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 MZ 世代掀起「乞丐房」風潮,有別於 YOLO 族追求「精緻窮」,年輕人在「乞丐房」交流省錢方法、彼此督促消費行為,而這樣的轉變是因為什麼?

叔公近期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就是在韓國 KakaoTalk(韓國最大通訊軟體) 中形成的「乞丐房(거지방)」現象。

乞丐房的現象是描述在 KakaoTalk上,人們用匿名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消費習慣與紀錄,並交流省錢方法,也會公開自己的消費習慣,讓其他人來阻止自己衝動消費。

這樣的一種「乞丐房」的現象,是由當代年輕人所構成,而能形成一種現象也意味著這並非單一個人行為,而是一群為數不少的群眾共同所為。

同場加映:MZ 新世代在想什麼?享受獨處、討厭加班,不婚不生避免階級複製,一人也能好好生活

叔公這邊覺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媒體的報導中,當代年輕人的標籤從過往被公眾議論的「精緻窮」到現在的「乞丐房」,是一個相當大且極端的轉變。

當然我們能知道,奉行「精緻窮」跟實踐「乞丐房」的年輕人不一定就是同一群人,只是公眾輿論都用年輕人來做代稱,以此來評論是有失公允的。

不過叔公想要用這種方式來進行討論,我們不妨就順著公眾輿論的視角,把一開始的「精緻窮」到現在的「乞丐房」都當作是同一群年輕人,我們來從這樣一個看似盲目、善變、無定性、左右搖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狀態,來討論一個人對於價值認同的轉變過程。

女人迷MZ世代乞丐窮現象1
圖片|Photo by Etienne Girardet on Unsplash

在現在消費至上的社會,一件產品如果要論其具有的價值屬性,可以粗略的劃分成「工具價值」及「心理價值」。

工具價值意即產品具備的功能性,可以滿足民眾對於功能性需求;心理價值則意味著,一件產品可以滿足我們除了工具性需求以外的多項心理需求,像是「虛榮心」或是「具有社交話題性」等等。

而心理需求的滿足,多半是該產品能否溢價出售的關鍵原因,也是銷售圈裡的經典台詞「需求是創造出來的」的主要方向。

同場加映:Netflix《創造安娜》劇評:對「理想生活」的過度追求如何使人匱乏?

例如我們今天要將釘子釘入木板當中,我們需要一隻鐵鎚,鐵鎚具備的功能性就是可以將釘子釘入木板當中;倘若今天我們為了釘釘子而買了一隻要價不菲的鑲鑽鐵鎚,那這隻鑲鑽鐵鎚滿足我們的,就不只是工具價值這麼單純。

我們可以將追逐「精緻窮」的年輕人,理解為他們消費的目的主要是先為了滿足「心理的需求」,這部分的「心理需求」多半是自尊心、社會地位以及社交需求等。

MZ 世代的心理需求

為什麼年輕人會有這麼高的心理需求?我們可以來談談認同這件事。

年輕人其實是個相當特別的群體,我們可將其粗略的定義為在社會中年齡較輕的人群,也意味著尚處於成長、學習和發展階段的個體。

該群體還未形成穩定的價值觀,其行為反映出的更多的是社會當前的價值取向,而在商業社會中廣告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說白話了最顯見的價值多是以物質與金錢來衡量。

同場加映:「精緻」是一種上進的表現?年輕世代問題:內捲化與躺平

而 MZ 世代追逐「精緻窮」,無非也只是大家都渴望融入這個鼓吹消費、鼓吹金錢,鼓吹成功的商業社會。無奈的是在商業社會的邏輯中,年輕人根本不是年輕人,只是一群容易煽動、容易影響的非理性型消費者。

女人迷MZ世代乞丐房現象2
圖片|Photo by Al Elmes on Unsplash

叔公記得自己年少時的一個小故事。

叔公年輕求職的時候,在自己的求職履歷上常常不知道要寫些什麼,來強調我的人格優勢,於是我常常會將自己的履歷加上「可塑性強」這個標籤。當時初入職場的我,以為這是說明我很好配合且學習意願高的優點。

在一次的求職面試當中,面試官抨擊了我這個為自己加上的標籤,那段原話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他板起面孔嚴厲地說:「可塑性強,意味著你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懂,這樣公司要你幹嘛?」最後說服我接受一個不合理的薪資待遇。

同場加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3 本莎莉.魯尼必看小說《正常人》《聊天紀錄》,千禧世代的迷惘出口

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大多數的年輕人在認識現實社會的過程中,是處在一個半無知的危險狀態,任何人、任何價值觀都可以對其造成很大的影響。在自己還不具備判斷力的時候,我們能做的選項大多數都是盲從的。

而從無知走向有知的過程,是年輕人開始培養出現實感的重要轉折,也是我們接下來要談到的「乞丐房」現象。

MZ 世代「乞丐房」現象

乞丐房這個現象,在叔公的視角上看來是偏為正面的現象,而且是相當聰明的作法。

在生物學以及社會科學中都曾提過「人是社會性動物」這一句話,意即我們作為人,對於與社會建立聯繫是有非常深刻的需求,故我們會展現出迎合社會價值觀的行為,以獲得歸屬感以及社會認同。

但倘若個人的現實條件是無法支撐,又或是對當前社會中的價值觀是牴觸的,那又該如何是好?

女人迷MZ世代乞丐房現象4
圖片|Photo by chester wade on Unsplash

創建或是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社群是非常有意思的作法,也是「乞丐房」現象在叔公眼中是相當正面的原因。

「乞丐房」建立了一個具有強烈價值傾向的社群,倡導著節制的消費習慣,並有著成員間彼此相互監督的作用。

如果說回到一開始所說,叔公將這一次的討論順應著公眾輿論的視角,將追逐「精緻窮」以及參與「乞丐房」視為同一群年輕人。

那麽我們是不是會看到一個現象是在展現,一個原本誤以為虛榮是獲取社會認同唯一方式的年輕人,正開始擁有現實感,走向自我負責的道路?

雖然不能確定這位年輕人,將來會走向何方,但這也是一個較為正向健康的發展歷程。

同場加映:「心理帳戶」是什麼?5 種實際使用情境,讓你學會把錢花在刀口上|女性理財

最後,叔公想提「乞丐房」現象中一個饒富趣味的部分,就是這樣一個真實存在的社群,但它卻是「匿名性」的。

而這其實也與「精緻窮」現象所透露的訊息是一致,就是我們依舊不敢把自己真實的生活狀態呈現給他人知道。

這也是當前社會價值觀中距離多元、開放及接納還需要努力的部分,我們必須持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