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技巧真的好重要。一句話,怎麼說,就決定了不同的結果。首先面對面的溝通成功機率一定比較高,接著表情也會不自覺地透漏我們內心所想,要讓自己說出影響力的路還好長,讓我們從最基礎的說服別人開始。

文|托爾斯登・哈芬納

「還是⋯⋯」這兩個字

大家往往低估了「還是⋯⋯」這兩個字。

一家修車廠靠著這兩個字就賣出了雙倍的雨刷。「他們是怎麼辦到的?」各位會覺得詫異。很簡單:當一輛汽車被送到修車廠來做例行檢查,工作人員就會問:「您只想做例行檢查嗎?還是想順便換一下雨刷?」單單提出這個可能性就增加了雨刷的銷售量。由此我們得出了一個好用的公式

這個公式如下:「只要⋯⋯嗎?還是也⋯⋯?」

今天這個公式已經有了大批愛用者,到處都聽得到:「您只要薯條就好嗎?還是要加上番茄醬和美乃滋?」「您只想報名參加我的演講,還是也想提供您公司的同仁一場研習?」「您只想替您的小孩買一輛遙控汽車,還是要連電池一起帶?」各位可以看見,這幾個字在許多領域都能派上用場。

「還是⋯⋯」這兩個字的功能還不僅止於此。想像一下,家裡有客人,大家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受邀的客人待得比預期的更久。你知道自己隔天早上必須要精神飽滿,因為明天會是忙碌的一天,可是客人在吃過飯、喝了幾杯葡萄酒之後還沒有告辭之意。你當然可以說你第二天還有重要的約會,不過你也可以用更優雅、更微妙的方式來表達。

你只要說:「你們還想再來一杯葡萄酒嗎?還是⋯⋯」這句話的音調很重要!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你必須把聲音在句尾上揚,就跟所有的問句一樣。於是,「還是」這個神奇的字眼就會跟「葡萄酒」一樣以提高的音調被說出來。

通常客人會說不用了,而且很快就會告辭。

若把「還是」這兩個字接在一個問句之後,那麼你問的問題幾乎總是會得到否定的回答。

如果思索一下,要把一個建議轉換成一個問句有多容易,你就會發現這種技巧多麼有價值:「你今天想待在家裡嗎,還是⋯⋯?」「你想吃最後這一塊巧克力嗎?還是⋯⋯?」

對方聽見「你想吃最後這一塊巧克力嗎?還是⋯⋯?」這句話,就會自然而然地在腦海裡把這句話說完「⋯⋯還是不要!」也就是說你內心的對話已經傾向於說「不要」。

心裡想著「不要」,嘴巴卻說「要」,這會造成壓力,所以我們多半會說「不要」。如果你在問對方的時候再輕輕地搖頭,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幅提高。反過來也行得通:如果希望別人回答「好」,那麼你在問問題時就表示肯定地點點頭。要是對方注意你、關心你,他就會不自覺也跟著點頭。一邊點頭,一邊說「不」是很困難的事了,因為身體也會影響我們的念頭。

用「因為」和「由於」說明理由


圖片|來源

如果你向對方說明一樁行動的理由,而不是讓他自己去找出這個理由,那麼獲得對方贊同的機會就比較大。

假設你站在機場的登機櫃臺前,時間十分緊迫,而你前面還有四個大家庭,各帶有六個特大號的皮箱,你自己則只有手提行李。你的飛機在三十分鐘之後就要起飛,而你就快來不及了,因為在來機場的途中碰上了大塞車。想像一下你走向排在最前面的那個人,問他:「可以讓我先辦嗎?」你成功的機率會有多高?也許你運氣很好,剛好碰上一個特別體諒的人,但這個可能性很低。

然而,如果你說明為什麼對方這樣做會幫你一個大忙,你的機會將大大地提高。所以,這樣說會比較好:「可以讓我先辦嗎?因為我之前碰到塞車,而我快要來不及了,我的飛機在半小時之後就要起飛。」要是此刻你再順便表示自己只有一件手提行李,顯示你能快速辦理登機手續,那麼對方讓你先辦的可能性就很高。

延伸閱讀:在機場,別過頭之前

當你說明了做某件事的原因,對方就不至於針對你的動機做出錯誤的猜測。「你認為世界是什麼樣子,它就是什麼樣子。」我們的期望決定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只可惜你並不知道其他人的期望是什麼。其他那些在排隊的人怎麼會知道你不是個想要插隊的討厭鬼,而真的有很好的理由請求別人讓你先辦?人都喜歡猜測,想替所有事情找出一個理由。為了避免別人往錯誤的方向想,最好是自己立刻提出正確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