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羨慕他人的生活?平凡的生活,讓你力不從心嗎?今天開始「感恩練習」,記下那些單純的美好,每天都與快樂同行!

文|不是貓

不論何時開始,學習感恩一點也不晚!

不妨從現在開始回顧過去,將它帶來的情緒、感受,與學習到的功課收置整齊,放下一些纏擾在心頭的事,正面迎向未來。

感覺不好時,更要試著寫下感恩

勵志演說總是鼓勵我們學習感恩。

如果你討厭毫無根據的心靈雞湯,你可以看看心理學家和腦科學研究如何建議。

根據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相關研究,持續書寫感恩清單,無論時間長短,都能有效緩解身體/心靈的負面狀態,並帶來正向改變,甚至有醫學研究主張,長期的感恩習慣,有機會使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有顯著的不同。

延伸閱讀:劉軒專文|每天寫下三個感恩事件,為什麼能讓情緒穩定?

我也是近期才開始,固定寫下每日感恩清單,剛開始真的不容易,現在幾乎每天都能想到 10 件感恩的事。

這個習慣為我的生活帶來正向改變,讓我暫時從煩惱和瑣事中抽離,減少對奶頭樂(tittytainment)[1] 的依賴,用更多時間正視自己的生活,並學習與自己相處,和喜歡自己。

女人迷感恩練習1
圖片|Photo by Lina Trochez on Unsplash

「比較」是感恩殺手

感恩看似簡單,實則不然。我們在回顧時,偶爾會想:「這樣的小事也值得感恩嗎?」

追根究底,從 Facebook、Instagram 到小紅書,呈現太多潤飾過的美好片段,讓我們覺得自己所擁有與經歷的,渺小如塵埃,不值一哂。

巴菲特的摯友,同時也是億萬富翁的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年輕時也曾深受「比較」所苦,無法自恃地嫉妒好友,如今他已經戰勝了嫉妒情緒,在某場訪談中提到:「人生要活得快樂,秘訣其實很簡單,避免嫉妒。」

此說法與一場 18,000 人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該研究指出,嫉妒不但會危害心靈健康,更無益於驅動人們成功的動力。

猜你喜歡:懷胎創業教我的事:接受現實、不忘努力、保持感恩、勇敢放下

我的感恩列表中,其中一項就是,戒除過度使用社群媒體的習慣,包括 Facebook、Instagram,還有 Dcard、PTT,和不具知識、趣味性的新聞。

排除可能導致比較心態的外界干擾,聽起來有點治標不治本,但不得不說,還滿有用的。社群媒體如何影響使用者情緒,與自我認知的研究已經太多,真的不必偏向虎山行。

女人迷感恩練習2
圖片|Photo by averie woodard on Unsplash

那些值得感恩的事

即便不與他人比較,也難免覺得生活乏善可陳,想不起任何值得感恩的事。有個原則可以協助克服這種困境——事無大小,讓人感覺好就行。

若你到了我的年紀,而得不到任何人的重視,我不在乎你銀行有多少錢,你的人生就是一場災難。

沃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多數人無法像力克・胡哲(Nick Vujicic)或梅西(Messi)那樣勵志,也許他們自己也無法每天維持這個狀態,過度執著於故事情節,夠精彩才能放進感恩清單,那直接寫本偉人傳記好了。

科學已經證實,感恩心態(grateful mindset)是可以培養的。

比爾・蓋茲(Bill Gates)被問到是否快樂的問題時,他認為自己是快樂的,但說到快樂來源,他談的不是億萬富翁或權力高峰的雄心大志,而是家人、孩子,以及持之以恆的實踐,例如運動。

有錢人當然可以用權力或金錢,解決生活瑣碎的煩惱,但值得感恩的事情,往往不是金錢能買到的。如同《小王子》 [2] 中的狐狸所說:

「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女人迷感恩練習3
圖片|Photo by nine koepfer on Unsplash

任何好意,都不該視為理所當然

生活中的好事,總是難以發覺,我們無意識地將好事視為「正常」生活的一環,將它化約為日常的一部份。

這些「正常」背後的「好意」,應該被更多的珍視,小至服務人員的親切微笑,大到國家制度或文化。

像是健保、24 小時便利商店,都不是天經地義的事,而是有人願意為他人「多走一里路」,我們卻平白受益。

爛事不會抵銷掉好事,你有能力決定應對的態度

曾任美國心理學會(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主席的 Martin Seligman 主張,並非每個人都具備樂觀特質,但這項特質卻是可以學習的,也稱為「習得性樂觀」(learned optimism)。

樂觀的人也會遇到爛事,並產生壞情緒,但如何看待生活中大小事,以及要聚焦在「好事」或「壞事」,是我們可以選擇的。

延伸閱讀:化解「創傷」的感恩練習:唯有在裂縫之中,我們才能看見光透進來的契機

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 Sanjiv Chopra,也在研究提出「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ation)的現象,以樂透頭獎得者為例,說明人即使突獲橫財,在一年之後,快樂的水平也會回歸原點,甚至比常人還糟糕。

原因在於,真正能使人獲得長期滿足的,並非物質要素,而是親友、寬恕、付出與感恩。

Chopra 主張,刻意的感恩能讓我們將焦點,從負面事件轉移到正面情緒上,懂得感恩才能與快樂同行。

當心靈雞湯和醫學、心理學都認為,感恩對生活將帶來正面的影響,我們不妨相信專業,每天開始學習感恩。

女人迷感恩練習4
圖片|Photo by Amadeo Valar on Unsplash

感恩需要學習跟練習

有些人偏好紙筆,書寫的同時,將負面情緒封印、正面感受銘刻,有些人則喜歡使用手機或電腦,數位收藏相對容易,還可以善用零碎時間完成。

我自己是中重度的 3C 使用者,加上不擅長收納,目前選擇能用電腦、手機同步的 Notion 作為記錄工具,隨想隨記,不一定要訂出「感恩時間」。

(推薦給你:2023 play with time 手帳

有些文章會建議,睡前固定時間回顧一天,但我覺得很難做到。

對我而言,睡前要準備讓大腦進入休息狀態,回想一天發生什麼事卻頗費思量,於是我用自己習慣的方式,事情—發生就寫,或想到就寫,哪怕當時人在馬桶上。

中斷也沒關係,每次記錄都有助於學習樂觀。

習慣的養成最怕自我否定,完美主義只會使之加劇。

千萬別因為中斷幾天就苛責自己,甚至認為習慣無法養成。

生命是所有特質不斷淬鍊的過程,記錄感恩不是回家作業,每次的練習都在形塑我們的人格特質。

現在就開始寫一件吧!

你已經花了五分鐘讀這篇文章,表示我們今天都有五分鐘的餘暇讀點東西,這可不是每天、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我們可以一起為此感恩。

祝願學習,與練習感恩,讓我們看見更多生活的美好。