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末上映的《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是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第三部蝙蝠俠作品,也是這系列的完結篇。若說這是今年或近三年最被期待的一部片,恐怕也不為過,而這篇正是要推薦大家趕快去看——但是當然,不會洩漏任何劇情破壞大家的興致,請放心。

 

在觀賞《黎明昇起》前,最好能先複習過前作《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和《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其中又以《開戰時刻》更為重要。在開拍前諾蘭就說過:除非想到夠好的故事,不然他不會拍第三集,因為「仔細想想,你能說出幾部真正好的『第三集』電影?」而《黎明昇起》找到的出路正是緊緊扣回《開戰時刻》的起源故事/英雄心境,給予這系列首尾呼應的架構。因此,與其說這是「一二三集」的系列,不如說更像是「上中下集」吧!

 

 

 

 

壯闊系列的前兩集

 

《開戰時刻》介紹了布魯斯韋恩的身世,包括他的家族是高譚市首富,但他父母卻雙雙喪命於搶匪的槍下,在這命運中長大的布魯斯領悟了一項道理:即奪走他父母的並不(只)是那個街頭小混混,而是這整個社會被貪婪、腐敗侵蝕入骨,法治系統早已失靈、黑白兩道雜處沈淪的現實。為了尋找方法解救這一切,布魯斯自我放逐、流浪了七年,最終在「影武者聯盟」受訓習得了一身武藝,卻發現這組織其實準備「毀滅已經無藥可救的高譚市、讓它在灰燼中重生」。於是他回到家鄉,把自己扮成蝙蝠俠(一個不是凡人所以不會受傷死亡、也無法被禁錮的象徵式存在),一方面瓦解黑幫讓高譚的檢警系統重新運作起來,一邊也阻止了影武者聯盟的計畫。

 

 

必須承認,在《開戰時刻》拍出來的那年代,雖然這已經是最有寫實存在感的英雄電影了,但關於影武者組織的一切還是帶了點奇幻成分,這也讓電影本身有著瀰漫不散的神祕色彩。到了《黑暗騎士》,諾蘭就完全把超級英雄片當犯罪片來拍了,除了希斯萊傑演出的永遠不朽的小丑(The Joker),這集的另一大亮點在於總檢察官哈維丹特,他是高譚市的法治系統終於恢復作用的象徵,在丹特身上布魯斯看到了自己「退休」的可能,因為他是蝙蝠俠永遠不能成為的體制內的英雄,是個白色騎士(White Knight);但經由小丑的精心佈局和一再挑釁,這一明一暗兩位騎士的道德底線不斷被測試,終究丹特墮落成一心復仇的私刑者、並死於意外之中。片尾,蝙蝠俠選擇了承擔包括丹特和他殺的人在內的多條人命之罪,讓大眾錯怪自己、以換取他們心中「白色騎士」的形象不受傷,及背後代表的法治系統價值。

 

 

 

 

因此,《開戰時刻》介紹了一座城市的命運、一個英雄的心理,及他「戰勝自己的恐懼並成為人們的希望」的意圖;《黑暗騎士》則急轉直下,讓蝙蝠俠不再是英雄,而把人民的寄託重新移回對社會機制(因為這才是正軌)的信任上。他的救贖之路仍遠,他的幸福卻隨著青梅竹馬戀人的逝去而消失了——那來到《黎明昇起》呢?《黎明昇起》的故事發生在《黑暗騎士》的八年後,當初「謀殺高譚市的希望」的蝙蝠俠從此再也沒出現過,而億萬富翁布魯斯韋恩也把自己鎖在豪宅深邸中長達八年、氣弱而凋零著。此時卻有另一陣風暴正在悄悄接近高譚市,眼前的危機會如何發展?我當然就不告訴你囉!

 

 

令人滿足的終曲

 

但我可以告訴你的是:《黎明昇起》是個讓人滿足/震撼/感動的系列結尾,為整個黑暗騎士傳說塑造了完整的心路歷程,更帶來包括主角、配角們、這整座城市及戲外的觀眾們應有的救贖。它的戲味慎重,語氣精準,規模與技術更是霸氣凌人,放眼當代少有導演能撐開這樣的視野,而從劇本到敘事語氣,諾蘭展現的更是在其他「漫畫英雄」電影裡不可能看見的認真。

 

 

 

 

此同時,這一集的角色非常多,而不只是克里斯汀貝爾飾演的主角有紮實的心靈復健,飾演反派班恩的湯姆哈帝也用「聲音」詮釋出無上的氣燄,兩位重要的配角安海瑟葳、約瑟夫高登李維前者鮮亮可愛,後者正直熱切,對喜愛他們的男/女觀眾而言看頭一定很夠;就更不用說在諾蘭的蝙蝠俠世界裡,最大的溫暖是來自三位戲精級演員(蓋瑞歐德曼、米高肯恩、摩根費里曼)扮演的愛護著布魯斯/協助著蝙蝠俠的長者們了。這次他們的戲份依然重,尤其其中之一的深刻演出,保證讓人動容。

 

說了這麼多,還是要催促大家快計畫去看《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吧!這是好萊塢寫實系電影(盡量靠實景/實物拍攝而避免動畫)的最高規格表現了,而一部關於超級英雄的電影能拍出革命的氣勢、戰爭的幅員、絕望與重生的力道,這真的遠非訴求聲光娛樂效果的其他商業片能比擬的。這一切都讓這部片非看不可。而我也要再提醒一次:進戲院前,記得要先複習《開戰時刻》哦!

 

 

 

 

今年暑假怎麼玩

〉〉女孩,去旅行

〉〉【六分頭的攝影旅記】澎湖 用鏡頭拍下最美的旅途時光

〉〉一起鄒吧!阿里山鄒族部落:香醇美好

 

 

圖片來源: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