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軒軒講》邀請到被稱為台灣電影幕後推手的王師,他參與製作的《看見台灣》、《返校》、《周處除三害》你一定聽過。事實上,起初的王師並不了解電影,那麼他是如何以新手之姿步入電影界,並在電影界打滾超越 20 年呢?

齊柏林導演執導的《看見台灣》 創造 2.2 億的票房,來自被號稱台灣國片推手的幕後英雄——牽猴子行銷總監王師王師的參與。

曾經創造超過 10 部台灣電影募資超過 5,000 萬佳績,經手過《返校》、《周處除三害》等電影的他,2003 年入行,如今已經邁入電影產業第 21 年。

關於「為什麼是你, 憑什麼是你」的質疑沒停過。

王師:成功是努力後的產物,一切都不是僥倖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不管是誰做,2013 年轟動全台的紀錄片《看見台灣》都會締造票房奇蹟,因為那部電影就是台灣當時最需要的一種、嶄新的看待台灣的角度。

事實上,旁人眼中的幸運、貴人緣都不是偶然,而是王師那份對小事的堅持累積而成的熱情所致。回憶踏入電影界的契機,引領王師以新手之姿踏入電影界的前輩曾說過:「看見在誠品書店上班的王師,願意彎下腰,從基礎做起的那份扎實與熱情,是脫穎而出的關鍵。」

如今的王師,依然保持原初的熱情,並篤信著熱情的能量,張眼看見那些眼裡有光的年輕人,給予機會,就像曾經的自己那般,一如他所說的:「熱情可以讓你脫穎而出,讓別人交付責任給你,並且帶領你穿越最挫敗的時刻。」

同場加映:常否定自己,努力證明自己嗎?實踐認知行為治療,重建自我信念!

王師_與軒軒講
圖片|《與軒軒講》

不要怕試錯,將會找到自己的路

值得注意的是王師所謂熱情,並非沒有目標的茫然衝動,而是找到真正值得付出一切的,時刻問自己:「我可以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嘗試過發現行不通,那麼就再試其他選擇」

而在找到熱情所在之前,靠的就是不斷的累積試錯。在他眼
圖裡看來,年輕最大的好處來自於那時候的試錯,都不會致命,寧可在人生的前兩、三年嘗試各種可能,並在試錯當中認識自己的喜好、眉角,然後找到一件能夠激發你、點燃你最大熱情,值得耕耘未來 3、40 年的事情,你將能收穫可能性和掩蓋不住的快樂。

甚至,在王師眼中年輕時未經思量的嘗試也是一種幸運,「如果我們抱持著希望自己可以做到這種 滿分的心態,可能會因為尚未走到 100 分,而很難接受挑戰,或是承認自己有機會。」然而或許更重要的是,你能否給自己一些機會,去犯錯跌倒、去嘗試,也許在累積幾次成功經歷後,你將能釐清值得自己往下耕耘的賽道。

猜你想看:我們應該允許自由地犯錯?關係心理學:要懂得傾聽,別老是一副「理所當然」

王師_與軒軒講
圖片|《與軒軒講》

燃燒電影魂的代價是斷六親嗎?

也許聽過「電影是一個斷六親的產業,沒有家人、沒有愛人、甚至沒有朋友」說法的你,會好奇在王師燃燒熱情,為台灣電影的產製投入努力時,他的家庭故事該如何續寫?

王師表示認同,同時表示在這個行業裡面其實最犧牲跟最辛苦的,應該都是家庭裡的另一半,他很感激自己在電影界繼續往下努力的同時,心底是踏實的,因為他清楚的知道總有一個地方,有人在等他。

未來,王師將繼續藉由電影作為一個故事的載體,把更多很美好的生命的經驗去把它傳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