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鷗小姐寫在韓國偶像離開後,細看無法達到完美的偶像型人格,請勿用「內向」來指責別人的憂鬱!

最近有一位南韓人氣團體的歌手在自家燒炭自殺,原因是長期的工作壓力造成重度憂鬱,雖然去看了心理醫生,但因為據傳看診時因為問診上出現了「性格內向」的用語,而造成了反效果。

性格內向是造成憂鬱症的主因嗎?

我想,對於一個長年在舞台上唱跳的人來講,他的外在形象必然要外放活潑,熱力四射;但對於內心的檢視,卻必然而然的會出現疑問,我這麼做真的是出自我的本性嗎?我的工作可以讓我做一輩子嗎?甚至擔心自身的偶象光環會在某天突然消失,而自始至終,都會為了別人眼中的「認可」而生存下去,也因此這樣高壓的惡性循環造成了身心俱疲。


圖|作者提供

最殘忍的事,莫過於逼孩子外向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必然會遇見這兩種不同性格的人: 內向 v.s. 外向

很多人形容外向的人,像閃閃發光的太陽。不論走到那,身邊總是不缺朋友、人群。他們總是口若懸河,反應靈敏機智,也常常成為眾人爭相模仿的對象。

而內向的人,因為過於安靜,從小就不太容易惹人注意,總是獨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論是玩積木、閱讀、甚至連坐著也都不吭一聲,成長的每個階段都只有一到兩個知心朋友,極少參加多人的聚會和活動。而父母們對於這樣的人格特質,總是憂慮多於歡喜,嘴上總是叨唸著「要外向一點」、「要多和別人在一起」,這樣出社會才不會受到排擠、比較容易得到提拔機會⋯⋯等等。

推薦閱讀:【小鬱亂入專欄】輕鬱、重鬱、產後憂鬱!六張圖文帶你認識憂鬱症

更慘一點的,是將孩子推向外向的懸崖,讓他們知道只要讓自己看起來受歡迎,就可以慢慢將「內向」的負面標籤連根拔除。

表現的活潑,見人就打招呼,馬上獲得讚美與鼓勵。見人就躲,不開口的行為,是不禮貌與欠缺教養。

孩子明白,唯有表現出開朗的一面,他才能得到和外向者相似的認可,所以他開始用盡一切辦法去迎合大多數人的喜好,但因為天生比較慢熟,所以唯有站上舞台,才可以避免一對一的對話與溝通。

這種人知道「表演者」是他們的生存之道,粉墨登場,切換聲道,為了那短暫而燦爛的掌聲與歡呼。

你問他們這樣子幸福嗎?

他們會認為,透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與身邊的人幸福才是自己的幸福。

這樣子當然辛苦,但能夠破除「內向」的魔咒,讓自己擁有名聲,有經濟能力,他們也只能暫時這樣自我催眠了。

內向的人專注力強,情感更豐富

暢銷書《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作者 Susan Cain 的 TED 演講《內向力》(The Power of Introverts),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於內向的負面認識。這種負面認識很普遍,各行各業都有,連隔著螢幕不打照面的遠程教育都不能倖免。

「社會對內向及外向型人格總是以不同的框架來定位其才能價值。」

好比說,刻板印象中總認為跑外務的業務員、銷售人員必需舌燦蓮花、容易和人打成一片;而內向型的人只適合坐內勤或研究員,性格上也比較拘謹。

市面上也多有不同的課程,多是啟發孩子對外發展的組織訓練,讓他們可以快速融入團體,積極的表達自我。

但對心理學來說,孩子們並不會因為上了這類型的課程而扭轉了本性。哈佛大學神經科教授們就曾做過一項研究表明那些在 2 歲時表現出靦腆內向的孩子,即使在他們長大到 18 歲,他們的性格還是內向的。

推薦閱讀:焦慮、競爭、壓力:台灣當代的集體憂鬱


圖片|來源

「重點不是改變性格,而是將性格中的不同面相適時的引導出最適合自己的樣貌。」性格內向不是缺少社交能力,也不是自卑或自閉,更不會阻礙孩子成為一個友愛、善良、優秀的人。

內向型的人格傾向於專注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透過與自己的獨處與自省來了解自身對環境的定位。他們不是討厭社交,而是不願過度社交來消秏自身的能量。比起外向者,反而更能掌握與傾聽他人的互動與心情,進而建立長久的人際關係。

家裡有個內向的孩子,並不是一件壞事,完全沒有必要嘲笑、指責孩子在社交上的「無能」。父母更需要的是全心的接納。知道自己傾向於內向型人格,也更應積極的善用自己的優勢,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上好好發揮。

憂鬱症去污名化:為何科技世代的我們反而更渴望與人連結?

不論是臉書,instagram,twitter,微信等各式各樣的社群裝置,所有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早已改變了各式各樣的商業模式與人際互動。

申請了好多個帳號,只為了切換不同社群中的身份;想要約人,只需滑滑手機看行事歷中的附近社團有沒有活動;工作時和客戶溝通,也用郵件或通訊軟體的往返。也許你一整天下來,和不少人都有聯繫,但實際在真實生活中見面的,確總是熟悉的幾人;你的記事本上活動排滿滿,但能夠與你深入交談的,卻一個也沒有;你每天關心自己經營的粉絲專業有沒有人按讚或留言,但檢查過專頁後總覺得要維持粉絲心中的形象真累。

推薦閱讀:你並不孤單!Janet 致憂鬱症的告白:身而為人,都有脆弱的時候

麻省理工學院科技社會研究教授 Sherry Turkle 在著作《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份認同》(Life on the Screen)與《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Alone Together)正是她眼中科技與人們關係變化的警世語。


圖|作者提供

「熱中扮演虛擬身份」與「現實與虛擬的落差」讓這些需要靠螢幕外成千上萬粉絲支持的公眾人物、網紅們常常會有不知工作外的人生價值是什麼的假設性思考。

科技時代人們運用網路來達到變換身份的目的,但矛盾的是,變換身份的人卻更渴望真實人際的連結與情感支援。

在真實世界裡不擅言詞的宅男,在網路世界搖身一變,成為幽默風趣的型男;不擅打扮的女孩,也可透過修圖軟體來達到美貌與自信的外在形象。

這些早已習慣在科技時代下連絡溝通的世代,在諸多虛擬人際中也有諸多困擾,如被「已讀不回」、或「被封鎖」等,因為欠缺真實互動,反而更容易產生不安等情緒波動; 其他的包括若發表的圖片及文字遭受匿名攻擊,更有可能陷入低潮、憂鬱等負面情緒。

要面對這樣的新型態社交及團體圈,必需先體認憂鬱症的徵兆,並不避諱的去面對情緒黑洞。假設真的不幸的讓憂鬱的迴圈鎖住了,請先停止責備自己及他人,破除對「內向」、「玻璃心」、「不夠堅強」等負面標籤,暫時遠離是非圈,找回內心平靜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