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很好的「一陣子」情人,卻不是「一輩子」的那個人,寫給有承諾恐懼症的現代人,擁有,不是失去的開始。

「擁有,就是失去的開始。只要不曾擁有,就不會失去。」──李大仁在 《我可能不會愛你》中對程又青說,這句話拉起了一段痛苦的三角關係。

「只要不開始,就不會有結束。」方韋德在《十六個夏天》中跟唐家妮說,這一次防備,又是八年的糾結。

有的人心中永遠著著一個舊情人,也有的人雖然不再懷念,但也不願再與愛,坦承相見。這些抗拒再愛的人,我們稱作承諾恐懼症(Commitment phobia)。

同場加映:每個男人心裡都有一個前女友?

他們有四個核心特徵(其實也是逃避依戀/矛盾依戀的症狀):

  1. 逃離親密( Fear of intimacy)

  2. 不想被黏著、被關係「困住」(not being “trapped”)

  3. 害怕與其他人建立情感連結( Fear of deep emotional connection)

  4. 有意無意地切斷感受,以保護自己(cut off their feelings) 

當然,他們還會有一些其他特徵:

  1. 總是重複很短的關係、不斷曖昧,甚至同時跟很多人在一起。

  2. 跟他在一起很沒安全感,因為他不是不公開,就是似戀,說你們只是很好的朋友,卻「什麼都可以做」。

  3. 心目中有一個完美的感情,但因為事實上不存在這樣的感情,所以他們總是期待落空,然後很快換下一個對象

  4. 會說很甜很浪漫的話(好讓你迅速愛上他),然後人間蒸發

推薦閱讀:三種影響愛情的依戀形態!用心理學找回「安全感」

感覺似曾相識嗎?那你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跟這種人在一起最辛苦的地方是,他們總是可以一邊表現出很愛你的樣子,又一下子一聲不響地消失。

不被看見的童年,難以拾起的失去

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呢?或許他的過去,曾經被不安給佔據。

我有一個承諾恐懼症的朋友,多狸貓(因為和他總是聚少離多,所以我們一起想了這外號),小時候父母離異,媽媽氣憤離家的時候跟他說「我這輩子最後悔的,就是和你爸生下你!」這是多麼無助的指控阿!

推薦給你:單親家庭,那些說不出口的願望和難過

你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孩子,還懷抱著這麼深沈的傷痛,一路勇敢堅強地長大到二十多歲;另一個朋友芹芹餅,幫前男友親手做好蛋糕,要拿到他租屋處給他驚喜的時候,撞見了和他正在魚水的女人。他沒有道歉,沒有遮掩,只是淡淡地說:「其實我根本沒愛過你,我們分手吧。」她只好尷尬地掩面大哭跑走,留下碎爛成一地的蛋糕,和她的心。

如果連你最親近的人都可能破壞你跟他的連結,如果那些曾經的最信任,最後都可以讓你的人生不再完整,那為什麼,還要放開手,去愛、去相信?他們在心中形成了一個信念系統:「為什麼我要向一個,可能有一天會背叛我、不安全的人承諾?為什麼我要跟他們說出心裡的感覺,好讓他們有機會可以傷害我?」

承諾恐懼者,通常過去有一段重要的關係,並在這段關係裡經歷痛心疾首的拒絕或失去。這樣的痛在他們身體裡發酵,變成一道自我保護的牆,讓他們不願再跟人說出他們心裡的話,不願接觸感覺,不敢承諾去愛,也不敢表達。

推薦閱讀:妳不是愛不了,而是不想再受傷

走出恐懼:自救的三個方法

完形治療師 Victoria Lorient-Faibish 指出[1],承諾恐懼症需要深度的心理治療,尤其當他已經對個人(或伴侶)造成嚴重困擾時(如果你還沒跟他在一起,勇敢地說再見也是一種選擇)。不過,如果他還沒準備好心理治療,下面幾個方法也是可以考慮的:

(1)活在當下:說得簡單,要怎麼做呢?你可以一次只做一件事(這超難的,不信你可以試試看)、用心去感受你當下的感覺。只要練習感覺你的情緒,就可以「疏通」那個被你壓抑、切斷多年的感受性。

(2)承認不完美:沒有事情是完美的,接納你的感情中可以有一些缺憾,也接納自己的脆弱。這也是知易行難,推薦看Brene Brown的暢銷書《不完美的禮物》[2]。

(3)做不同:想想那些傷害過你的家人(或舊情人),他們是怎麼對待你的?嘗試做做看相反的事情,練習覺察自己,什麼時候是在「複製他們的劇本」,然後做出和他們不一樣的事。

(4)練習內觀(meditation):調整你的控恐懼與焦慮。內觀是一個可以讓自己關注在現在狀態的練習,不去評價、不去抓住、不去反應,只是單純的觀看那些感受。如果你對實際操作有興趣,可以看《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一書(p.142)[3],不想買書想立刻練習點這裡有練習步驟(要滑到下面一點)。

(5)讀書: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承諾恐懼的細節與因應方法,Steven Carter 與 Julia Sokol 的這本《He’s Scared, She’ Scared: Understanding the Hidden Fears That Sabotage Your Relationships》是很棒的指南書。

遺憾的是,通常承諾恐懼者自己都不自覺,或是雖然發現了,卻不打算做任何改變(「我這樣也很好阿!」、「我就是這樣的人,要愛就來,不愛就拉倒」、「我也沒辦法、我也很無力……」等等)。如果你恰好是他的伴侶,可以「先尋求諮商的協助」。

因為你的愛是你的,你當然值得更安全而溫暖的對待,而不是被一個不敢承諾的人填滿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