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期間,已經吞夠委屈了。下班之後,就隨心所欲,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文|Jojo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疫情之後,很多人都改變了自己的消費和生活習慣。有大學生就開始理財投資的,也有白領們放下小資生活,開啟「隨薪鎖欲」生活狀態的。

壓力越來越大,生活中的樂趣卻越來越少。我們聽到了很多人心中的吶喊:工資不夠用、每天還加班,我們就不配擁有快樂嗎???
 
別急,今天這篇文章就為又窮又忙的你量身定做。一起來看看,在手中時間/金錢都有限的前提下,我們如何能夠將生活中的快樂最大化?

生活中,哪些人最快樂?

當我們提到又窮又忙時,我們實際上在談論的,是生命中兩樣珍貴而稀有的資源:時間、以及金錢。缺失其中任何一樣,都可能令我們感到不快樂。

然而,在生活中,我們可能見到一些明明有錢又有閒,卻依然過得不開心的人。而另一些人,他們的快樂似乎與手中有多少錢或時間無關。那麼,問題來了,這些人掌握了什麼快樂秘訣嗎?錢和時間,到底和快樂有沒有關系?

一些心理學家也對此表示好奇,並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得出了以下結論:

無論時間、還是金錢,都為我們提供了快樂(happiness)的可能性,而如何利用手中有限的時間和金錢,才決定著我們是否能夠感受到快樂,以及我們能從多大程度上、更持久地感受到快樂。

以前我們常聽到一句話「金錢買不到快樂」。而事實上,根據科學家們在過去幾十年裡做出的調查所顯示,金錢可以買來快樂,只是,它買來的快樂比你預想得少(money buys happiness, but it buys less than most people think)。
 
當我們有了更多的錢,我們能夠選擇更高品質的物質、獲取更豐富的經歷、過上更舒適的生活。這些都是與快樂緊密相連的要素,為什麼「買不到」更多的快樂呢?

買不到快樂,可能是因為我們花錢的方式不夠正確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認為,「如果我買到這個包,我就會很開心」。但幾次之後,我們往往會發現,實際上它只能夠讓我們開心一下下。

推薦閱讀:「這款完全可以包色!」高 CP 值,如何打造一個過度消費的當代社會

這是因為,在和金錢有關的情緒預報上,我們經常會發生錯誤。

什麼是情緒預報(affective forecasts)呢?它指的是,人們會對自己在未來某個時刻的情緒、以及愉悅程度做出預測。

但這種情緒預報並不準確,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我們會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擁有的物品產生適應性。我們以為自己住上更好的房子後就會每天開心快樂,而實際上,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就感覺和現在差不多了⋯⋯。

另一個原因則是,我們在做出情緒預測時所處的環境,與最終獲得體驗時所處的環境並不相同,而環境又會對我們的情緒體驗產生極大影響。比如說,我們看到電視裡的人玩雲霄飛車很爽,就覺得自己去玩也會很爽。直到真正坐在上面、準備往下衝刺時,才感到心跳加速、大腦一片空白。

因為以上兩個原因,我們經常會做出錯誤的情緒預測——不知道什麼會令我們感到開心,不知道這種開心能夠達到什麼程度,也不知道它能夠維持多久。

在這種錯誤的預測下,我們往往也容易做出不夠明智的消費決定。總是買了之後才發現用不到、或是為某件東西付出超出預算的代價。在這些時候,我們不僅花錢買不到開心,還可能花錢買到後悔。

如何「正確」地花錢?

1. 多買體驗少買物件

體驗式消費能為我們帶來更持久的快樂。

當我們消費的主要意圖(primary intention)是為了獲得某個生命閱歷(可體驗的事件)時,我們能夠在體驗發生之後、回憶起那些經歷時,依然感到快樂。它為我們帶來的快樂是更持久的。

相反,人們對於物質更容易產生適應性。因此,物質性消費能夠帶來的快樂通常較為短暫。一件夢寐以求的新裙子,可能在買回來一週後就不再令我感到興奮了。

一次調查顯示,在回顧過往那些「為了提升幸福感」而做出的消費時,有 57% 的消費者認為,體驗式消費(experiential purchases)效果更明顯,而僅有 34% 的消費者認為物質性消費(material purchases)更有效。體驗式消費更能讓我們感到快樂。

值得一提的是,到底是體驗式還是物質式消費,主要取決於這項消費的目的。也就是說,同樣是購買旅遊套餐,如果只是為了拍照打卡,那它就是一項物質性消費。相反,如果旅遊的主要目的是拓展生命體驗、見識大千世界,那麼,它就變成了一項體驗式消費。

同場加映:【柚子甜專欄】如何把錢花得漂亮?錢該花在日常,而非犒賞

為了收獲更多的快樂,研究者們鼓勵大家更多地購買「體驗」而非「物件」。

2. 多多幫助他人

將錢花在別人身上,會讓我們感到更快樂。

大部分人都認為,本來錢就不夠用了,把它都花在自己身上肯定才是最開心的。事實卻並非如此。

有調查顯示,在收入相似的情況下,那些將錢花在別人身上(給親朋好友買禮物、或是投入慈善事業中)的人們,感覺自己更快樂。

而另一項針對加拿大和東非的調查則顯示,即使文化背景不同、花錢方式迥異,只要是為別人花錢,大家都能夠在之後感受到更高程度的快樂。

為什麼會這樣呢?一方面,增加社交連結,本身就很可能提升我們的幸福感。而另一方面,將錢花在他人身上,還會令我們在內部產生一種正面的自我形象感(例:「我」是一個體貼、友愛、為他人著想的人)。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相當於是用錢為自己買到了超棒的個人感受。

有趣的是,學者們還發現,即使是那些一開始並不情願、被「安排」著為別人花錢的人,也普遍在之後感覺自己更快樂。這可能是因為,與他人之間的連結,本身就會刺激我們大腦中與獎賞有關的區域,令我們感到愉悅。

所以,試試為家人或是朋友準備個小禮物吧~

3. 慢點享受、不急做決定

期待會為我們帶來額外的快樂。

在有可能的情況下,我們都想立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很多人甚至會為了減少等待時間而額外付費。但這裡其實有一個隱藏知識點:除了實際享受的過程外,期待也會為我們提供額外的快樂。

下次買東西遇到選擇困難時,不妨也退後一步,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晚點再回來買。

比起財大氣粗地「兩個都買!」、並當場感到滿足,等待會強迫你在更長的一段時間內、將注意力維持在這個物品上。這不僅可以幫助你作出更明智的選擇,你也會因此在這段買東西的經歷中獲得更強烈持久的享受。

同場加映:給容易手滑的你!抑制衝動購物的十大良方

4. 更「實際」的想像

足夠具體而實際的想像,能夠幫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消費決定。

在預測自己能夠從某件物品中獲得快樂時,我們經常會帶上一層粉紅色的濾鏡——過度關注它的優點、而忽視它的缺點。

比如說,在準備買一條昂貴的新手鏈時,我們可能會充分地想像:它和自己多相稱、戴上它走起路來多容光煥發,往往越想越覺得一定要把它「拿下」才行。而實際上,我們看不到自己使用它的場合有限,而且每次做家務、洗澡之前都要把它摘下來。

在這一前提下,我們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就為某件物品付出超出它(能夠為我們提供)價值的金額。既造成不必要的開銷,事後還容易產生後悔情緒。

針對這一情況,有學者建議,在進行任何消費前,對自己(使用這件物品)的日常進行足夠具體的想像。

比如:


圖片|作者提供

在進行細節想像後,我們就能夠更清楚地看到——這件物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什麼「角色」?它能夠為我們帶來什麼幸福的體驗?程度如何?能維持多久?

5. 聰明反被聰明誤

我們容易受到高性價比的誘惑,買不到快樂,還會收獲「負擔」。 

在這個網絡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能夠輕松找到各種商品促銷平台,再經過精密對比、選出性價比最高的選項。

但同時,這裡也藏著一個陷阱——我們很容易受到高性價比、或是所謂更多好處的誘惑。這些時候,我們以為自己「佔到了便宜」,實際上卻只 get 了並不需要、也不適合的產品。

因此,在消費的過程中,我們還是要時刻提醒自己、明確知道自己需要/想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將注意力轉移到「哪個最劃算」上,被高性價比所誘惑。


圖片|來源

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讓自己獲得更大的快樂?

研究證明,個人意義(personal meaning)和社交連結(social connection),對於快樂和幸福的體驗來說至關重要。當我們認為自己做的事有意義時,我們感到人生是值得過的、並能夠享受其中。而當我們擁有深層、親密的社交連結時,我們能夠獲得歸屬感、找到自己的存在。

因此,心理學家建議,以個人意義和社交連結為指引、規劃我們的時間安排。

1. 在「對的人」身上花時間

在「對的人」面前,我們能夠卸下防禦,進行深層而親密的對話。

研究證明,社交性休閒活動能夠為我們帶來巨大的滿足和快樂感。不過,社交對象的選擇也至關重要(比如,也有人反饋了:和我媽「連結」感覺超累的,還不如工作令我快樂⋯⋯)。因此,心理學家們鼓勵大家多多和「對的人」進行社交,以最大化自己收獲的快樂。

與「對的人」在一起時,我們能夠在他面前卸下防禦、進行深層而親密的對話。

一般情況下,這些人可能是朋友、家人、或伴侶。而事實上,我們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與領導、同事一起度過的。可以說,在公司裡能不能找到「對的人」,就直接決定了我們一天中有多少時間花在了「對的人」身上。

有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影響一個人整體快樂指數(general happiness)最大的兩個因素,就是他在公司有沒有好朋友、以及他是否喜歡自己的老闆。

因此,明天去上班時,對同事多點微笑、並試著與你認為有朋友潛力的同事展開一些非工作性話題吧~ 

2. 在「對的活動」上花時間

把時間花在能帶來美好回憶,令當下發揮出最大價值的活動上,你會更快樂。

所謂「對的活動」,是指那些能夠在你腦海中留存更久美好回憶的活動。

那麼,如何確定我們所從事的活動到底是不是那個「對的活動」呢?只需要回答一個小問題:我現在要做的事情,能夠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更有價值嗎?

例如:

  • 攤在沙發上放空→不知不覺時間就晃過去了,過後回憶起來,都不記得自己做了什麼(逐漸貶值)
  • 抽出時間和朋友去旅行 →今天可能要為了擠出時間、焦頭爛額地趕 DDL。但幾年以後,回憶起來,我大概依然會記得我們一起度過的這個假期,並從中汲取力量(逐漸升值)

需要注意的是,此時我們所在意的,並不是這件事是否是長期「最有利」的,而是它是否能夠幫助我們「令當下時刻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3. 延展你的時間

放緩呼吸,專注當下,把更多的時間花在那些有意義的事情上。

很多學者都提倡大家進行此時此地(here & now)的練習。他們認為,將注意力關注在當下,能夠產生「延展」時間的功效——我們會感覺時間流淌地更加緩慢、一天變得更長、也有更充裕的時間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除此之外,「把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也可以達到延展時間的效果。比如說:有研究發現,在感到時間緊迫時,仍然花時間去照顧他人的人們,反而會感覺自己擁有更多的休閒時間。

總的來說,當人們感到自己對時間和人生有掌控感,他們更少受到抑鬱困擾、身體更加健康、也更加快樂。而無論是專注於當下、還是做有意義的事情,都旨在幫助我們提升這份掌控感。

最後,我們想要講的是:

金錢和時間,都是我們生命中珍貴而有限的資源,它們對於我們的生活體驗來說影響巨大。

然而,無論金錢還是時間,也都只是為我們提供了快樂和幸福的可能性。當我們能更有效地利用起手裡的資源,我們就可能將自己的快樂最大化。

祝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