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實習經驗,是你的每個明天,都比今天更強。看女人迷實習寶寶如何反思、如何學習、如何高速成長。

這星期想要聊聊「女人迷看時事」,從「原燒十元兌換餐卷」,到「冰桶點名發燒」,到「房東吸毒」,因為不斷接受新資訊,讓我發現怎麼去消化這些資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這會改變你如何傳遞一種你想要「選擇的價值」出去,女人迷站立的角度應該是什麼?團隊裏有十幾個人、儘管我們是一群趣味相投的人,但多少都會有不同的想法,然而,網路上的聲音更是嘈雜,有時候群眾甚至比網路社群更早發聲。因為在女人迷慢慢成為一個主動涉獵新知新聞的人,也更發現這是一個人人都是媒體的時代,在一個這麼多觀點的情況下,要怎麼選擇女人迷訴說的角度?(同場加映:王品原燒餐卷現象:我們該兌換的是對台灣的信心

「因為無能為力,才要努力改變」

這星期 yoyo 完成了一篇關於冰桶的文章後,我記得她在自己的 facebook 上發表:「連續幾天被冰桶和大麻新聞洗版,越看心情越煩躁,甚至完全不想追看這兩條新聞,今天完成這篇文章後才突然驚覺,原來我的煩悶是因為:『氣自己沒有好方法,可以把這種歪膩的風氣導正。』」看完了她的動態以後我自己也想了很久,想自己的無能為力。還記得那個星期只要是中午吃飯時間我們聊起時事話題就是一臉苦惱,覺得被酸民洗版的好煩、覺得怎麼會在餐券吵架時把矛頭指向台灣人、怎麼會在公益延燒時附上「肉體」的眼光?

推薦你看:人人是媒體的時代,你的媒體原則是什麼?

Freedom of Speech and Responsiblity


圖片來源:來源

沒錯,一直到進入女人迷以前,我是那種看到紛紛擾擾就想迴避的人,在新聞事件風頭上時我可能會拒絕表達我的立場,我只會說:「好無聊。」那是因為,我根本改變不了什麼,我甚至覺得這些事件需要的根本不是鞏固自己的立場,而是「同理心」。

現在,我們都正在學習著慢慢把話說出來,更去理解「客觀」,更去思考現在的處境下所有吸收資訊的人共同需要的是什麼?也許我們的內容未必像其他平台有那麼強而有力的內容或批判,譬如說在寫「原燒餐券文」和拍攝「女人迷冰桶影片時」,我們想說的其實是不要再分化台灣人、不要再分化公益與愛,針對冰桶事件,我們相信有許多做秀與表演,即使這些人出發點不完全是正確的,但是他們也確實發揮了話題性讓更多人接觸到這些資訊。

當公益失衡,我們選擇讓大家用另外一種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未必是「原諒、寬容」這麼偉大的說法,但我們絕對是想用溫暖出發,雖然始終不知道這樣傳播的價值有多大?至少,現在的我們不疑有他的在做這件事。

你會喜歡:冰桶挑戰,是好玩?還是行善?

女人迷冰桶影片:聽說,女人迷被點名冰桶挑戰了....

 

下一頁,Empower Womany

 

 

「有些內容,就算不 Hit 也要做」

圖片來源:來源

Audrey 曾經很堅定的說出這句話。這句話我也一直放在心裡,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很現實的是,我們的網站要有流量、公司要找到更多營收的通路,我們才能繼續說話、繼續一點一點把我們的想法傳達給一兩個人,如果每次都有一兩個人能明白,那是不是未來我們就可以擁有更多有客觀、多元價值,願意傾聽真實聲音的媒體呢?在理想與現實我們摸索那道平衡,譬如有天在想一篇女人刮腋毛正確知識的文章標題,我們就會想到女人迷曾經出過「女人的腋下不自由」文章系列,所以在下這篇的標題時也會特別小心,因為我們必須時時刻刻記得自己訴說的價值,我們沒有鼓勵你刮腋毛,但我們也不認為你刮腋毛就是個被父權制裁的女人。

聽起來很曖昧對吧!我們有多元的觀點,想說的其實只是一件事:「不論你刮不刮腋毛,我們只希望你是為了自己快樂而這麼做。」

同場加映:最美的愛,是讓你從自己身上發現愛

在這裏,我重新找到自己訴說與看待的觀點,也希望以後、很久的以後,我都要記得現在的自己,我不會因為對一個事件多麼氣憤就失去理智大肆謾罵,我不能因為眾人異口同聲指責就認為那是絕對的聲音,一件事可能有好多個切割面可以看待,繼續學習用一種對社會有幫助的角度,一點點也好,即使是讓大家看了覺得有點溫暖的、看了讓人意識到「我不可以漠不關心的」、讓人相信「真實還是存在的」,我想一直吸收、一直看、一直寫。

即使過去了也念念不忘:2013 年,你過得好嗎

2014年9月26香港主場新聞劃下句點時,我在想一個世界上又少了一個「想幫助社會」的聲音,如果有一天,我生活的地方也變成這樣,一個不正確的媒體市場,一個不自由的社會,一個沒有能力為公民說話的環境,我會選擇怎麼做?

同場加映:捍衛所愛!從香港遊行看我們生存的世界

那天我在紙上寫下這句話,「我希望十年後的我不會後悔現在的自己,並且仍知道什麼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