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掉政治紛爭不談,我們能為身處的家鄉帶來什麼希望?就算困難,我們也要堅信自己能為台灣帶來希望的一天。

來這一個多禮拜了,今天早上第一次看見倫敦下雨。

我是一個睡覺習慣不關窗簾的人,雖然因為這個習慣讓我時常在大清晨的睡眼惺忪地被亮醒,但我喜歡那種每天一早接觸陽光的感覺,讓我確切的知道這一天的開始。

而今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陽光,而是隱約的雷聲和雨滴打在窗戶上的聲音,滴答滴答。我從棉被堆裡坐起,怔怔的看著窗外好一陣子。也就是在這一瞬間,我忽然明瞭,我真的來到倫敦了。

延伸閱讀:聽見東倫敦,每個塗鴉都大聲

來到倫敦的這一個多禮拜,幾乎都是豔陽高照,讓我有種不太真實的感覺,朋友說,現在正是倫敦天氣最好的時候,風光明媚,歲月靜好。但我總有一種被追逐的感覺,即便倫敦的確是一個方便舒適的城市,我還是沒有能夠真正的放鬆下來。

一直到今天早上的這場雨。

我才明白一直以來我自己都是過客,不管我人在何方、身在何處、看著怎麼樣的天空,做著什麼樣的事情,我都是帶著一種旁觀的態度,剛到倫敦的時候,我也是帶這種感覺。

是雨滴打在窗台上的聲音,是那一片灰濛濛的雨後天空。風雨如晦,我卻感到安心。不論想或不想,願意或不願意,我總算到了這裡,而如今,也不再僅僅是一個過客,至少未來的一年當中,我會成為這座大城市裡頭其中一個小小的脈動,隨波逐流在其中。

我一直很喜歡東邪西毒裡面的一段話:「每個人都會經過這個階段,見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後面是什麼。我很想告訴他,可能翻過山後面,你會發現沒什麼特別。回望之下,可能會覺得這一邊更好。」

我一直望著山峰,不論何時何地,我都想要攀上巔峰。於是我翻過一座又一座的山頭,然後發現更高的山峰,路途上,總會遇到很多人,有些人站在比我高很多很多地山頭上,持續地爬。有些人坐在山坡,怡然自得的看著山下的風景,也有些人,站在山腳下,從來沒有想過要爬上山頭,但他卻能擁有眼前的一大片平原。

究竟誰比較快樂?爬山的還是從來不爬山的?我始終沒辦法斷定。

推薦閱讀:珍惜每一個心動的瞬間

我也不確定翻過山頭、攀上山峰之後,我會看到什麼,可能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吧?但既然我開始爬了,我就會慢慢的爬下去。只是,偶爾,我會在路上看到一些特定行業的成功人士,這些人,無疑的相當厲害,也相當優秀,他們本身也值得這些「成功」。

然而在這些成功人士當中,我普遍發現了某些特質。一些我無法打從心裡認同、也不敢恭維的特質。是什麼轉變了這些人成為這個樣子?我沒有辦法想像。我也曾經迷失了好一陣子,汲汲營營的想要變成這樣的人。

讀書本為修身,正己之後才能夠正人。

我的確是一個很害怕失敗的人,但是我更怕的是在未來不敢看鏡子裡的自己。

昨夜晚上和大陸朋友聚餐,喝了點酒,走在泰唔士河畔的街道上,夜風吹過來,撲在臉上,格外的舒爽。我問起旁邊的朋友,他畢業之後想要在哪邊工作,倫敦嗎?還是哪裡?

他一臉篤定地回答我,他還是想要回去。

而這不是我第一個遇見想要回去工作的大陸人了。我當下其實相當意外,但事後想想,也不是那麼的奇怪。

我又何嘗不想回去台灣呢?但小島上的陰霾實在太過厚重。

延伸閱讀:台灣,該走還是該留?

多讀書:不只做軟書蟲,朗讀讓經典越嚼越香

不得不說這次連勝文的廣告雖然做得非常爛,但標題的確有他的道理所在(只是影片內容跟他的標題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的確都需要希望,也需要一些能夠相信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我已經很久沒有看過了。我們也的確需要有人來撒下這些希望的種子,只是很顯然的,那個人不會是他。

希望這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那麼究竟在哪裡呢?我不知道。

或許有時候我們必須深入風雨當中,山的另外一邊,究竟有什麼呢?或許風雨如晦,我們才能看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