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怎麼看我們,我們很難去扭轉改變。但有沒有甚麼事情,是我們能主動出擊去改善的呢?

文|劉惠敏、周子勛、葉北辰


圖片|來源

為什麼總是被誤解?要怎樣做別人才會懂我?

經過一番努力,原在南部讀書的Steve,終於考到北部想要的大學。本來很開心的他,卻在開學後沒多久,發現同學們都與他保持著距離。尤其是要分組報告時,沒有一組願意接納他。

他無意間聽到,同學似乎都認為他很難搞、脾氣很差,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該如何是好的 Steve,也只能向老師要求一個人報告,感到相當鬱卒。

「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我?我到底做錯了什麼?」Steve 回想在南部求學時,雖然不是自己喜歡的科系,但同學都很熱情,對他很友善。現在的他覺得自己格格不入,更擔心他的大學生活是不是要永遠一個人度過?

每天出門上課前,Steve 都很苦惱:「我今天要說什麼才對?要做什麼別人才會理我?」漸漸的,他連課都不太想去上了。

幸好,過了一個學期,喜歡音樂的 Steve 加入管弦樂社,認識了幾個別系的同學,和他們成為了朋友,也不需要再一個人吃飯了,這讓 Steve 對大學生活再次燃起希望。

不過,他最近才終於聽說,原來當時人際關係變差,是因為一位同學對他看不順眼,才導致大家都不敢跟他靠近。委屈的Steve很想直接去找那位同學理論,卻擔心會愈描愈黑,讓同學留下更不好的印象。該怎麼修復和同學間的關係,讓 Steve 煩惱不已⋯⋯。

推薦閱讀:「為什麼不跟我說實話?」誤會這麼多,是因為誰都不覺得自己可能有錯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所有的煩惱都源自人際關係。

的確,心裡面的各種情緒,常常源自跟身邊人際網絡的互動;有時是因為想改善人際關係,讓自己變得更好。可以說,尋求滿意的人際連結,是所有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我們都希望能把每段人際關係都處理得妥善,但這可說是天方夜譚。

想想看,從小,我們總有跟父母的衝突;長大後,我們則會跟同學、同事、伴侶,或甚至路上的陌生人相處不順利。

有時是對方做了我不喜歡的事、不舒服的舉動,也可能是我做了惹惱對方的事、說了句傷到對方的話⋯⋯。

推薦閱讀:「也許當初就不說愛你」在關係裡,最無心卻又傷人的三句話

人和人之間的每一個舉動,都可能變成壓力事件。尤其是每個人的想法、感受、行事作風都不一樣,對彼此的期待落差,可能造成雙方對對方感到失望。

其他像是實質的環境因素,例如搬家、辭職、升學,或是彼此一些不良的互動,例如責罵、誤解、吵架、互相攻擊等,甚至可能造成關係破裂。

良好的關係,能讓我們保持幸福與健康。但是,到底該怎麼做?

「我真的沒辦法跟他相處!他真的很煩⋯⋯。」

「為什麼總是這樣對我?難道他不知道我很不喜歡⋯⋯。」

「為什麼每次都是我讓步?可以有一次你先低頭嗎?」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之間不一樣了,不再這麼靠近彼此了⋯⋯。」

親人、朋友、同學、情人,我們可能擁有千百種的人際角色,會有千百種的互動與困擾,有什麼通則可以適用在不同的困境中嗎?有什麼方式可以讓我們在人際中,一帆風順?


圖片|圓神出版 提供

親愛的,電視廣告中,總有這樣的畫面

全家人開開心心搭著車,準備去旅行,一路上有說有笑⋯⋯。

因為工作太多,留下來加班,同事還準備了便當,慰勞辛苦⋯⋯。

一對情侶,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享受美好時光⋯⋯。

有時候真的好羨慕,我們的人際關係,怎麼不能像電視上一樣開心、融洽、又幸福?現實往往是每天都有的爭吵、失望、嫌隙,偶爾想要努力去做點什麼,卻總是一團糟。

是不是我不懂得跟別人相處?你是否也曾經這樣懷疑自己?或是你也常埋怨,為什麼總是遇人不淑,為什麼他們就是不會改變?為什麼,不能睡一覺起來,一切都變好了呢?

同場加映:如何建立親密關係?從這兩個簡單的起手式開始練習

其實,人跟人的互動,真的好複雜哦!絕對沒有簡單的公式,或是神奇的解藥,可以一下子就解決人與人的問題。

搞不懂該從哪裡下手,是最可怕的事情!

總希望別人可以照著我們的意思行動,往往是關係會出問題的原因之一。關係是兩人共構的,如果完全沒有意願改變,又得如何解套?

但我們也可以這樣開始盤點我們的人際關係。哪些很難強求、不一定要強求?哪些可以多一點溝通、可以試著改變?甚至,哪些關係造成傷害,需要保持距離?這些都是需要去判斷的。

不想要的關係,可以拒絕嗎?讓人失望的關係,可以結束嗎?這些都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才這麼困難。

不要讓自己是永遠的犧牲者,而是要主動尋求更好的可能性,不管是離開一段沒有希望的關係,還是改善或改變一段還有希望的關係。

當我們決定要好好經營或改變人際困擾時,卻又常常會因為挫折想要放棄?我付出了這麼多,對方到底有沒有看見?還是,從頭到尾都是我一個人做白工呢?

這時候,「溝通」就是改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環節。

溝通的意思,不是「對方要更懂我」或「我要多付出一點」這種單向的循環,而是邀請對方,共同來檢視「我的需要是什麼?」「你的需要是什麼?」,還有「要怎麼做,才可以讓我們都更滿意一點點?」

關係中最可怕的殺手,就是變成「誰對誰錯」的爭執。

推薦閱讀:溫柔,是一種長期被忽視的人際技巧

如果只有一方是錯的,那另一方不就不用做任何改變、不用負起責任了嗎?我們需要讓關係回歸到兩個人都有責任,不是只有我要做改變,也不是只有對方要做改變,如此才能達到比較長遠的維繫。

更複雜的是,面對不同關係,我們可能需要採取不同的策略。例如與父母的關係,也許不能期待他們像朋友一樣理解我們,但是也許能試著將內心話說出來,讓長輩知道,也接納他們生長的時代、個性,試圖理解如何在差異下彼此尊重包容。

與情人、朋友的關係,反而更適合直接提出彼此的需要,看到彼此的差異。試著找出可以溝通的語言,協調哪些事情可以改變、哪些事情不能。

要經營好每一段關係,都需要量身訂做。我們現在的行動,也會決定下一階段相處的方式。你決定了嗎?要一起改變?一起協調?還是保持距離就好?

「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沒有時間爭吵、道歉、傷心。我們只有時間去愛。」——馬克.吐溫(Mark Twain)

人際困擾來自何方

人際關係就像是一場雙人的舞蹈,跳不好的話,就會糾纏得難分難捨,跳得彼此都很失望。兩個不一樣的人,又不能看穿對方的心思,要怎麼讓彼此都滿意,是最困難的地方。

請在下面填寫曾讓你困擾的對象(要寫出具體對象喔!)再將對應的英文字母,填到下方描述心情的括號中(可多選):


圖片|圓神出版 提供

人際困擾有百百種,面對不同的對象,你遇到的問題類型相同嗎?哪一種心情最讓你困擾?其實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人與人的期待,當期待不同,又無法彼此溝通、調整,就會變得兩敗俱傷。然而,我們也總是期待對方能夠理解我們的需要,結果卻一再落空。


圖片|圓神出版 提供

說不出的心酸血淚

希望別人可以了解自己的想法,我們卻很難對別人坦承真實的感受。有時是情境不適合,有時是擔心對方也許不在乎。

然而要處理人際關係,我們需要先看到自己在關係中的感受和期待,並且重視這些感覺。唯有當我們看見自己的需要,才會知道關係要往哪個方向改變。

請回想一個最常遇到的人際困擾,在左頁的雲朵中寫出印象中對方會對你說的話,例如:「你為什麼都不懂我」「養你養這麼大,你卻這樣對我」。並在本頁的雲朵中寫下你的感受、期待和想說的話。藉由這個練習,讓我們探索,衝突當下難以說出口的心聲。


圖片|圓神出版 提供

當我們這樣練習表達之後,對方會比較明瞭你的心情嗎?換個位置來想想看,我們說的話會讓對方如何感受呢?對方的心情和想法,我們真的知道嗎?對方對我們的期待又是什麼呢?我們和對方是否仍然在黑暗中,停留在表面的衝突和失望,卻對彼此的感受都不夠了解?

我們本來就不一樣

其實會有這麼多人際困擾,是因為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文化。你想要的對方不一定想要;你表達情緒的方法,和對方也不一樣。

當我們不斷期待對方要照自己的意思,或是我們一味的去配合別人時,關係就會漸漸變質。

下頁有四個截然不同的例子,你覺得他們分別會用哪一種方式溝通?將對應的答案連在一起。


圖片|圓神出版 提供

想一想,如果是你要和他們溝通,你會不會因為他們的不同,而採取不一樣的方式應對?

我們需要理解「我不是你,你也不是我」這件事情,兩個人不應該要有一方委曲求全。而是彼此的差異都要被互相被尊重。我接受你一點,你也接受我一點,透過彼此溝通,才會找到關係的平衡點。

溝通決定關係品質

要學會溝通,讓我們借鏡治療大師薩提爾(Virginia Satir)提出的理論。薩提爾認為人與人的溝通,有四種「不一致的溝通型態」,這些溝通方式會導致溝通過程出現問題。

請你閱讀下列溝通型態的特色與台詞,想一想在困擾中,你比較常用哪個姿態溝通?

指責型

【溝通特色】常以生氣作反應,數落對方的不是,較難看見自己也有責任。

【常見台詞】「你這樣做不對」「都是你的錯」「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討好型

【溝通特色】經常為了維持和諧,委曲求全,害怕衝突,害怕他人生氣。

【常見台詞】「都是我不好」「你說的對,我錯了」「包在我身上」

超理智型

【溝通特色】較少正視雙方感受,擅長用邏輯分析。容易設定太高標準。

【常見台詞】「人要理性一點」「照理講應該是⋯⋯」「生氣幹嘛?有用嗎?」(生氣可換成各種情緒)

打岔型

【溝通特色】用轉移話題來避免衝突,導致問題常常沒有辦法有效的溝通。

【常見台詞】「讓我們做點別的」「我想到另一件事情」「欸,有一次⋯⋯」(創意地轉移話題)

增加你的可能性

上述的溝通姿態並沒有對錯與好壞,可能在當下很有效果,但若關係中的雙方只能不斷重複僵化的溝通姿態,通常會失去一開始的效果,形成無用的惡性循環。

要打破僵局,可以先嘗試增加彈性!習慣指責的人,偶爾討好一下對方;習慣打岔的人,偶爾直接提出希望對方改變的地方。改變現有的模式,也許會讓衝突中的對方大吃一驚,也開始有所反思哦!

下方面針對四種溝通姿態,分別列出了一些建議。當你不知道要怎麼改變現有的溝通模式,可以參考下面的語句練習看看:

指責型溝通建議

練習用「我訊息」開口表達自己的感受或需要,減少溝通時對方的壓力與罪惡感。例如:「我很生氣,我需要你安慰我而不是給我建議。」「我需要你用溫和一點的方式跟我說話。」

討好型溝通建議

練習重視自己的需求並表達出來,以免過度配合別人,使對方不了解你的需要。例如:「我會改進,但是我們兩個人應該都有責任。」「我現在沒有辦法配合你,因為我也很生氣。」

超理智型溝通建議

表現脆弱沒有關係,雖然有情緒的時候比較沒辦法掌握一切,但是會讓人感覺更親近。例如:「會吵架很正常,但其實我很不能接受。」「我好挫折,真不懂為什麼我們會搞成這樣。」

打岔型溝通建議

在避開衝突後,記得回頭來重新開啟溝通,以免問題一再發生。例如:「剛剛那件事,我還有點在意,我想跟你說⋯⋯」「雖然很想假裝沒事,但我還是想跟你討論⋯⋯」

設定界限,進退有據

溝通固然是解決人際困擾中重要的方式,並非每段關係都可以靠溝通解決。如果對方沒有辦法做任何妥協,無法對你表現尊重,我們也可以選擇離開這段關係,或保持距離。

所以我們要學習建立自己的「底線」。哪些事情是我絕對無法忍受,也不希望發生在人際關係中的?哪些事情是可以妥協也沒有關係、可以有所讓步?亦或是有某些事情我心情好的時候OK,但我情緒很差的時候就不可以?

請一邊檢視現有的人際關係,一邊在下頁寫下自己的答案:


圖片|圓神出版 提供

人跟人的底線是可以變動的。面對不同的情緒、不同的人,我們的底線也會有所不同。你對我的底線,我對你的底線,也不盡相同。

如果在關係中,有一方總是要跨越這條底線,甚至要求「你一定要照著我的意思、接受我的一切」,這時人跟人的界線就模糊了。

我們要適時選擇保護自己,不過同樣的,也要試著去了解別人的底線是什麼,不能夠對別人予取予求。明確了解並實踐自己的底線,也是擁有好的人際關係的重點之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