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聽過女性太空人,但你知道有「女性排雷人員」嗎?隨著性別意識抬頭,女性逐漸打破性別限制,在過去僅限男性的職場展露頭角。本篇統整 5 大女性特殊職業,還有一位是台灣之光!

自兩次世界大戰以來,隨女性勞動力被解放、性別意識抬頭,世界各地有越來越多女性投身過往受限於男性的身份或活動,逐漸嶄露頭角。

她們以自身影響力開創新局,就算在以父權為主、充滿挑戰的社會環境下,依然能在競爭中,展現相互合作的特質與優勢,以陰性能量創造「女力」帶來的獨特影響力。

本篇搜羅了幾個女性投入的特殊職業與活動,對此感到好奇、期待從中理解更多性別與社會議題的你,不妨跟著編輯一起看下去吧!

冷戰期間的女性太空人,開啟更多性別討論

女人迷女太空人SallyRide
圖片|維基百科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冷戰期間,兩大陣營展開了長達 20 年的「太空競賽」(1955 年~1975 年)。世界首位登空的女太空人、來自俄羅斯(前蘇聯)的范倫蒂娜・佛拉迪米羅芙娜,於 1963 年獨自駕駛「東方六號」完成近 3 天的太空旅行,超過在先前太空人的總飛行時長,更是迄今為止,人類唯一一位獨立駕駛宇航飛船、完成太空飛行的女性。

范倫蒂娜登上太空 20 年後,美國第一位女太空人莎莉・萊德登上太空,也是世界上第三位女性太空人。2012 年莎莉因胰臟癌過世,世人驚奇地發現訃告中公開了她的同性伴侶,她也因此成為了目前已知、首位公開出櫃的 LGBTQ+族群太空人。

同場加映:野女正史|空中第一夫人賈姬,史上最傑出女飛行員,14 歲就結婚生子

在近代 60 餘年的太空發展史中,世界各國保守認為男性比女性更適合太空任務,然而 2021 年 NASA 公布的統計中分析,女性在先天上可能比男性更占優勢。例如:女性較男性小的身形、較輕的體重能減少火箭燃料;女性維持生理所需的食物與卡路里,比男性少 15%~25%。

同時,根據太空人培訓師的分享,女性視聽能力在太空中更容易恢復,男性一般則會有聽力敏感度下降的情況,而女性的免疫系統也比男性強。

截至 2021 年為止,全球共送 600 名太空人上太空,當中只有 75 名女性太空人,占比不到 13%。根據 NASA 公布的規畫,2025 年後的「阿提米絲計畫」將修正長期以來的性別鴻溝,讓更多女性有機會參與太空飛行任務!

日本女子相撲,顛覆千年傳統 or 傳遞平權思想?

女人迷日本女子相撲
圖片|Netflix《相撲小姐》

你看過日本相撲比賽嗎?結合力量與巧勁的相撲競技被定為「日本國技」,然而,數年前也因性別爭議,多次鬧上新聞版面。其實,根據日本流傳迄今最早的正史《日本書紀》記載,17 世紀江戶時代的女性可以裸身與男子進行相撲比賽,且在當時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情,只是後來女子相撲逐漸被認為與色情行業掛鉤,明治維新後甚至被扣上「妨礙風化」的罪名,才日漸沒落。

另一方面,日本普遍的信仰「神道教」賦予相撲神聖性,然而父權思維的立場,也間接阻礙了女性參與的權力:他們以月經不潔為由,禁止女性踏足被視為「聖域」的賽場「土俵」。像是女性救護人員到賽場上施救,卻被主辦方大聲廣播要求離場、強硬拒絕女性市長上土俵致詞,甚至在女性離開賽場後大範圍灑鹽,以表示淨化場地,種種舉措不僅令日本民眾心生不滿,更令許多外媒大跌眼鏡。

同場加映:性別快訊|令人振奮!日本業餘女相撲隊誕生:「打破相撲的性別歧視,是我堅定磨練的動力」

儘管外在條件如此嚴峻,「相撲魂」依然存在於許多日本女性的心目中。無法以職業選手身份參賽、營生的女子相撲手們,經常出現在學校、社團、俱樂部等業餘場合,盡力爭取專業水平的訓練和能被世人看見的機會。

振奮人心的是,疫情過後,民間女子相撲比賽的數量大幅增加,而日本當局為推動相撲運動進入奧運之列,積極推廣女性參與、調整比賽條件與規格,像是賽服不只有一條褲子,而是連身衣與「擒拿褲」的比賽服裝,讓更多女性可以在合乎社會觀感與舒適開放的狀態下參賽。

除了性別藩籬逐漸被消弭,相撲運動還出現多元種族的趨勢,不只在日本國內,相撲比賽更走向國際、受許多外國人熱愛,日本當局在國際多個點設立相撲學校、挖角外國人才,在職業賽場上甚至能看到歐美臉孔的職業相撲選手,是不是很有趣?

利比亞女性排雷人員,掃除生命威脅、翻轉刻板思維

女人迷利比亞女性排雷員
圖片|達志影音

20 世紀發生了近代最殘酷的兩次世界大戰,然而進入 21 世紀後戰火依舊沒能停歇,至今仍有不少國家處在極端的戰爭環境之下。慶幸的是,保家衛國不再是單一性別的責任,而是任何渴望和平、安全的人都能參與其中。

2011 年至 2020 年間,北非利比亞發生兩次大規模內戰,儘管戰事已經結束,利比亞境內至今仍有 1,500 萬平方公尺的區域遺留爆裂物;據官方統計,未爆彈與地雷造成 400 餘人死亡、3000 多人受傷。戰後迄今,威脅生命安全的不僅是遺留的未爆彈,利比亞國內尚未解決的政治糾紛,讓地雷持續並廣泛地被設置,對無辜的人民而言是無處不在的巨大威脅,因此排雷是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

同場加映:烏克蘭女性在前線|你知道國際婦女節源自於烏克蘭女性的勇敢嗎?

2022 年初,經過三個月的密集訓練,利比亞首批女性排雷人員正式投入排雷工作。隨著近年加入排雷工作的女性比例增加,排雷領域的性別刻板印象也被顛覆,像是女性較男性嬌小的體格,可能會花較多時間在清除爆裂物。

事實上,女性的細心、耐心和更願意團隊合作,反而幫助拆彈、排雷過程更加順利,而且據綜合調查顯示,在排雷工作成效上,不同性別沒什麼區別,顯示在相對小眾的排雷領域也正走向性別平權。

緬甸無人機女戰士,戰火之下守護家園

女人迷緬甸女性無人機戰士
圖片|Photo by Richard R. Schünemann on Unsplash

再來,讓我們把視角從北非拉到東南亞。

2021 年緬甸的軍政府掌權,內戰兩年間迄今,與軍方抗衡的人民防衛軍,一直施行高強度的地面抵抗。即便空軍的直昇機鳴聲轟頂、突襲轟炸無處不在,人民防衛軍的強烈防衛心志絲毫不減。在眾多小隊裡,甚至有一支女性無人機轟炸隊,用民用無人機攜帶自製炸彈改裝,以短小而精準的投彈方式,趁軍方不備、有效攻擊。

同場加映:野女正史|空中第一夫人賈姬,史上最傑出女飛行員,14 歲就結婚生子

BBC 新聞的採訪中,綽號「老虎」的無人機女戰士欽盛表示:「與飛機相比,我們的無人機就像一粒芝麻,但當你有很多芝麻粒時,它們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就像她和一群女性夥伴並肩合作,鑽研有效且符合女性靈巧協調優勢的打擊方式,將看似渺小的力量匯聚起來,成為一支讓軍政府頭痛不已的精兵小隊。

女性在戰事之中,往往被視為弱者、是需要被保護的對象,然而深度發掘其中,不難發現在殘酷世界的不同角落,許多女性正以不畏艱難、堅定而聰慧的方式,守護著自己的家鄉和信仰。

女性汽車噴漆技師,台灣技職奧運之光

女人迷台灣女噴漆師
圖片|楊婷喻 臉書

談及汽車製造產業鏈,許多人腦中可能會浮現男性形象,然而在 2019 年有「技職奧運」之稱的「國際技能競賽」中,當時年僅 21 歲的台灣女孩楊婷喻,為台灣拿下首面汽車噴漆金牌。即便頒獎時下著雨,仍絲毫不減睽違十八年、台灣在汽車噴漆項目奪牌的激動之情。

在台上發光發熱的感動片刻,背後靠的是決心、毅力和堅持。從國手選拔到培訓,平均要耗費 3~4 年,而為了全心投入其中,選手們往往需要跳脫既有的生活步調,放下工作或選擇休學。面對漫長又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楊婷喻將躊躇、忐忑的心情,以每天 18 小時的高強度練習來取代。

同場加映:台灣首位汽車噴漆女國手,22 歲的她:職業沒有性別之分

汽車噴漆是一門考驗美感與經驗的專門技術,每一台汽車經過風吹、日曬、雨淋,顏色可能會有所不同,而在為不同車子調製噴漆的過程中,女性對色彩的敏銳辨別力成了楊婷喻的發展優勢,讓她配出來的顏色更加精準。除此之外,不同車子也有截然不同的外型,凹面、凸面、流線與弧度,從補土時的材料用量、面積掌握,再到後續以機器或手工打磨等,每一道繁複的工序背後都需要無比細心和耐心,以靈巧的雙手照顧到每一個細節。

相信在台灣的許多的產業鏈中,一定也存在著像她一樣的女性。然而,楊婷喻在追尋夢想的路上,不畏艱難、以自身經驗為眾人示範,即使身在性別相對單一、與自己截然不同的環境中,只要下定決心、認清前方的目標,也能開創出意想不到的璀璨道路。

看完以上幾個拋開性別枷鎖、由女性擔綱的特殊角色,是否有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啟發呢?

即便在女力崛起、性別意識抬頭的今日,不同國家不同社會之中,仍然存在著偏見、歧視和不平等,但當我們試著去看見、聆聽與嘗試,便有機會看見不同性別之下,蘊含的珍貴特質與能量。

我們知道性別平權之路沒有盡頭,而我們也深深相信,當一個人願意拋開刻板所落下的結界,無論在思維、行動與人生的高度上都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