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生命裡,父母曾傳承什麼給你?而你又打算傳承什麼給你的孩子?「小時候聽過的話,會記得一輩子。」童年的經驗,會影響一個人在親密關係的狀態⋯⋯

我很喜歡在帶領父母成長團體的時候,問大家以下兩道問題:

「如果今生你只有一份禮物可以送給孩子,你最想送他什麼?」

「如果今生你只有一種思想可以傳承給孩子,你最想傳承什麼給他?」

我有一名女個案。在兩年的輔導過程中,她的遭遇給了我很多提醒及感觸。三十八歲的她很漂亮──一頭秀麗的長髮、消瘦的瓜子臉。不只天生麗質,也很會打扮。

她對我說:「我長得像我媽媽。」與她互動一段日子之後,我覺得她的內心世界也像她媽媽。

因為,她的媽媽送了一份叫「焦慮」的禮物給她,也傳承了一種叫「憎恨」的思想給她。

重複的警惕,變成了咒語

媽媽在她九歲的時候,與爸爸離婚。

原因是爸爸與另一個女人生了兩個小孩,有了另一個家。媽媽堅決要和爸爸離婚。爸爸也放棄了撫養權。結果,只剩下媽媽、弟弟和她相依為命。媽媽哭泣、失眠、孤立自己,並拒絕讓丈夫回來探訪兒女。

媽媽是一個刻苦耐勞的傳統女人,很辛苦地把他們撫養長大。

她常對女兒說:

「以後不要找這樣的男人做你的老公!」

「以後不要像媽媽這樣千依百順。不然,你的命會很苦!」

「以後千萬不要搶別人的老公!」

話語背後的動機絕對是愛女心切。可是日以繼夜的提醒,根深柢固,聚沙成塔。媽媽以為這些話語是警惕、是善意。

她不知道,不斷重複這樣的話語,會變成一種咒語──不但左右了女兒的未來,也把自己心中對丈夫的憎恨傳給了女兒。

由於自小就不斷吸收媽媽對爸爸的怨恨,也必須與媽媽的焦慮共處,不知不覺中,媽媽影響了她如何看待男性、如何對待男性、如何與男性共處。

十五年後,她選擇了一個完全不像爸爸的男人作丈夫──他讓她有安全感,不抽菸、不酗酒、不輕浮。結婚時,丈夫還承諾:永遠愛她。她為他生了四個女兒。生活美滿、幸福。在丈夫的守護之下,她不需為家計煩惱。

多年後,當丈夫的生意開始上軌道,直接多了許多不必要的應酬時,他學會了抽菸、喝酒。每次他都帶著濃濃的菸味、酒味,還有香水味一同回家。

她童年陰影的不安即刻排山倒海、心中的焦慮也隨之湧起──這些感覺很熟悉、很熟悉。

起初她懷疑先生有外遇。她問他是否在外面有女人。他發誓,「絕對沒有。」她開始控制他的錢財。

他讓她知道每個月的收入及花費;她要求他接受結紮手術,他答應了;而且,每個月給她四萬元(臺幣),做為額外的私人費用,以證明他不說謊。

沒想到,她竟然用這四萬元請私家偵探監視丈夫的生活動向。

後來她更變本加厲──限制丈夫的公司不可以有任何女員工;常到公司突擊檢查丈夫的舉動;還騙公公和婆婆說丈夫沒有給她任何家用。

長久活在被猜疑的日子裡,丈夫的容忍度到達了極限。忍無可忍之下,他先提出了分居,然後離婚。

這一切,對我的女個案而言,在在「證明」了她之前的猜疑全是對的。因為,丈夫最後還是選擇不要她;就像當初爸爸也不要媽媽那樣。可是明顯的,今天的結果,卻只是她心中的焦慮和恐懼一手鋪造而成的。

我彷彿看到,她媽媽對爸爸的焦慮及怨恨終於延續了下來!媽媽的「叮囑」把他們的夫妻關係給堵住了,且繼續進行破壞。


圖片|Photo by Alan Labisch on Unsplash

推薦閱讀:關係心理學:童年價值養成,影響我們如何看待親密關係?

假以時日,斬除憎恨

如今,她牙痛、頭痛,頭髮也開始脫落。偶爾她也發抖、發冷,還很想自盡。她告訴我:「以前爸爸離開的時候,我媽媽也是這樣的。」

她還哭著對我說:「如果媽媽現在還健在,她一定會支持我,她一定會去罵他!」

是的。她正在經歷她媽媽絕對不想要她經歷的經驗。可是媽媽絕對料想不到,以前她的焦慮與恐懼,如今卻活生生地,在女兒心中繼續放肆地蔓延開了!

而我相信,這根深柢固、不被斬除的「憎恨」與「焦慮」,必然還會有下一個目標,那正是我女個案的女兒!

在兩年的輔導過程中,我給她一些方向──我告訴她:要割斷媽媽對爸爸的焦慮與憎恨,要重新拾起對爸爸的尊敬及關愛,要疼惜自己、信任丈夫⋯⋯可是,無論我做什麼努力,都四處碰壁。

後來,我終於知道,「憎恨」與「焦慮」才是她最珍惜的禮物,因為,那裡頭夾雜著媽媽對她的濃厚愛意──叫她丟掉這些禮物,無非是叫她背叛她深愛的媽媽。

況且,那些根深柢固的思想,已經擴散到生活各個層面,並非輕易就能連根拔起。

這兩年來,她與我一同走了一段很漫長的自我成長道路。她能夠繼續前來接受輔導,不選擇自殺、不選擇放棄,就已經很鼓舞人心。

她雖然看到了,也明白了,可是目前暫時還沒能力扭轉乾坤。不過,我們都沒有放棄。

我真的希望她終有一天能夠清楚地告訴我:

「我終於可以把焦慮和憎恨還給媽媽。不過,我保留了媽媽給我的愛和關懷。」


圖片|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同場加映:艾加凱磊專訪|如果時光倒流,我會告訴童年的自己:「做自己」沒關係

切斷負面,傳承正面

各位讀者:

不管過去,你的父母愛不愛你、在不在你身旁、重視你或忽略你;他們都在你的童年,透過身教及言教,給了你很多對接觸世界的最初經驗。

經驗決定了思想;思想會左右性格;性格則會譜寫命運!

同樣的道理,不管現在,你愛不愛你的孩子、在不在他身旁、重視他或忽略他,現在的你,也正透過身教及言教,提供許多最初經驗給你的孩子──你也正在譜寫他們的命運!

所以,你看到了嗎?

上一代給你什麼,你有很大的可能,會繼續傳給下一代。

上一代給你焦慮,你會身不由己地,把焦慮傳給下一代。

上一代給你憎恨,你也會不由自主地,把憎恨傳給下一代。

如果你想要改變這樣的定律,你就要先從自我成長開始!

如果你願意,你可以重新整理自己的成長過程──你可以回顧父母如何對待童年及青少年的你,你也可以檢視你與父母的關係,以及對他們的感覺。

你可以檢查原生家庭的不成文規則、成員之間的責任與期待、角色及權力如何分配、男女性別的模仿與互動模式等等。

你將會慢慢發現,這一連串的事物是怎樣影響了你、造就了今天的你。

有一天,你必會發現,你愈來愈有能力把所有負面的,都交還給上一代,把所有正面的繼續傳承下去。

甚至,你自己有更多的能量,創造更豐富的給下一代!

文章結束前,我還是懇切希望你再思考:

在你的生命裡,你的父母曾傳承了什麼給你?

而你又打算傳承什麼給你的孩子?

請你認真思考,也可以從觀察自己與孩子的生活互動做起,因為,這將會決定孩子的命運,也決定你往後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