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快速變動的科技,許多人擔心自己跟不上、學不完。但 AI 真的會取代我們嗎?還是我們該換個方式思考?胡曉薇教授帶你從焦慮轉向行動,學會更有智慧地面對變化。

在這次的《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Wclass 值得學學 中,有一個讓我特別感興趣的主題:在 AI 時代,我們該怎麼面對和處理我們的焦慮?

今年女人迷所進行的《千人女力趨勢大調查》顯示,AI 的使用能力正在成為影響女性職場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AI 的發展,不僅沒有減輕壓力,反而讓許多女性開始感到焦慮——短短一年內,感到壓力增加的比例就成長了將近 30%。

許多人擔心自己學不完、學不會,不確定 AI 是否會取代自己,無法掌握 AI 究竟會帶來什麼改變。甚至不少家長也在煩惱:該如何讓孩子適應 AI 時代?如何幫助他們做好準備?

這次,我們特別與 DIGITIMES 科技網聯合邀請了知名的胡曉薇教授,胡曉薇教授,是中原大學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學院副教授,也是 Data Lab 創辦人,她帶領我們百位同學們一起思考:在科技發展如此迅速的時代,我們該如何應對變化?

AI
圖片|2025 GWIS 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

焦慮,是唯一的選擇嗎?

活動一開始,胡教授請每個人寫下自己對 AI 最擔心、最害怕的事。寫著寫著,我發現自己竟然有那麼多擔憂。當然,不只是我,現場許多人也是如此。

但接下來的環節,完全超乎我的預期——教授要我們將這些寫滿焦慮的紙張——揉成一團,然後大膽地丟出去。丟出去的瞬間,場內爆發幾聲歡呼!

當這些紙團在空中飛舞、落地的瞬間,我突然感受到一種壓力的釋放。那一刻,我意識到,焦慮本身並不會幫助我們前進,它只是讓我們停滯不前。

教授接著請大家,隨機撿起一張別人的紙團,看看其他人的焦慮,並試著給對方一些建議。

這個過程很有趣——

當我們看著自己的問題時,總覺得無解,但當我們試著從另外一個視角,看見別人的困局時,卻往往能發現自己還頗迎刃有餘。這個小小的活動,讓我體驗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當我們被焦慮困住時,或許可以換個視角看看事情,解方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簡單。


圖片|2025 GWIS 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

科技會變,人性不變

胡教授接著分享一組有趣的對比照片:一張是 1920 年代的人們自拍,一張是現在的人們用手機自拍。

「你看,其實人並沒有變,變的只是科技。」教授笑著說。

這讓我想起教授還說的一句話:「讓 AI 再飛一會兒吧!」AI 仍在演進,它還不成熟,甚至有許多限制。科技的變化很快,但比起用盡每分每秒去擔心「跟不跟得上」,教授提醒我們,我們可以關注的是——在這個變動的時代,我們如何培養自己「身而為人」的核心能力?

我們觀察力的深度,以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在意」程度,會決定我們接下來行動的能力!

同場加映:從存在主義看紀錄片《AI 時代》|心理師:避免「生存焦慮」,要會感知自己的能力

「留白」,讓 AI 來幫助我們,而不是控制我們

談到教育,胡教授分享了他的親身經驗。他並沒有讓孩子每天填滿學習計畫,反而刻意讓孩子每天中午下課後就回家,擁有大量的自由時間。沒有額外的作業、沒有安排滿滿的課程,而是讓孩子自己去探索,發展自己的興趣。

這種「留白」的教育方式,並不是放任孩子不學習,而是讓孩子學會如何自主學習,如何在沒有明確指引時,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

「當學習的動機來自好奇,而不是來自恐懼,孩子才會真正享受學習,並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這句話讓我深有感觸。AI 讓我們的世界資訊爆炸、速度變快,但我們是否真的需要時時刻刻追趕最新的技術?還是應該留一些空間,讓自己找到真正有熱情的事情?


圖片|2025 GWIS 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

我們經歷的,是我們選擇相信的世界

教授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我們會經歷我們所相信的世界。」

如果我們相信 AI 會帶來恐懼,我們就會一直活在害怕中。

如果我們相信 AI 能帶來創作自由與效率提升,那麼我們的體驗將會完全不同。

科技只是工具,關鍵在於我們如何使用它、如何看待它。

同場加映:AI 會取代人類做決策嗎?拋開無意識偏見、擁抱多元共融,巧用 ChatGPT 人類一定要有的能力

如何在假資訊充斥的時代,找到真實?

活動的最後,有同學舉手問:「當 AI 讓假新聞與錯誤資訊變得更容易傳播,我們該如何分辨真假?」

教授的反問著:「你知道銀行員是怎麼辨識假鈔的嗎?」

大家紛紛猜測:「是因為他們看過很多假鈔嗎?」

教授笑著搖頭:「不,是因為他們摸過很多真鈔。」

我有點驚訝,但那瞬間,我突然像是領悟了一點什麼。

當我們接觸到足夠多的真實,就能更容易辨別虛假。與其擔心自己無法判斷真假,不如讓自己多去接觸事實、多去了解世界。

在這個充滿變動的時代,我們能做的,不是害怕,而是主動學習,讓自己成為擁有判斷能力的人。網絡社群假新聞、假謠言滿天飛的時候,我們更要自己「親身」去接觸,去領會,去讓自己成為有能力知道什麼是「真」的人。


圖片|2025 GWIS 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

焦慮不該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愛才是

胡教授的分享,讓我重新思考了一個問題:我們到底該如何面對 AI 時代?他的答案很簡單:不須焦慮,不用恐懼,而是好奇、觀察,與對世界的熱愛。

我們要學習 AI,但不需要被 AI 綁架。我們要適應變化,但不必讓變化成為壓力。

我們的學習,不該來自恐懼,而應該來自對未來的期待。當我們知道自己是誰,就能在這個快速變動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方向,走出自己的節奏!謝謝胡教授帶來這麼真摯精彩的一課!

我在紙條寫的焦慮是「覺得自己學不完」,想要什麼都學,結果跟大家一起上完這堂課之後(看我多專心),我現在覺得真的還好,沒什麼好焦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