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閱讀,我們得以在有限的生命裡,擁有寬廣無限的想像和智慧。地方的獨立書店,擁著獨特的靈魂,餵養我們思想和心靈。科技的發達、閱讀的習慣漸漸潛移默化,資訊的獲得不再只有電視和報章雜誌。出版社和獨立書的未來在哪呢?透過青鳥書店店長蔡瑞珊的提問,以及老貓的描述,或許書店正悄悄走向一條我們從未想過的路。

一直以來,我就是《老貓出版偵查課》的忠實讀者。老貓很有趣,像是一位產業圈的預言家,早在 5 年前,他接受媒體專訪時,就曾說道:「出版社一定要變成科技公司」,或許至今出版社尚未走向這條道路,但現在當科技已經模糊了所有定義裡的邊界後,媒體、書、出版、網路、作家等,所有角色或許都該重新定義,我們都可以開一間科技公司。

因為「青鳥書店」主辦、友善書業合作社、獨立書店出版聯盟協辦,即將於 10 月 31 日展開的獨立書店講座,探討「閱讀將走向何方?」,因此我從獨立書店的獨立精神、去中介化以及書店存在之必要性三個方向提問老貓,他心目中的出版究竟是什麼?

1.獨立書店的獨立精神?

老貓說「獨立精神不包含倒閉的理想」,任何的思考都需有著商業以及財務面的盤算,要維持在 3 年 5 年都能支持下去、並避免走到倒閉的那一天,我心理好奇著:「那麼台灣的獨立書店每個都看似快要倒閉,這樣的悲情模樣,能說他們擁有獨立精神嗎?」老貓突然尷尬的笑了一下,然後謹慎的說:其實任何倒閉只能喊一次。

同場加映:獨立書店的初心,夠勇敢就有選擇

無法喊倒閉,那政府能做什麼?關於近日引起辯論的「統一圖書定價制度」,老貓以「經濟學最核心無法挑戰的供需法則!」提出看法,他說:「定價制度對於交易是正面效果還是負面效果?如果是負面效果影響的不只是書店、而是整個產業鏈、從上游中游下游到讀者。因為價錢提高了、需求就會下滑。關於世界各國案例中,法國、德國、韓國、日本是看似成功的樣貌,其實在英國就是個失敗的例子。韓國的爭議是大的,定價制度並沒有改善整體產業。」

其實,日本已經 20 年產業持續衰退,有些人反而怪罪是定價制度上。定價制對產業的影響,並無法單獨決定產業的正向負向,恐怕還有其他的條件。以美國來說,討論出有一種一視同仁的方法,但後來也沒有持續下去。在現實狀態下很難去對抗商業市場。

然而統一圖書定價制度,卻是目前獨立書店都非常支持的,正因為制度的不全影響了書業的生存和後端龐大的生態圈。因此書店存在的必要性呢?我好奇老貓對此的看法。

2.媒體失控的年代,書店定位?

老貓:「這個題目可以從幾個面向來討論」

(1)品牌

獨立書店跟很多品牌與有名聲的人很像。品牌名聲是 1000 公里、2000 公里的時候,才是重點。我是一個有一千公里兩千公里品牌聲量的地點。

(2)核心力量

我的書店賣什麼書?「開書店不能只想社區,要想的是 2000 公里以外的地方」,而區隔本身就會帶來力量。

(3)定位

在媒體失控的年代,書店和出版之間的區別越來越不同,出版業會越來越專精在「閱讀型的內容」。而「實用型、查詢型的內容」將由更好用的媒體科技等輔助工具來協助讀者閱讀,像是百科全書、字典、維基百科、書一定會附上光碟、地圖、食譜,讓應用程式化!

我們該深思的是,現今台灣近 400 間獨立書店,究竟哪些擁有品牌、核心力量;與明確定位?

紙本 V.S. 網路

媒體讓既有的出版和書店失去了競爭對手,對抗的都是科技公司,美國電子書目前市佔率約為 30%,其中非常大的比例是閱讀型的內容。這個提醒跟衝擊該讓我們思考的反而是:「當台灣的閱讀者習慣改變了,是否會影響紙本和網路?」

之前有做過一項研究關於「兩組學生的對照」:紙本比電子易於吸收,閱讀效率是勝過螢幕的。人的大腦的閱讀記憶,必須要有認知能力,從原始狩獵期時代,一直到現在,我們記憶一件事情,不是只有記得畫面本身,而是透過五感六覺共同組合成一團記憶,閱讀紙本書給人的大腦有一種物理空間的回饋,對於深度閱讀是有效益的。

同場加映:你不是沒時間閱讀,你只是不願給閱讀時間

但是,翻頁書從 1000 年前到現在,讀者是很無情的,那個形式不好用,有人發明更好用的,讀者毫不留戀的拋棄了舊的。

3.去中介化後,出版社、書店、寫作者的角色變化與新機會的產生?

老貓:「中介化的重新定義,過去是產業練、現在是要仰賴訊息來源。」書訊的推薦、在書店現場誕生足夠訊息的內容,如果有這麼強烈的力量,媒體能力不是一個困難,媒體能力的前提是選書有非常強的魅力,讓開書店回到閱讀的本質,比方說讓書店推薦我看我想看的書,目前因為書太多,錯過的機率太高了,所們需要中間角色去整理消化建立。

因此獨立書店依舊會存在,然而轉型的關鍵在於:「獨立書店應該成為全國藏書量最大的網路書店。」

在現今訊息爆炸,出版爆炸的年代,書店角色只會越來越強化!台灣出版量 2008 左右開始每年超過 100 萬種,台灣每年 2010 之前是 4 萬。英國第一、美國第二、台灣第三,尚沒有被估算多少是數字。

然而書店的未來要思考的是:「如何擴大實體空間到其他空間之外?」網路應該是工具。真正的敵人不是書店,如果全台灣的獨立書店集合起來,庫存量跟藏書就會超過任何一間實體店,規劃好物流存取點,取貨付款,成為全國儲備量最豐富,而且成為真正可以對抗全世界的重要的獨立會員書店。

同場加映:「你不清楚自己在哪裡,就哪也去不了」日劇《重版出來》的七個職人精神

也許書店成為媒體公司的未來,也即將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