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是一瞬間的事,在靈堂講再多事情都沒有用。」

這次,我們邀請到作者大師兄,來談談在接體員生涯中的看見!死亡究竟是痛苦還是解脫?大師兄說,那些「捨不得」的感覺,其實都在提醒我們:要更珍惜現在還能擁抱的人。

什麼是死亡?死亡教會我們的事

這一集〈與軒軒講〉的來賓邀請到是作家、也是前殯葬管理所接體員——「大師兄」。

錄影的前一天,與大師兄的家人寵物「胖吉」離開了。主持人軒軒,也剛好在那天,接到一位「非常敬愛」的長輩的離世消息。在這樣的時刻,兩人都還在悲傷的狀態中——卻選擇打開話題,談「死亡」這件事。

軒軒說,得知消息的那刻,她「完全不能呼吸」,哭了一整晚。大師兄也坦言,在來錄影的路上,眼淚像壞掉的水龍頭,吃飯、開車時都會突然落下。他用一句話形容那種感覺:「悲傷有時候會自己掉下來。」

不過自己仍會在悲傷裡找一點「神祕的幽默感」──他認為,那不是逃避,而是一種調適。

因為大師兄知道,他最愛的「胖吉」不想要看到他這麼難過;

「讓自己成為逝者喜歡的樣子,也許就是最好的回禮。」

圖片|《與軒軒講》

生前付出才是愛:面對「來不及」的永恆遺憾

大師兄見過無數離別。他記得,有家屬伏在遺體前哭喊:「我好想你,我好愛你。」

那時他心裡閃過一個念頭:「這些話,為什麼不在生前說?」直到親人與寵物相繼離世,大師兄才理解到,那些話並不是虛偽,而是「來不及」——即使再怎麼努力,總還會有一點遺憾。也許只是「早上沒說那句早安」,就足以讓人心碎。


在接體員的生涯裡,讓他明白了兩件事:

  • 讓愛在當下發生。

    愛不該留到靈堂再說。能夠在生前表達與陪伴,才是對生命最深的敬意。

  • 把焦點放在快樂的記憶上。

    與其困在「沒來得及」裡,不如去懷念那些真正快樂的時光。那樣的回憶會讓遺憾變得比較輕。

大師兄說,那些「捨不得」的感覺,其實都在提醒我們:要更珍惜現在還能擁抱的人。


接著閱讀:離苦得樂,是生命的最高境界?接體員「大師兄」談霸凌與被霸凌的經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