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打開手機,滑到第一張照片並且點擊查看時,可能是出於好奇。然後,你可能也會發出照片和文字,吸引別人點開。幾分鐘之後,你的手機螢幕上除了那些照片們,已經再也看不到什麼了。你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吸引著我們不斷地滑手機,爭相參與每一個熱門話題?你也陷入了「FOMO」狀態嗎?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昨天下午到晚上,我的朋友圈被發紅包才能打開的模糊照片佔領了——我自己也不甘示弱,發了一張三俗的腿照。

當你點開朋友圈裡第一張模糊照片時,可能是出於好奇。然後,你自己可能也會努力想出一個絕妙的配圖文案(不像「腿照」那樣落入俗套),吸引別人點開。幾分鐘之後,你的手機螢幕上除了那些灰濛蒙像霧霾一樣的照片們已經再也看不到什麼了。

你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吸引著我們不斷地滑手機,爭相參與每一個熱門話題?

在西方世界中,近年來有一個名詞來描述這種行為—— FOMO(Fear of Missing Out),意為「害怕錯過」,在 2013 年被加入牛津詞典。它指的是害怕會錯過社交媒體上發生的事情(比如活動和八卦),從而產生焦慮和煩惱。

FOMO 最初的研究者、牛津大學教授 Andy Przybylski 認為,FOMO 並不是一種新的現象,但社交媒體讓我們更容易感知他人的生活——不但更即時,而且我們會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些人重複不斷地發出 post,簡直無法忽視。因此,FOMO 這種現象才變得越來越突出,成了現代人的現代病。今天我們來談談:FOMO 的背後究竟是種什麼樣的心理,它對我們的生活究竟是好是壞?

資訊癖(Infomania):我們為什麼喜歡「一心多用」的生活?

Infomania,譯作「資訊癖」或「資訊強迫症」,是一個和 FOMO 密切相關的概念。它說的是我們不願錯過所能接受到的任何信息,因而會忍不住整日查看手機和電腦。我們害怕被發現「這個東西我沒看過/沒聽說過/沒見過」。

這個概念是 Elizabeth Ferrarini 在 1984 年提出的。當時,電子郵件剛剛興起,Ferrarini 認為,Email 帶來的信息碎片使得一些人成為「資訊癖」:他們不願意錯過每一封郵件的信息,希望能夠在第一時間回复所有的郵件。她認為,這使得工作時間和閒暇時間的界限開始變得模糊,我們似乎很難再像從前那樣,區分「上班」和「下班」。

但 Infomania 得到更多的關注和研究,也是在移動社交時代。而它在智能手機普及後帶來的結果就是,「分心」越來越成為可能,我們幾乎在所有時候都拿著手機,習慣於一邊開電話會議,一邊瀏覽手機上的新聞;一邊聽老闆訓話,一邊偷偷淘寶。

推薦閱讀:你一天貢獻多少時間給手機?或許你該轉換與手機的關係

但資訊癖的心理動力還不僅於此。《一起孤獨》的作者 Sherry Turkle 認為,我們之所以享受每時每刻都在「多線程」的生活,是受金髮姑娘原則(Goldilocks principle)的影響。

有一個童話故事叫作《金髮姑娘和三隻小熊》,在這個童話故事中,金髮姑娘誤入了小熊的房子,發現有三張床,她無法決定睡哪一張,所以依次在三張床上都睡了一遍,從而發現了最小的那張最適合自己。金髮女郎原則後來就被用來指代我們總希望在一個不多不少、「剛剛好」的狀態。在人際關係中,我們希望既和此地的人在一起,但同時也在別處;給每個方面的注意力都不太多,也不太少。這種狀態的本質是我們對於掌控的渴求,「我不會過度專注於某一段關係,我隨時有很多退路」,是這樣一種安全感。

我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沒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甚至在為自己能夠「一心多用」而自豪。但「分心」真的更好嗎?

2005 年,Hewlett Packard 在英國發表了一篇引起激烈爭議的研究,1100 名「資訊癖」被試每時每刻都在檢查郵件和信息,包括在電話、會議和進餐期間。結果顯示,「資訊癖」不僅工作效率降低,睡眠問題更加嚴重,智商還平均下降了 10 個點,研究者認為其對智力的影響甚於大麻。

明尼蘇達大學的 Sophie Leroy 教授則對那些習慣多線程的人進行了研究,她在實驗中發現,比起那些在一段時間內放下手機,不查信息和郵件,專心於某一項任務的狀態,多線程的工作效率實際上會更低。

她認為,這是因為在不同任務間轉換的人,每當停下對一件未完成的事情的思考,轉而著手另一項任務(哪怕你僅僅是瞄了一眼手機上的彈窗新聞)時,都會存在註意殘留(attention residue)的問題,即當開始一件新的事情時,我們的腦海中還有一部分注意力分配給前一個任務。這也是為什麼,當你在本該好好過馬路或者專心開車的時候,忍不住刷一下手機,會比較容易出事故;因為這會降低注意的效率。

看到這裡,你應該已經明白,一心多用的生活並不美好。


圖片|來源

我們害怕錯過的到底是什麼?

那麼,我們樂此不疲地滑手機,到底是在害怕錯過什麼呢?

Andy Przybylski 認為,我們是害怕錯過「未知」所包含的更多可能性,害怕錯過了最新、最好玩的消息,或者錯過了與人交往的可能。這就好像是在接一個電話的過程中,如果有新的電話進來,我們總會忍不住暫停通話,切換到新的來電,因為那個來電所包含的信息是未知的。朋友圈也是如此,那些還沒有查閱的消息、沒有跟上的熱點都是未知的,我們在潛意識裡覺得,也許從一條狀態、一封信息開始,就有可能遇到工作機會、人生伴侶,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比現在更好。

杜克大學心理學教授 Dan Ariely 說,從另一方面來說,FOMO 還源於我們內心的一種恐慌:害怕自己在閒暇時間的安排上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從而過得不如別人豐富多彩。所以我們會說,在法定假期時沒幾張藍天白雲的出遊照,「都不好意思發朋友圈」。

但其實,什麼才是「正確的時間安排」呢?你經過了辛苦的一週工作,決定放棄參加一個聚會,窩在家裡的沙發上看劇,結果不小心在朋友圈裡看到了那個聚會的照片,立刻感到自己浪費了一個週末。但也許,你選擇了出遊,卻發現這周有一部新劇熱播,上班時每個人都在議論,你又會因為沒有跟上話題而懊悔。似乎不管怎麼樣,你都不那麼容易開心。

推薦閱讀:認識真實的人,比滑手機更有溫度

Dan Ariely 說,由於社交媒體使獲取信息變得容易,拉近了你與信息的距離,因此會使你更加恐慌。與很難獲得信息的時代相比,就好像是遲到 2 分鐘的誤機和晚到 2 小時的誤機相比,2 分鐘的錯過會令人懊悔得多,「因為你會覺得,你和趕上飛機的差距只有那麼一點點。」Dan Ariely 說,很多時候,在朋友圈裡得到的信息帶給人的遺憾,就是這種微小而強烈的悔恨之情。

朋友圈讓我們更不容易快樂

1996 年,Sherry Turkle 第一次在 TED 演講時,她的題目是「慶祝我們在互聯網上的生活」,但如今,她認為網絡正在「帶我們去到我們不願意去的地方」。她認為,社交媒體使我們產生了三個幻想:

1. 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收穫關注。

2. 我們總是能夠被聽到。

3. 我們永遠不必獨處。

而這些幻想,正在使我們越來越不容易快樂。這首先是因為,當我們覺得自己在被關注、被注意時,就會更注意自我形象,強化與他人的比較。

社會心理學家 Leon Festinger 的社會比較理論認為,人天生就有評估自己的慾望,需要依靠外界的反饋來維持一個穩定、準確的自我形象。即便有量化的指標,人們也傾向於通過和他人比較,來得出對自我的評估。

而當我們在比較時,大多數時候並不是在接受真實的評判,而是無意識、選擇性地比較。當他們需要看到自己積極的一面、提升自信,就會有意識地去和較差的人比較(下行比較);當他們需要激勵自己、自我提高時,就會和比自己好的人比較(上行比較)。一般情況下,和那些「稍微比自己好一點的人」比較是最健康的。

社交媒體的出現,不僅使這種比較變得頻繁,更重要的是,在朋友圈裡我們並不能選擇合適的比較人選,而是只能被動接受他人積極完美的自我形象(在朋友圈裡展示的那一面),並有意無意地,以這種過高的比較標準來評估真實的自己。從而,我們就很容易產生消極的自我意識。

而那些只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很酷的事情的人,也有著他們的焦慮。通過發布的狀態和照片來加深自我認同感(self-affirmation)的人,在現實中往往是脆弱的。那些美好的照片和狀態是他們建立一個好的自我形象(self-image)的手段,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好的。久而久之,他會傾向於相信,那個完美的自己就是現實的自己。

2015 年 11 月,一個澳洲的 18 歲網紅姑娘 Essena O'Neill 宣布退出社交網絡,把擁有 57 萬粉絲的 instagram、25 萬粉絲的 YouTube 都清空了(雖然之後也被質疑該行為為炒作)。她開始給過去三年的舊照加上註解:

「像抓拍一樣自然的比基尼照,其實我在努力收縮小腹、扭曲身體、擠胸」;

「一整天沒有吃東西,拍了 100 多張,才有一張沒有小肚子的」;

「拍這張照片時,我化妝、捲髮、穿緊身衣、戴著很不舒服的項鍊,拍了 50 次才挑出一張修到最好,拜託你們點讚吧」;


「拍了 100 多張,才有一張沒有小肚子」的 Essena O'Neill。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她在 YouTube 新上傳了一個影片,叫做「我不是你以為的那個我」。

在 Festinger 的理論中,這是由於在比較中,佔據有利位置的一方擁有的越多,就越怕失去現有的位置。就像原本排名較高的更害怕考試失利一樣。所以,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好,你也許能夠活得更快樂。

Sherry Turkle 說,我們對於社交媒體的使用,以及對社交媒體上形成的關係的認識和維護還處在嬰儿期。我們並不真的知道如何有意識、有意義地去與人互動。這就像每當新事物(比如電腦、互聯網)出現的時候,我們總因為還無法完全掌控它而目眩神迷,反為之所掌控。

因此,人們正在慢慢喪失一些基本的交流能力,很多人都更喜歡用簡訊、郵件溝通,因為在面對面談話時,無法對說出來的話進行編輯,也就「無法展現我想給人看的那一面」。而短信、郵件進行的碎片化交流,雖然字句都經過了精心編輯,卻失去了那種用交談來真正理解彼此的能力。

社交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作為強社交屬性的媒介,讓我們徹底放棄朋友圈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並不能真的從朋友圈裡獲得所有的信息,不能真的跟上所有的潮流,不能真的告別孤獨,也不能真的成為精心裝扮出來的那個你。也許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夠真的滿足於現實世界裡所擁有的——當我們能夠做到的那一天,才是真正不被虛擬世界控制的開始。

最後送大家一首詩: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 木心:從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