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日記】是繼單身日記之後的內容單元,世上沒有理想的愛情,只有屬於自己的親密關係。讀漢娜鄂蘭,我愛過就不可惜。

漢娜鄂蘭是二十世紀數一數二的思想家,也是歷史上知名的情婦,可我寧可說,海德格才是鄂蘭的情人。

他們相遇在馬堡大學,那年鄂蘭十八歲燦爛如花,青春正好,她愛上三十有餘的老師。海德格一面談著戀愛、一面養著孩子,他哲學、思辨、深邃,鄂蘭這座海像有了島嶼,在精神上得以靠岸。

這段地下戀維繫了五年,海德格為了終止關係將她送出國外,鄂蘭在離別書信寫下:「以神的意旨,我死後將更愛你。」她像張愛玲,為胡蘭成愛的很低很低。

鄂蘭在第一段婚姻中困苦,她那不宜示人的愛這麼明朗怎麼隱藏?少女的執迷跳入了思想的溫床,把熱愛投注政治、歷史、詩歌、藝術、社會運動、族群認同、女性意識,鄂蘭沒被愛人注目,卻成就了時代裡不可缺失的才氣。

海德格身為一個德國人,不能厚愛鄂蘭的猶太人身份,納粹蓬勃,他極力切割,讓那甜蜜連滾帶爬的落成醜聞。鄂蘭有沒有一點恨?再相見沒有了乾柴烈火,只有雲淡風輕了。歲月已過,我不欠你,你不還我。

鄂蘭在戰後因海德格猶太身份被揭穿後,挺身辯護:「我知道他受不了到處看到我的名字,也受不了我寫的書。過去我總是不停地對他說著有關自己的謊言,假裝著作、名聲那些事都不存在。但是我突然厭倦了這種欺瞞,我突然決定撒手不玩那個遊戲了。」

嫉妒與較勁的時候過了,鄂蘭不再年輕,開成了末世的花,那麼典雅不爭寵。她愛過的不是他的政治傾向,而是他的本質;她站出來也不為愛過他,只因他曾是她命中的靈魂。

人問才女在愛情前是不是也癡傻?那辯護究竟是眷戀還是瀟灑?

作為一個猶太人,她被歷史壓迫過;作為一個政治家,她被時代誤解過;作為一個情人,她不曾將就;作為鄂蘭,她不囿於謠言。

那情夫只是路過命運的故事,她攆起香菸抽著的孤獨,她書寫裡平庸的邪惡。人生餘年的書信,漢娜鄂蘭與海德格不談情愛,只說思想。

在我們生命結束時,我們知道,只有那我們一直走到最後都還對之忠誠不移的事物,才是真實的。

漢娜鄂蘭

愛情會過境,一個深刻的情人,在你的體內留下撞擊,在你的肌膚紋上刻痕,在你的眉眼種下黑洞,在你的思想植入動盪,在你遙遠的紀年,呵出一聲比我愛你還深沉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