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起用腦科學的角度看看,為什麼人會有既視感(Déjà vu)?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在電影「搏擊俱樂部(Fight Club)」中,Jack 有一句著名的台詞:「我一直在活著一場似曾相識的人生。每個我到的地方,我都覺得仿佛曾經來過。」 藝術固然有它的誇大之處,但這種「此刻彷彿曾經發生過」的感覺對許多人來說都並不陌生。

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感覺,眼前的事明明是第一次發生,卻有一種異樣的熟悉感。就連面前物品的擺設、人物的對白都好像曾經發生過。那一刻我們都會覺得無比驚異和神秘。「啊,好奇怪,剛才這一幕,我好像曾經在哪裡經歷過!」我們會這樣說。

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是什麼?

這種感覺叫做 Déjà vu(Already Seen)。

它是一個法語詞彙,最初是由法國的一位物理研究人員發現的。Déjà vu 在中文或日語中稱之為「既視感」,更通俗的說法是「似曾相識」:它描述的是人在清醒的狀態下,雖然是第一次見到某個場景,卻感到在什麼地方見過、或經歷過這個情境。

《科學美國人》的調查表明,人群中超過 2/3 的人,至少有過一次「似曾相識」的感覺;大約有 1/3 的人有過多次類似的體驗,特別是 15-25 歲的年輕人。在人們的報告中,第一次出現 Déjà vu 的時間多出現在 6-10 歲之間。

有研究者認為,在很多時候,「一見鐘情」其實也是一種 Déjà vu。有時候,當你遇到一個人時,會感到莫名其妙的吸引力,你覺得對方身上的某種特質是你所熟悉的,因此會很容易想要親近對方。

Déjà vu 之所以是一種「似曾相識」,是因為它並不是一種真正的認識。

Déjà vu 只會發生在「此刻」,它是一種正在經歷的感覺,只會在你經歷的那一刻發生。如果你認識一個人,你遇到對方十次也會同樣認識他;而 Déjà vu 的感覺則是,你可能每天都從這條路去上學,但只在某一天、某個時刻,你突然覺得身邊的事物都不一樣了,彷彿勾起了某種久遠的回憶。而且,當你離開了那個情境,沒過多久就會忘記那是一種什麼感覺,並且很難去描述它。

實驗證明,Déjà vu 很容易在人們感到疲倦、壓力、生病的時候出現,或是被不熟悉的事物環繞的情況下出現,這可能是因為,此時的大腦無法對收到的信息進行很好地處理。


圖片|來源

有趣的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同樣有可能會出現「似曾相識」的反面 jamais vu(似不相識),它指的是你明明看到了熟悉的人或事物,但卻怎麼也想不起來相關的細節;或者看到很熟悉的字詞卻認不出,話在嘴邊卻說不出口。

相較於老年人,年輕族群比較容易出現「幻覺記憶」;這可能是因為年輕人的生活較為豐富,身邊常出現新鮮事物;年輕人的生活也更加忙碌,容易疲憊,因此大腦「打結」的時刻出現較多。Déjà vu 的出現頻率在成年早期達到峰值,在 25 歲後緩慢地下降,直至老年。

有學者認為,Déjà vu 的出現其實是大腦處於健康狀態下的表現,因為這說明我們的大腦能夠識別出那些「錯誤的熟悉信號」,我們還能意識到,眼前的熟悉景象並非真的遇見過。

而當人過了 25 歲,年齡逐漸增長時,我們識別出這些信號的能力會逐漸變弱,因為我們開始相信這些信號是正確的。(KY 主創們紛紛表示,確實是初中、高中階段 Déjà vu 的經驗更多,這幾年好像再也沒有過了呵呵呵呵噠)

有著更高學歷(如研究生以上)的人也報告了更多的 Déjà vu 時刻。研究認為這和他們的閱讀體驗豐富有關。可能他們從托爾斯泰、普魯斯特等人的作品中遇見了「sweet strangeness」。

由於充滿神秘氣息,這種「似曾相識」的現象最初受到非科學世界的關注更多;從 20 世紀末起,才逐漸得到科學界的關注。

Déjà vu的神秘主義解釋

非科學世界對 Déjà vu 提出過各種各樣的解釋,轉世/前世記憶,遺忘了的記憶,靈魂出竅,甚至癲癇癥都被考慮過是 Déjà vu 可能的成因。

精神分析世界(至今還存在精神分析是不是科學的爭議,所以我們不做定義)也從很久以前就關注了這一現象。

1904 年,佛洛伊德和哥哥去雅典旅行。當他抵達衛城的時候,感覺到了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在 1936 年的作品 A Disturbance of Memory on the Acropolis 中,他描述並分析了這種感覺。他認為,我們的「自我」會防禦本我中那些與情欲相關的衝動、對母親的幻想或其他隱藏的渴望。

本我(id)被佛洛伊德認為是我們心理結構中最內核的一層,它代表了我們最原始的衝動、欲望、恐懼等等。它們潛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自我(ego)則是心理結構中中間的一層,是我們的意識層面。出於種種原因(例如道德不允許、情感過於強烈可能導致自我崩潰等等),我們的「自我」有時不允許「本我」中的種種衝動浮現到意識中來。自我就像一個衛士,壓抑著本我。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會不自覺地從周遭的環境中,尋找符合我們「本我」的東西。因此,當我們經歷 Déjà vu 時,我們其實是在被不自覺地「提醒」著某個無意識的幻想的存在。這些幻想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中,但它們是被鎖死的,我們在平時並不會注意到它們;但當環境中有線索提醒了它們的存在時,它們就會滲入意識的王國。

在佛洛伊德之後,卡爾・榮格也對 Déjà vu 很感興趣。一次當他去非洲旅行時,從火車的車窗向外看,看到一個瘦瘦的黑皮膚的人靠在一柄長矛上,火車繼續前行,他記錄道:「我覺得這個瞬間好像出現過,而且我好像對這個世界非常熟悉,就像是回到了幾千年前我的故鄉。」這種感覺伴隨著他的整個非洲之旅。

榮格在他的書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中將這種感覺稱之為「來自久遠的已知」(recognition of immemorially known)。他認為這種現象證明了人類集體記憶的存在,有一些遠古的記憶碎片被一代人一代人地傳承下來,後來被個體的人類體驗為 Déjà vu。

作為被科學主義浸淫的年輕一代,我們可能已經很難接受上述這些理解。我們會自然而然地轉向腦科學以尋求答案。


圖片|來源

現代腦科學對 Déjà vu 的解釋

目前,腦科學尚未對於 Déjà vu 產生的原因有所定論。在很長一段時間中,研究者認為,Déjà vu 是一種錯誤記憶(false memory),是因為記憶的存儲出現了短暫的混亂,導致大腦把剛剛得到的信息當成了久遠的回憶。

根據腦科學研究,似曾相識的感覺可能有以下來源:

1. Déjà vu 可能與無意識中的記憶碎片相關。

神經科學研究早已證明,視網膜有自己的通路可以把視覺信息傳遞到大腦,人們在意識到自己看到了什麼之前,就已經在腦中「登記」了眼前出現的圖像或事物。在一個實驗中,學生被要求觀看電腦上以毫秒的速度閃過的陌生單詞,結果他們卻在無意識中記住了它們。

專門研究 Déjà vu 的學者 Herman Sno 提出:假如把我們的記憶儲存過程比作全息攝影,圖像由各種碎片組成,每個碎片都包含了重建圖像必備的所有信息;碎片越小,重建的原始圖像就會越模糊。

而 Déjà vu 就像是通過影片監控中的模糊圖像來分辨某人。「似曾相識」的感覺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大腦中已經存在的記憶被激發了;只是那些原始情景僅僅以碎片化的方式儲存在我們的腦海中,我們無法完整地提取它。

2. Déjà vu 也可能與大腦中的「海馬迴」體有關。

MIT 的研究認為 Déjà vu 和我們大腦中的一個部位相關。這個部位是負責儲存長期記憶的「海馬迴」(hippocampus)。當我們遇到一個與過去的經歷相似的情境時,腦內處理過去那段經歷的神經元就有可能同時產生衝動。此時,海馬回體會在記憶中尋找相似的經歷,從而將現在的印象認為是發生過的。

有時,海馬回還會發生「運行失誤」,不小心將現在的感覺放入了記憶中,錯將現在感覺當作曾經發生過的畫面。比如,如果你在多年前讀過安妮・萊斯的小說,你完全可能在第一次抵達新奧爾良時,就感覺自己曾經到過這裡。

「當你僅僅是『想像過』一件事時,在未來的某一刻,這個並未發生過的畫面也有可能讓你感到熟悉。」記憶的研究者 Kathleen McDermott 這樣說。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試圖在實驗室中製造出類似 Déjà vu 的感覺,而他們也聲稱自己的確做到了通過一些刺激,使人們產生出似曾相識感。

比如,有實驗給參與者在短時間內看大量陌生的客體照片(比如風景、建築等),然後過一段時間,再讓他們辨認自己是否去過那裡,結果,很多人都聲稱自己去過。但也有反對者稱,這些實驗的設計本身就是為了導向「Déjà vu 是可以製造的」這一結果。

我自己第一次聽說 Déjà vu,是從當時八塊腹肌的約會對象那裡(咦?)。那天天氣有些涼,我和他說起此刻似曾相識,他於是告訴了我這個法語詞。我喜歡這個詞語,也喜歡 Déjà vu 本身。

學界對於 Déjà vu 的研究其實才剛剛開始,仍有許多未知存在,但這種未知的神秘性是極為重要的。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有神性的時刻,正是這些時刻的存在「阻止了我們在生活中陷入平庸」——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妙的事呢?

以上。

參考資料|

Brown, A. S. 2004. The Dj Vu Experience.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Bancaud, J., Brunet-Bourgin, F., Chauvel, P., and Halgren, E. 1994. Anatomical origin of dj vu and vivid ‘memories’ in human temporal lobe epilepsy. Brain 117:71–90. doi: 10.1093/brain/117.1.71

O’Connor, A. R., Barnier, A. J., and Cox, R. E. 2008. Dj vu in the laboratory: a behavioral and experiential comparison of posthypnotic amnesia and posthypnotic familiarity. Int. J. Clin. Exp. Hypn. 56:425–50. doi: 10.1080/00207140802255450

Brown, A. S., & Marsh, E. J. (2010). Digging Into Déjà Vu: Recent Research on Possible Mechanisms. In B. H. Ross. (eds.)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Vol. 53 (pp.33–62), Burlington: Academic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