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時候,你都在做什麼呢?如果你玩樂耍廢慣了,接著來試著從事心靈的排毒吧!

近日,新冠肺炎的疫情蔓延到了世界各國,經濟貿易的往來密切、交通技術的發展突破、旅遊觀光的普及流行,無形中塑造了流行疫病的蔓延溫床。各國政府在疫苗研發推陳前,幾乎都僅能使用封閉疆界、甚至禁足令來延緩疾病的擴散,但同時也切斷了許多行業的命脈,股票市場的慘況直接反映了疫情、防疫政策對經濟的衝擊,甚至超過經濟大蕭條對全球經濟面的衝擊。而這波衝擊下,對人們的心靈的影響,是容易被遺忘忽視但卻十分廣泛沈重的。

這時,平常被人認為「冗餘無用」的事情,成了混亂時期支持人們心靈的關鍵。現代生活疾疾如風,節奏緩慢、花費時間的活動往往被認為是冗餘無用的,例如正念冥想、閱讀哲學書籍、自己熱愛的事物等可以深入且長時間與自己相處的活動。而能使人暫時忘卻煩惱、無意義感的刺激性活動,總是貼合社會節奏而人氣不墜,例如購物、泡酒吧、上夜店、唱卡啦 ok 等刺激的娛樂活動。

因為疫情,社會脈動一下被踩了腳巨大煞車,行業的發展停滯,甚至退行,同時引發了一波失業潮,加上許多休閒娛樂產業的停擺,許多人的生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變動挑戰,這樣的多方壓力夾擊下,個人的心靈的深度便成了面對劇烈多端變化的根基了。

延伸閱讀:身為一位藝文工作者:疫情蔓延,為何我不願申請紓困補助?


圖片|來源

這波疫情,同時使得人們或多或少被逼著面對自己,與自己的感受相處。大多數人面對的是遠端工作、失業危機、計畫延宕、事業衰頹、居家隔離,而不是病毒的直接侵襲。大把地與自己相處的時間似乎已經無法用煲劇、打電玩等「被動休閒」殺完,加上大眾娛樂的受限,無聊、空虛、無目的感充斥著許多人的心頭,又有各種疫情惡化消息的恐慌尾隨著。可以推斷,人們面臨了近年來最大的心靈毒災,除了面對外在的病毒外,內在的毒素風暴也將席捲每一段關係、每一個家庭。

然而,要排心靈之毒,勢必也要從內心做起。平常擁有許多看似「冗餘無用」活動的人們,往往擁有較深邃的內心空間,面對危機容易保持平靜,也較有彈性與抗壓性去面對倏忽而來的變化。而這些平常「冗餘無用」,但在動盪中又顯得關鍵的活動,如何定義?

簡單來說,有以下三點:

  1. 該活動可以更加向內認識自己,從活動中可以了解自己過去不為自己所知的那一面,甚至可以通達自己未知的潛意識。
  2. 該活動不須有人鼓勵或陪伴、不會賺取到金錢與名聲,也不為了生存,僅僅因為熱愛,就讓自己持續想做。
  3. 該活動在臨終死前,都還是會讓自己持續去實踐,不因生命將止而放棄。

這三點的「冗餘無用」,除了可以幫助人們在心靈毒災來臨時,有效排解的毒素,還可以在人生長流中維持心靈的堅韌,抵禦心身疾病。

而打電玩、煲劇、購物、泡酒吧可能就不是可以替心靈解毒的活動了,因為這些活動幾乎都僅停留在心靈表層,並未真實深入一個人的內心中,屬於「殺時間」的嗜好,長期沈迷反而可能助長空虛感。符合這三點的活動,因人而異,但熱愛是個必要條件。致力調查數據的美國 The Gallup Organization 蓋洛普管理諮詢公司,在 2013 年一份調查報告中提到,全世界在工作場域中,人們熱愛自己工作的平均比例僅 13%,我們身處的東亞地區平均則是更低,僅 6% 的人表示熱愛自己所作所為。

推薦閱讀:催眠故事|離不開討厭的工作?先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人們普遍難以熱愛自己的職業,在生活中擁有自己熱愛活動的人也不多。若以這樣的狀態去面對疫情影響下的生活,心靈上的支撐便可能十分薄弱,失去日常例行公事、面對劇變時,內心容易充斥著無意義感,進而轉化成心靈毒素,甚至降低自體的免疫能力,使得遭受病毒侵害的機率大增。習慣擔任巨大社會機器下的小螺絲釘,鮮少思考自己是誰、熱愛什麼,在整體機器停擺時,便容易不知所措、迷惘在人生之中。


圖片|來源

這些冗餘無用的活動,常見的有幾個,第一個是已經被科學證實對大腦穩定有顯著效果且被歐美許多大公司如谷歌、亞馬遜內部採用於舒緩員工壓力的「正念冥想」,這個被賈伯斯十分推崇的內在活動,可以在每天固定實踐下,使人們穩定自己的心靈、減少壓力侵害、療癒自己被隱藏的情緒傷痕,是在世界風搖雨墜下的一座燈塔。

第二個是閱讀站在巨人肩膀上了解世界是為何物、自己從何而來、為何而活的「哲學典籍」,在這個「唯一不變就是變化」的世界中生活,可以藉由了解經典的哲學思維以錨定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使生活的無意義感、空虛感可以藉由瞭解世界以及自己而減少,使人生更加充實有方向。最後一個是,發揮自己潛能、天賦且同時發掘自己內在價值的「創作行為」,可以是文學的、藝術的、舞蹈的、音樂的創作,了解自己的天賦、實踐自己的天賦、找到自己天賦的內在價值,會使我們內在充盈而不易被傷害心靈的毒素所戕害。

但,切記,這些「冗餘無用」可以在疫情蔓延時提供自己一種疏通心靈溝渠的可能,也值得尚未擁有的人們開始探索,若它們能轉變成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有用」則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若無法將「冗餘無用」轉化成「實際有用」,也無需執著。因為充滿彈性是這些「冗餘無用」排解心靈毒性的關鍵,若執著於「冗餘無用」而忽視了現實,那可能「冗餘無用」就真的成了無用之用了,忽視實際的結果將使心靈不癒反病。

搏命追求現實的同時,別忘了偷嚐些冗餘無用;維持物理距離的同時,別忘了連結心理距離。相信這場疫病,是場危機,也是轉機,轉變自己心靈與人生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