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只有年輕人才有冒險的權利?美國有位罹癌阿嬤諾瑪(Norma Bauerschmidt)在高齡 91 歲時,決定自己「不再浪費任何一秒,待在醫生的辦公室。」她和兒子、媳婦以及狗狗,駕著一輛露營車從密西根出發,開始環遊美國的探險之旅。他們走了近 2 萬 1 千公里路,行經 32 州,在 70 多個不同的地點下榻。她的故事很快在網路上傳開,激勵許多人:不管幾歲,圓夢永遠不晚!

這一生你快樂嗎?有沒有什麼事情一直想做卻沒有去做?起身啟程,挑戰自己,來場壯遊吧!

「人生總是樂不抵苦的,但生下來就要好好活下去,」作家張愛玲說。

有沒有什麼事情一直想做卻沒有去做?美國有位罹癌阿嬤諾瑪(Norma Bauerschmidt)在高齡 91 歲時,決定自己「不再浪費任何一秒,待在醫生的辦公室。」諾瑪阿嬤和結縭 67 年的先生里歐(Leo),曾經為了想來趟熱氣球之旅,蒐集許多旅遊廣告,但是里歐還來不及踏上旅程就先告別人生,廣告單就塞在屋內角落黯然蒙塵。

2015 年 8 月,諾瑪決定不再等待,她和兒子提姆(Tim)、媳婦拉米(Ramie)以及狗狗林果(Ringo),駕著一輛露營車從密西根出發,開始環遊美國的探險之旅。

他們走了近 2 萬 1 千公里路,行經 32 州,在 70 多個不同的地點下榻。

提姆說,這一路諾瑪阿嬤所經歷的「第一次」已經無法計算,從搭熱氣球、騎馬,到修指甲、吃生蠔、油炸綠番茄等,期間有 10 個髮型設計師幫她修剪過頭髮,還跨越了 9 個時區。人生的最後日子,她在旅途上快意暢活。

她的故事很快在網路上傳開,激勵許多人:不管幾歲,圓夢永遠不晚!


圖片|pixta 圖庫

夢想像北極星,指引追尋的方向

單車環球壯遊計劃發起人陳守忠說:「贏過昨天的自己一點、嘗試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就是一次壯遊」。近期資料也顯示,銀髮族的旅遊偏好,正在「翻轉」──更愛自主性強、嘗試冒險的旅程,也喜歡住進背包客棧,在人生下半場嘗試以壯遊找到新的成就感。

推薦閱讀:當一個謹慎的冒險者:每天的生活,都比昨天危險一點點

一趟超乎想像、突破自我的壯遊,可能讓窒礙難行或單調乏味的人生下半場,出現峰迴路轉的曙光。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寇特勒(Jeffrey A. Kottler),在《旅行,重新打造自己(Travel That Can Change Your Life)》書中提到,「許多個人的素質與面向,只有在旅行時才會呈現出來,其他時候則隱蔽得連自己都看不到。」他建議規劃壯遊前,可以先想想這些問題:

  • 該一人獨行或與家人同往?
  • 該把注意力集中在旅行經驗的哪一部分?
  • 如何處理無可避免的差錯?
  • 如何解讀自己的經驗?

做好健康管理,用雙腳感受大世界

如果不想只是走馬觀花、除了嘈雜只剩疲累的趕集式旅程,想要進行充實而能改變自我的壯遊前,先做這些準備:

  1. 平日束縛你的人事物,別讓它影響你的計劃。放手,沒有關係。
  2. 行前審慎規劃,鼓勵自己做新嘗試。
  3. 別縱容自己反悔。
  4. 壯遊所需的體能,平日就要訓練。

對忙碌的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陳威明而言,壯遊是他已經行之多年的興趣,登山與攝影都是他的最愛,台灣百岳幾乎都留有他的足跡。56 歲的陳威明是骨科名醫,更是國內人工關節置換術權威,對於熟齡人士想要勇敢壯遊,卻對身體狀況沒有把握、擔心走不動的心情,完全理解。

「人要活就是要動,」陳威明說:「在安全行動範圍內,不用太擔心關節受傷。」他鼓勵大人們在安全行動範圍內出遊,若有異狀儘快治療,就算是置換人工關節者,也可以去爬山、健行,留意不要跌倒就好。

推薦閱讀:年齡不是限制!79歲英國奶奶的舞蹈讓你反思人生的意義

陳威明強調,對熟齡族群而言,出遊致命殺手恐怕更多是心血管疾病,尤其前往極端氣候國家,太熱、太冷或要爬非常陡峭的山,都會增加心臟負擔。

他建議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出遊前先諮詢內科、家醫科醫師,將三高控制在安全範圍內,如果無法做到,就不要貿然去壯遊,否則不但恐有生命危險,也會造成同團他人不便。

「但健康可以控管,你可先一步一步鍛練自己的身體能量。」

「誰說壯遊一定要挑高難度行程探險或看美景,即使沒看到美景,也可以感受文化,」陳威明說,每個地方都有特色,成熟的旅人可以腳步放慢,不用趕行程、追熱區,而是尊重所有走訪的地點,即使只是偏鄉僻壤,也不要帶有鄙視的眼神,別預設立場,抱持著享受旅途的心態。

「人生的壯遊可以不斷出發,每一趟都是全新的開始,也許不一定能解決人生所有問題,但絕對會帶來改變的能量,你會發現:人生的疆界視野,真的不是只有你曾以為的那一點點。」屬於你自己的行旅,從當下開始準備啟程,幾歲都不晚。你能做到的,絕對比自己想像的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