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原生家庭帶來的傷,該如何自我療癒?透過以下三個方法,幫助自己早日走出傷痛吧~

文|Green

在長大的過程中,原生家庭是我們接觸世界的第一個地方,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最小單位。

在這個地方,我們被照顧、被滋養、被教育,也可能被責備、被安排、被傷害。

這些經歷帶給我們截然不同的回憶,也陪著我們面對人生各樣的決定、更讓我們長成了現在的樣子。

「原生家庭」這四個字,對有些人來說是幸福快樂的,但對有些人來說,卻是充滿感觸、引發心裡百感交集、甚至是不願意再提起的地方。

童年的感受與記憶,不得不承認經常用隱形的方式,不斷影響著我們。

即便已經出社會多年,我依然感受深刻,時常在深夜一個人的時候,不經意地回想起兒時的某些畫面,好多的感受湧上心來,默默流下眼淚。

猜你想看:無法和解的「代際創傷」——學會看見原生家庭給你的痛,你才能自由飛翔


圖片|by Michał Parzuchowski on Unsplash

從我有記憶以來,父母的爭吵就不停歇,整個家都不安靜,原本以為那些不愉快的回憶,會在自己長大的過程中漸漸消失,或隨著歲數的增加而擁有消化的能力。

然而卻也從沒想到,經過這麼多日子,回想起時,自己仍然那麼在意,那個椎心的痛,就好像才剛剛發生而已。

「爸爸媽媽,你們能不再吵架了嗎?」

「爸爸媽媽,你們為什麼要一直互相攻擊?」

那時我十歲出頭,父母總是不管我們孩子是否在場,就自顧自地吵起來。

有時甚至大打出手,不顧我們的害怕與恐懼,好像我們是大人一樣,能夠承受他們激烈的爭吵。

後來想想,即便是大人,感到恐懼害怕也才是正常反應吧。

面對父母的爭吵,那時候我常躲到房間把門關上,開始全身顫抖。

我用棉被摀住自己的耳朵,不敢去聽見門外的爭吵與打罵聲,但又很想知道他們的狀況,好害怕父母其中一方受傷、更害怕自己失去其中一方。

然後,我卻什麼都不能做,只能躲起來哭。

好想跟爸媽說,我很害怕,我真的很害怕,你們知道嗎?

小時候總是在心裡祈禱,期盼父母的關係有一天能好轉,不再惡言相向,但一次又一次,總是換來失望與絕望。

後來,我不再抱希望。

延伸閱讀:關係功課:適度的「吵架」,可以使愛情長長久久?


圖片|by Luke Pennystan on Unsplash

從那時候開始,我無意識地選擇了關閉自己的心,我認為這是自我保護的最佳方式;我開始不輕易流露自己的情緒、也不期待事情有改善的可能。

獨立與堅強,成為外表的包裝,其實我只是害怕再次受傷害。

沒有什麼情緒,成為別人對我的記憶點,看似沉著冷靜,讓好多人都以為你很堅強,甚至自己也差點相信了。但只有自己知道,這背後是一層結冰的水面,一碰即碎。

父母關係,至今都仍然是我背上的刺,這段傷痛背在我身上,成為我的包袱,而他們的相處狀況、情緒波動,也常讓現在的我心情受到干擾。

有時還會在上班沒人看到的時候,落下幾滴眼淚⋯⋯ 

我曾經問自己:「父母辛苦將你拉拔長大,讓你衣食無缺,難道他們還不夠好嗎?」

我不敢怨恨、不敢去回憶,因為我認為我「不應該」有這些感受,因為父母有他們所面對的困難與艱辛,我應該要體諒他們。

但後來我發現,我可以感謝他們,同時我也要關心自己的感受,那些結痂的傷痕,是真真實實存在過的。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在原生家庭成長的路途中,有許多崎嶇的傷口,讓你時常感覺心裡在難受、在委屈、在焦慮、在害怕。

或許過去的事情無法改變,但現在我們可以選擇幫助自己,重新去療癒那段過去。

為你獻上:致曾在愛裡受傷的你:學習接納、瞭解,擁抱過去的自己


圖片|by UnsplashHelena Lopes on Unsplash

以下我想分享幾個自我幫助的方式。

一、當情緒湧上時,就讓其自然釋放,不去否定自己的感覺

當不好的記憶引發的情緒浮現時,我們常本能地請它離開,可能因為我們無法承受、可能因為我們不想去想⋯⋯

但也因為這樣,情緒在心中不斷堆積,最後滿溢出來時,可能對自己的生理或心理層面,都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試著溫柔地讓情緒或感受出來,無論好的或不好的,都沒有對錯,也都有意義。

透過這段過程,有機會與自己對話,也有機會給予過去的自己一些肯定,並告訴自己:過去獨自面對所有害怕的你,已經勇敢到現在,真的很不簡單。

猜你想看:為你點歌|揮別「受害者情結」,要知道腐爛的人生,也有枯木開花的可能


圖片|by DANNY G on Unsplash

二、分清楚父母是父母,我是我

到長大成人我才發現,我一直把父母的情緒帶在身上,無形地攪動我的心,好像自己應該做點什麼,卻又不知道該做什麼。

其實,父母之間的問題,只有他們自己能解決;父母之間的關係,跟我是他們的子女也沒有關聯,我們不需要也不能代替他們改變,學會慢慢放下不屬於自己的重擔。

三、到心理諮商室,讓專業的人陪伴你走這段路

面對過去的方式有很多,而每個人需要的也不盡相同,有時我們可能不確定,自己傾訴的對象是否有能力承接高漲的情緒,或是聽完可能感覺到負擔壓力。

對我來說,一位專業人員的陪伴與協助,讓我在放下武裝的自己時,更感到安心,畢竟這會是一段不太容易的過程。

看到這裡的你,可能也和我有類似的經歷,我們雖然無法讓過去重寫,但我們能選擇面對的方式。

當我開始關注自己內在的變化,接納自己的情緒,我發現我更能看見自己的好、更能與自己連結、也更有力量去承接生命的各種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