

打個比方,這段期間就像是在默背九九乘法表一樣。要解開費馬的定理雖然需要乍現的靈感,但是完全不懂九九乘法的人想靠感性挑戰這項定理,就只是一大笑話。不懂九九乘法就想做因式分解的題目,是很辛苦的事,而且到了四十歲才努力背誦著「二二得四、二三得六」,這就不是悲劇,而會是一場鬧劇。

推薦閱讀:年輕人請選第一個老闆,不要選第一份工作

進入職場五年後,要建立自己的代表作

要完成一件能讓眾人清楚得知是「自己的功勞」的事項。這個時期要認真地揮出一記職場全壘打。 

在這個階段,同期進入公司的人之中,會分成將來有希望出人頭地的類型,以及毫無希望的類型。 區分的界線在於公司內部是否認同「這傢伙還滿有一套的!」除此之外,還要寫下讓人一目瞭然的實際成績,樹立「自己的功勞」,無論多小都好。 

如此一來,就會被委派處理重大工作,能夠有機會揮出職場全壘打。這樣的過程中,也會逐漸了解自己的長處。成功不是轉眼就能到手的事。成功就像是一場倍數遊戲,擁有成功體驗的人以自己的體驗為本錢,然後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三十歲前的兩年時間,是見識世面的時期

無論是組織的一份子、自由工作者,或是經營者,眼界只局限於自己公司的話,無法有所成就。 無論是選擇哪一種工作模式,首先要試著了解整個業界,尤其要與合作廠商建立牢靠的往來關係,或許其中就有著日後的客戶或合作夥伴。 

即使是同業的經營者或自由工作者,如果彼此能夠有所交集,要決定今後的工作模式時,這些人就會是很好的參考範本。剛進公司的新人,就算是參加拓展人脈的宴會,連話題也找不到,根本就沒有意義,不過到了這個年紀,就能夠建立起今後息息相關的人脈網絡。 

換工作去看看別家公司也是一種作法。理想的情況是事先揮出一記「業界的職涯全壘打」,而不是只有「公司內的職涯全壘打」。如此一來,自己會受到其他公司的注意,也可能會被挖角。由於人們主動地集中到自己身邊,人脈自然而然地就會形成。

鍛鍊到三十歲還不夠

三十歲的時候,職業技能鍛鍊雖然結束了,不過還要延長一年的時間,也就是學習重要事項的附加時期,直到三十一歲為止。這一年應該要學習的最優先事項,就是管理。 三十歲為止建立的成就只是一個人的成就,能夠達成的工作量有限。三十歲前打出個人獨秀的職場全壘打就足夠了,不過今後重要的是能夠運用團隊力量。能發揮到什麼程度,箇中關鍵就在於個人素養。 

希望領導多大規模的組織,以及是否具備領導的能力,從上述兩個問題的答案就能決定自己究竟適合當經營者,還是自由工作者。在這一年內,即使是身為組織底下的員工,應該也能弄清楚待在什麼樣的公司、站在哪一種立場是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 

由此可知,三十歲時如果能夠完成職業技能的鍛鍊,定下自己的工作模式,就已經準備好在三十五歲以前掌握某些關鍵「訣竅」。 

更多決定未來收入的關鍵,請看30歲前,決定未來收入的90%  

讓人生勝利!
〉〉成功的夜貓子睡前完成哪些事?
〉〉職場中的貼心習慣:體貼不要別有居心
〉〉跟誰聊天都盡興:聊天讀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