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is love made visible. 女人迷一直相信,工作是愛的具象,來瞧瞧我們的工作現場,本週聽營運長說。

有個故事,每一次我出去演講時都會提到,但即使要我再說一千次也不會膩,現在我想在這裡告訴你,女人迷的起源來自一場兩位 26 歲女生的午後閑談時光,以及她們對「美」這件事的覺知。

 

四年多前的一個下午,我和另一位共同創辦人瑋軒在一個好姐妹的下午茶中,偶然看見窗外行人走過,當下我們相視一眼後同時開口詢問對方:「你有發現最近大家穿得很像嗎?」這是好朋友間的默契,更是兩個女人對當時社會環境的共同疑問:「到底美(正)的標準是什麼?」(推薦你看女人迷專題:女人,可以定義自己的美

透過電視新聞與報章雜誌的媒體推播,以及網路傳遞資訊的快速,曾幾何時,我們開始有了對於美的狹隘定義,從身材開始:白皙、纖細,再搭配上非常見比例之寬闊上圍;到臉型建構:水亮的大眼、高挺的鼻子、細瘦的下巴,以及不容許歲月痕跡的肌膚。而這樣的既定印象透過時間的累積影響,讓許許多多的女性開始有了「模仿的對象」,卻忽略了自己原本存在的美好。

記得當時的我出門前一定要先畫上濃濃的妝、寧可不健康也要逼身體瘦成紙片人、穿著跟從流行趨勢卻常忘記到底適不適合。我總是把自己跟主流媒體上見得到的「正妹」相比較,所以怎麼看自己都不滿意,怎麼做都不是那個我想像中的人,因為對外貌的追求,我並不快樂。

但即使如此深受影響,我的內心還是有個反骨因子想要抵抗這樣的價值觀。在與瑋軒的午後閑談時光中,我們從女性外貌的歷史,聊到中西文化的差異,探索著主流媒體的影響,進而認真的開始討論起,身在這華人社會中的我們可以怎麼做以改變現狀?就這樣,一個午後的時間,女人迷 womany 的雛形被想像出來了。

一開始的我們想的很簡單(即使到現在我們仍時常覺得想的不夠多),認為理念的推廣不限於形式。以往品牌對行銷的做法是先有東西再往外推廣,但女人迷的起頭並沒有網站,而是從經營 facebook 的「社群」以及作者群起步。從一開始到現在,「人」都是造就女人迷最重要也最關鍵的因素。因為有理念相同的作者與合作單位,讓網站內容被滋養,也因為有認同女人迷理念的妳和你,讓內容被散播出去,更因為有一起打拼的夥伴,讓這一路上的辛苦不算什麼。

在經營 女人迷 womany 這個品牌的過程中,總是不斷的有人對我們說:「你們是不是太理想化了?」甚至也有業界前輩直接跟我們的共同創辦人說:「做媒體很辛苦的,你們不可能撐得下去。」一路走來我們嘗試過好多方法推廣理念,也為了堅持理念不管對任何合作都抱持著好多的原則,我們想讓女人迷被更多人看到,卻總是忘了為自己賺錢。

推薦閱讀:當個萬人迷的女人迷,不簡單

而也是在創立了女人迷之後,我才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開公司、做網路創業的門外漢,一開始並不輕鬆,而一路走來的過程更是,每一位夥伴都曾因為在這裡成就了什麼而歡欣鼓舞過,也都曾因為壓力而崩潰大哭過,但我們走過來了,並且走了四年。我們從什麼都沒有,到現在擁有跨平台的多種不同服務;從 0 個讀者,到現在每個月有來自海內外超過一百萬人上女人迷 womany 網站瀏覽;從完全沒有人聽過的網站,到現在招募實習生會收到上百封履歷。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將理想中的 女人迷 womany 透過網站、沙龍活動APP,以及每一個你的分享,讓女人迷透過各種形式漸漸地具象化。現在女人迷即將擁有自己的、完整的新空間,即使待在網路業這麼多年,對我來說一個空間,仍是個比任何數據報表都還要實際的成果。

我幾乎可以說是跟著「女人迷」一起成長的,從一位對自己充滿疑問又有些莽撞的20多歲女生,到一位經歷過事業與生活洗禮後懂得如何優雅地看待世界,卻仍保有赤子之心的 30 歲女人。而自己是個什麼樣子的人,也在這段旅程中漸漸具象化。現在的我對於自己的素顏很自在、知道自己的好與不好在哪裡,並且懂得用正面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每一面,而這樣轉變更開闊了我對世界的眼界,當視線不再狹隘,未來的可能性也逐漸寬廣。

這就是 女人迷 womany 為我帶來的力量,我希望這個力量不只是透過網路,更要藉由這個新的空間讓你實際體會,體會 womany 團隊的活力、體會身在這個空間時心靈的自由,更感受我們希望為世界帶來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