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any 編按:
為什麼談場戀愛這麼複雜?有人偷吃、有人說謊、有人總是以沈默相對,我們總是不停的猜,懷疑自己也懷疑這段感情。說穿了,每個人都真的只是好怕好怕受傷。我們害怕,一旦把心交出去了就再要不回來了,不是不愛了只是再也傷不起...(延伸閱讀:七夕之後,不存在的戀人

 

『我常常覺得他很冷漠,坐在他身邊,卻不曉得他在想什麼。然而他一轉過身,卻在臉書上,在他的部落格中,告訴全世界他內心的最深處。』

延伸閱讀:臉書會讓你快樂嗎?

「那麼,在談話中,他很少提及自己的事情嗎?」

『也不是沒有,但他常都只是提一些很表面的事情。』

「譬如說?」

『好像工作中的大概環境,搬到這裡之後生活上的調適等等。』

「從這些談話當中,不是個了解他的好途徑?」

『沒辦法啊,平時的臉書私訊,或 What’s app 的回應也只是 嗯嗯、哈哈、謝啦這幾種回應而已。總是感覺他很不耐煩,不願意和我聊天似的。』

「那你打算接下來怎麼辦呢?」

『不知道。或許就沒那麼積極地聯繫了吧。 』

「這樣哦」說完後,我沉默了,畢竟我不是他,也不是她。僅將手掌輕輕地拍著她的肩膀,努力地想要表現那毋須話語的支持。

前些日子前,好友認識了一位新的朋友。和我談起他的時候,她那不小的失落感在見到我之後,就霹靂吧啦地全部傾瀉出來了。再深入地多一點了解之後,我不禁在想,那堵她跨不過的牆,是否是她自己築起,並隔在他倆之間。然後,我想起了最近在社會心理學中讀到的一篇研究報告。

延伸閱讀:不在身邊的是他,還是他的心

建立親密感 - 風險調節系統

與生命中的人們建立親密感受,是一件非常美滿且讓人愉快的事情。屬於社群種類的人們,都喜歡被對方需要、被對方在乎、被對方明白、被對方深愛、也愛著對方。

然而,當我們越往對方走近,把心交出去的時候,我們就必須冒著一個風險。

冒著,對方會讓你失望、會讓你傷心的風險。越在意的人,總是會容易傷害自己。因為我們都把他放在最靠近心房的地方。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想受到傷害,於是,我們會判斷對方是否願意與你建立親密關係,在關係中尋找線索,並根據該線索而調整自己的行為。

當我們非常確定對方就是要定我們了,我們會毫不猶豫地把手伸了出去,讓他牽著。因為我們認為對方是安全的,是不會拒絕你的,不會讓你傷心失望的。但,當我們認為對方並沒有很在意自己的時候,為了保護自己的自尊,我們建立起了一堵牆,把自己牢牢地關在裡頭。

延伸閱讀:【關係瑜珈】感受對方心的第一課:鏡面關係

這一套對於人際關係的風險調節系統,常常使我們躊躇、猶豫、裹足不前、原地踏步。

在那篇最近念到的心理學術論文 Tomlinson & Aron (2013) 當中,就是想要探討人們在建立與對方的親密感時,自己眼中對方對於這段關係的滿意度,如何影響自己於對方的親密感。他們讓受試者們填寫問卷,以瞭解這幾個心理結構在兩性關係中如何互相關聯,研究結果證實了他們的假設:

當我們認為對方滿意這段關係 -> 我們會認為對方與自己很親密->所以我們也感覺與對方很親密

有點繞口的研究結果。舉個例子來說 :小莉覺得小澤很滿意他們之間的戀愛關係,所以她覺得小澤肯定與自己非常親密,親密得就想沒日沒夜地貼着小莉,要不然小澤怎麼會滿意這段關係呢。非常滿意的小澤對小莉付出的也多,於是小莉感覺到小澤可以成為自己的避風港,小莉心中與小澤建立親密感的動機被激發了,進而小莉也發展出和小澤親密的感受。

這樣的研究結果非常有趣。這提議了你要不要走近對方的世界,與對方更加親密,與你認知中對方是否滿意這段關係、對方對你的親密程度有關係。

重點來了:這一些僅僅只是存在於你的認知而已。(這一切僅僅只是你這樣想的,而已)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他真的是這樣想的嗎?他真的覺得不滿意嗎?他真的與你不親密嗎?

打破惡性循環 Break the Vicious Cycle

「那你有沒有說說你自己的故事啊?」

『說什麼故事?』

「說說你平時生活中的趣事,讓他多多瞭解你啊。」

『你這樣問起來,我才發現,我好像都沒什麼說自己的事情。』

「為什麼不說呢?你在怕什麼啊?哈哈哈哈哈哈。」我難得逮到了機會,糗了她一頓,我可是大拍桌子兼哈哈大笑得前翻後仰。

『喂,笑個屁啊。我已經夠可憐了,你還這樣糗我。』

「哎喲,開個玩笑嘛。下次和他見面的時候,就試試看說說自己的事情啊。」

『他都沒問有關我的事,我主動提及自己的事,不會就很讓人討厭嗎?』

「你都沒主動說說自己的事情,他可能認為是你不願意透露自己呢。」

『但是,但是,這樣子好嗎?平時他連聽我說話都覺得不耐煩了。我再囉哩八嗦地,他大概會更覺得我煩吧。』

「Come on ,你也顧慮著太多事了吧。或許他會因為知道你更多的事情,而更加對你有好感也說不定喔。」我兩手一攤,對著她笑了笑。

延伸閱讀:那些我希望離婚前就知道的20個婚姻秘密:關係是互相的

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一來一往的關係裡,根據對方的反應而做出自己下一步動作的調整是常見的。倘若我們在剛起初的關係當中,就誤判對方不在意自己、不滿意這段關係,而選擇不再往前,不再往對方靠近,失去了幸福的機會,真是讓人覺得惋惜。

這時候,我們就掉進了,在人際關係中,常見的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ing prophecy)。

覺得他不在意你 ->選擇疏遠,以保護自己免受對方拒絕的難堪->他感受到你的疏遠,調整在關係中與你的親密程度,慢慢遠離->你預期中他不在意你的預言就實現了

我常常覺得這個自我實現預言,真是人際關係中最大的殺手啊。

延伸閱讀:妳不是愛不了,而是傷不起

又或許或許,你看見的他,只是你自己的倒影 (Lemay, Clark, & Feeney, 2007)。或許他不是真的冷漠, 而是你把自己對他的冷漠,投射在他的身上了。這樣的投射過程,是我們在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企圖合理化自己因為付出的不多,而所帶來的罪惡。當認為對方也對自己冷漠,我們就不再因為自己給得不夠多,且認為對方也和我們一樣時,我們的罪惡感減少了,

說穿了,脆弱的人們啊,只是害怕將心交出去以後,就再也拿不回來了。但是如果不嘗試把心交出去,我們又如何能找到,窮盡一生都在追求的愛呢。

 

窮盡一生,追求一份愛
〉〉沈默,讓他越走越遠
〉〉都是你,讓我感到寂寞
〉〉風一樣的男子

 

參考資料: Lemay, E.P., Clark, M.S., & Feeney, B.C., (2007). Projection of responsiveness to need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atisfying commun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 834-853.

Tomlinson, J.M., & Aron, A. (2013). The path to closeness: A mediational model for overcoming the risks of increasing closenes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

註: 文章內的心理解釋,皆參考Tomlinson & Aron (2013) 的研究邏輯及文獻參考後改寫。

圖片來源:來源這裡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